新经济下的陕西旅游业发展

时间:2022-04-13 01:57:11

【前言】新经济下的陕西旅游业发展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华尔街金融机构相继,世界股市下跌、楼市低迷、失业情况加剧,加之2008年开始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这说明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也许会持续很长时间才能走出衰退,也许正如美国纽联储行长盖特纳所说:“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美国经济将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缓慢...

新经济下的陕西旅游业发展

提要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针对在新经济下的陕西旅游业宏观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旅游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金融危机;旅游业;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对目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

(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由次级房贷蔓延到金融衍生品等各个方面,导致美国第五大券商贝尔斯破产、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底特律三强也在寻求政府救助。由此可见,这次金融危机将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重创。同样,金融危机引发了股市下跌、楼市低迷,同时还爆发了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2008年3月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预测:“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华尔街金融机构相继,世界股市下跌、楼市低迷、失业情况加剧,加之2008年开始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这说明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也许会持续很长时间才能走出衰退,也许正如美国纽联储行长盖特纳所说:“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美国经济将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其他国家经济也会受其拖累。”

(二)从经济理论上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着市场和购买力,经济周期规律显示经济衰退。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产生原因的看法有很多。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是外因经济周期理论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周期理论、货币主义理论与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在经济发展构成中,经济的内部因素是引起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市场中经济周期的存在是必然的。

世界经济史同样证明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在市场经济模式中出现。从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每8~12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也就是经历一次经济周期的波动。因此,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已经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并且伴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将会给世界带来最为严重的影响。

二、新经济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以及对陕西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一)中国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抛弃了僵硬、缺乏活力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自2003年加入WTO后,已经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之中。近年来,中国出口下降,在2008年9月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上海A股市场16日跌破2,000点大关,17日又下降了2.9%,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连续两天跌停。招商银行披露该银行持有大量的雷曼公司债券。多家银行(包括香港投资机构)持有雷曼迷你债券超过3.8亿美元。同样,中国拥有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中国将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估计有1.2万亿是美元储备,美元的贬值已经使我国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中国与澳大利亚铁矿石的谈判“破裂”,加之2009年9月11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可能会更大程度地使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外贸进行干涉。

(二)各种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仍在缓慢增长,经济仍然没有太大衰退。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但是到了9月份,GDP增速却下降到了9%。全国第一产业增长值同比增长15.7%,而到下半年8月份就回落到12.8%。然而,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亿元,增长8.8%。可见,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衰退、欧美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放缓。

我国经济缓慢增长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就出口方面而言,根据国务院数据,2008年一季度,虽然以美元统计的出口增长率仍高达21.4%,但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已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状况。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前三季度对外贸易继续下降,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中国对外贸易增速逐月放缓,11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2%,而比上月则下降了21%,这是自2001年7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当月负增长。12月份,出口同比降幅扩大到2.8%。2009年1月份,中国进出口的数据更令人悲观,进口同比下降43.1%,出口下降17.5%。

从旅游业来说,2009年1~3月份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呈现大幅下滑态势,除了澳门同胞之外,入境旅游的外国人、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09年1~3月份我国入境旅游累计人数达3,027.07万人次,同比下降7.1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82个百分点;入境过夜旅游累计人数达1,188.58万人次,同比下降11.3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6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累计87.65亿美元,同比下降15.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27个百分点。这也就表明,2009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并不乐观。

相比之下,2009年的境内旅游却没有受到太多地震、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病毒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对全国100多家景区的问卷调研和访谈显示,景区接待人数、营业收入略有增加,2009年一二季度银行大量放贷,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明显,营业成本稍有上升,企业利润水平持平,加之“十一”、中秋双节的长假期,各地区门票上涨,企业家对下季度和本年度的旅游发展预期乐观,回暖迹象较明显。

但是,受经济危机收入预期降低的影响,游客在景区的消费方式发生变化:(1)旅游观念,从观光向休闲转变,更重人气、重休闲。旅游者更注重身心放松,而不是“走马观花”;(2)出游方式,从团队转散客,网络预订增加,自驾游受青睐。各景区采取门票优惠活动,很大程度降低了出行成本,短线游客增加比重很大,散客游的数量和比例上升,网络在线预订上升;(3)重复购买增加。游客旅游观念向短程休闲需求的转变、政府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景区门票的优惠活动、景区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游客重复购买次数增加。

