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中地理思维模型的构建

时间:2022-04-12 05:56:31

案例教学中地理思维模型的构建

关于思维模型的认识,更多的源自建构主义,侧重于使用一定的工具和路径将生命个体自身的思维转化为可见的表达。地理思维模型往往借助于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分类和对比、意义和影响等思维过程,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加以挖掘,使得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对地理问题的结构与解决路径的正确认识。在案例教学时强化地理思维模型的构建可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一、依托分类依据,甄别地理事物

对地理事物的性质、类型、表现及合理程度的甄别需要依据恰当的分类依据。一旦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对地理事物加以归类、定性,准确指出某一地理事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其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就有了得以解决的切入点,不至于遇到新情况手足无措。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表格、文本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引导学生逐步具备甄别地理事物的方法与技巧。

如在学习湘教版必修Ⅲ“区域发展阶段”内容时,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到区域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和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填写导学案设计好的表格,完成配套的连线训练题。在学生掌握了区域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后,再展示教材中阅读材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回答活动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湘教版必修Ⅱ所学的工业地域类型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思考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使得学生的思维延展性得以增强。

二、基于地域特点,描述地理事物

地域性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特征,地理事物的描述必须以区域为载体。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选择不同的尺度要求学生辨别出区域所在的大致位置(海陆、经纬度及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包含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要素)、区域的产业活动状况(主要有工农业活动、交通运输、商业与旅游业等角度)。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梳理描述地理事物的最基本思路,具备对材料所给信息的有效抓取能力和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

如在学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教材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师可设计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点加以整理并据阅读材料分析该区域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在学习时,教师可适当放手,要求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情况下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展示所得时加以纠偏和小结。

三、比对角度差异,阐述区域异同

就区域而言,差异性是绝对存在的,如何引导学生选取角度对区域的差异加以分析,阐述区域之间的异同是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对区域特征的比较时,一般可先综合分析,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角度加以区分,分析环节的重要性远大于比较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可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展开。可分析不同区域,也可就同一区域的不同阶段加以分析比^。

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美国中部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与我国东北部进行对比;将美国东北部和欧洲西部及我国大城市周围三个不同区域乳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还可以就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进行对比,从中找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当学生们依据教材对区域加以比较分析时,教师在关键点加以正确指引,帮助学生构建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势必会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热情也得以激发,他们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

四、分析对策措施,指出影响利弊

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是相对固化、机械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方法的给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合作分析问题并最终在教师的参与下一同去解决源自生活的各种地理问题。在分析对策和措施时必须建议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各种案例指向问题背后的原因并遇见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避免出现偏废现象导致思考问题全面性不强。

如“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取恰当的解决措施”,教材中配备了比较好的活动题,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回答了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后再将问题和对策进行连线。在学生们解决问题后还可以让学生继续分析措施带来的主要影响。该教学策略是对这一学习内容的全面落实,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

五、挖掘各类资源,顺利实现迁移

学以致用是每一个学科的出发点和终点,如何让地理学习“源自生活、服务生活”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更好把握、对学情的了然于心和更为精心的教学准备。若教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各类教学资源的挖掘,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内容的准确迁移势必可在更为理想的高度放大学习效果。

如在学习“产业转移”时,其对区域的影响学生们往往均能思考出部分内容,但若出现新的情境时很多学生特别容易惯性思维照搬书本。教材中已有产业转移对广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阅读材料,教师也可根据学校所在地产业发展状况、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内部产业转移、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等加以挖掘,原创一些问题供学生分析。数个案例在逐一分析时就能够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诚然,想帮助学生顺利构建地理思维模型还需要教师不断强化对当前地理学科核心教学要求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反思,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碰撞,最终寻求到最适合学情的实施路径。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江苏海门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班级=“家” 下一篇:以分式应用题的复习为例探析数学复习课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