三、陕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规模小、结构单一、开发层次低、品牌形象不够突出,旅游纪念品发展相对滞后。陕西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旅游收入只居全国第七位。来陕海外旅客的人均停留时间仅为2.9天,国内旅客的人均停留时间仅为2.8天,海外旅客的旅游购物支出仅占其旅游消费的27.74%,国内旅客的旅游购物支出占其旅游消费的15.63%。旅客资源和规划管理相对滞后,旅游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深层次开发和动态展示不够,旅游纪念品发展相对滞后。

(二)产业意识不强。大部分地区只停留在观光旅游为基础的产品开发上,且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旅游季节性强。很多地区为了短期利益常常进行“一次性消费”。具体表现为:价格相对较高,服务质量差,使其旅游重复性低,游客忠诚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资金对旅游业的大规模投入。

(三)旅游目的地通达性不高。陕西位于中西部地区,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服务设施配套能力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尚需进一布加强和完善。

(四)政府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不足。利用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政府在旅游项目建设引导性投资、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和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培养人力资源能力不高,导致产业意识不强。

(五)产业结构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一是许多旅游景区规模太小,布局不合理,开发分散,缺乏精心的规划、细致的管理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线路的合理组合;二是景区景点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意,生命周期很短,重复性或模仿性项目做的比较多;三是市场的推广、营销和管理往往被忽略。虽然近几年陕西也有许多景点被开发出来,但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事前进行严密的营销分析和策划,事后的市场开发推广以及在行业内部行之有效的管理可能更为艰难和重要;四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有一些观念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违反客观规律盲目上马,在资源的开发上有狂热性。

总的来说,近几年陕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一定的市场导向,营销策划脱离了游客需求,建设的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产品以及旅游次生品开发深度不够,营销方式单一。

四、相关建议

改善陕西旅游业现状需要加强旅游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

(一)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培养多元化市场体系,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全面开发旅游市场,允许境外、省外有实力的资本进入旅游市场,重点是进入旅行社行业和旅游景区(点),广开投资渠道,使旅游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旅游体制改革,理顺景区(点)旅游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状况,建立统一、高效发展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大力推动旅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二)强化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地位,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机制。按照建立旅游大市场,发展旅游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强化宏观调控和规范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开发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的投入,引导公众树立社会旅游的观念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三)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把旅游教育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保障。到2010年,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将达到40万人左右,以满足全省旅游业高速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省、市、企业三级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形成学校、社会、旅游企业三个层面的旅游教育培训网络,建立旅游人才开发机制、旅游专题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岗位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旅游决策及市场开发提供依据。建立完善省、市自动化网络,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和信息管理效率。组建大型的旅游专业网站,集成全省旅游信息,并接入国际国内各主要门户网站。把现代化、电子化、网络化运用到旅游景区景点上。实行旅游统计的网上报送,为旅游决策以及市场开发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企业经营层面:(1)创新经营方式,提升企业业绩。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重复购买;创新营销渠道,减少渠道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如采用网络直销平台进行直接销售等;(2)深化市场细分,不断挖掘新市场。开发“一站式”景区产品,带动中产阶层旅游市场、推出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加强配套服务,推进老年人市场发展、结合素质教育,开展景区“旅游修学周”活动,开发学生市场;(3)优化资产结构,加快产业融合,提高经营绩效。对景区的不良资金进行有效剥离,加快与景区产品上下游企业的融合,优化景区产品供应链,有条件的景区企业可以加快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向集团化发展。

(五)以创建和谐旅游为抓手,强化行业监管和指导,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结合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抓好各项基础工作,推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治行动,推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继续大力开展以“创佳评差”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景区创建活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专题活动。召开了全省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联合省纠风办召开了全省旅游行业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专题活动动员大会,提出了正确履行职责、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规范依法行政、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为陕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格林斯潘.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时报,2008.3.18.

[2]伯烈特史宾斯主编.伯列特的《诺贝尔之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12.

[3]杨尚勤.2009年陕西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

上一篇:青海地理标志产品品牌问题与策略 下一篇: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经营与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