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怎么开展社会工作

时间:2022-04-12 01:28:51

民族地区怎么开展社会工作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经济取得进步的同时,效益质量仍待提高。民族社会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凭借其专业理念与科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将给当地居民带来福利。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H镇为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来收集资料。在发展视角下,讨论生态移民给民族地区居民所带来的损失与其付出的代价,并试图通过经济发展、民众增益与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模式为民族社会工作今后更好地服务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发展视角:民生和经济发展问题是民族地区的基本社会问题[1].发展问题是民族问题的实质。

(二)民族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为指导,以案主的族群归属、族群文化及族群发展状况为基础,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采用适切性的问题解决机制或助人模式,调动所介入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民族地区的本土资源,帮助其解决社会性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科学和职业体系[2].

(三)能力建设:要使人们有能力处理由于歧视造成的不公正,使人们发挥潜能,建设一个尊重权利与价值多样性的社会(Oxfam,1996)。

二、H镇居民生活现状

B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以西55公里处,是蒙古族、汉族杂居地带。自2007年以来,B镇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提高。但是,随着煤矿开采及铁路、公路的修建,该镇居民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树木被大片砍伐,地下水严重污染,地面塌陷问题也层出不穷,最终被迫向东生态移民,移往距离东胜区10公里处的H镇。居民们因征地获得了部分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缺乏理财知识与经验,为了获得更多利息,几乎将所有的征地钱都转给融资商。然而,2012年东胜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彻底破灭了这些居民的梦想,一夜之间,所有的征地钱都消失了,正如他们所说的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倒了八辈子霉”.没有工作,没有知识,没有土地,贫穷,自然成为绕不过去的坎,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经济与发展问题。

在当代重要的哲学家阿玛蒂亚·森看来,贫穷应该被定义为“可行能力剥夺”.所谓的“可行能力”,不只是指人们有能力去做什么,而是指他们有自由去选择并且过上他们所珍视的生活,而且还有珍视的理由。

目前,该地区的居民没有了资金来源,生活陷入困顿状态,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他们并没有自由去选择他们所珍视的生活,移民后的失业,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断层在H镇显而易见。笔者在2014年末偶然听到H镇两位居民的对话:

居民1:借点钱吧,前几天买了两只鸡,到现在还没给人家钱,又开始催了。

居民2:(小区保安):哪还有钱借给你,年底了,家里啥肉都没买,说好的就这几天发工资,到现在还没收到钱,这年头,能割就割吧(能拖着不给就不给)。

只是简单的对话,却让人感到居民生活的窘迫,连买两只鸡的钱都没有,不觉让笔者心里一颤。难道真的让回不到原有住所,回不到原有生活的民众继续如此下去吗?金融危机也许只是一个导火索,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改变贫穷现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地政府与居民共同面临的难题。究其解决困难原因,经过笔者的参与观察,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居民文化水平低下,专业技能欠缺

这些居民从小生活在农村,受时代与经济限制,并没有接受到较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低下,缺乏专业技能训练。生态移民后,很难找到工作以实现再就业,当然,部分居民找到了类似保洁员、保安基础性等工作,但是,每个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对于维持家庭城市生活可谓杯水车薪。绝大多数人加上习惯了原有的放牧与耕种的自由生活,即使有合适的工作,也一时难以适应。

(二)居民心理压力较大,怨声叹气不断

原本还算小康水平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破,居民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没有了经济利息收入,没有了土地资源,正如当地居民所说,他们是“被扒光了毛的公鸡”.一方面,在埋怨融资商的无情与自己的无知,另一方面也在埋怨政府当年的生态移民。最终,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心理压力较大。先前对农牧民来说,土地和草场就是他们的全部,征地后,土地和草场换来的钱就是他们的全部,全家老小靠征地钱生活。

一夜间,所有的钱不翼而飞,萎靡之风与哀怨之气渐长。

(三)政府责任意识不强,处于疲软状态

东胜区政府对于一蹶不振的经济一直努力着,但对于这些生态移民群体的生活却没有太多关注。政府责任意识的不强与逃避责任,直接导致移民群体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三、民族社会工作介入计划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H镇居民生存与生活问题的改善、自身能力的建设与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尤为必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门的助人专业与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当地居民带来福利。但是,社会工作者如何在民族地区提供较好的、科学有效的服务,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确定社区问题

没有土地资源,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经济利息收入,移居到H镇的居民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贫穷,但是,这也只是笔者的片面观察。要想进入社区为他们提供服务,民族社会工作者需要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该社区的人口、地理、文化等要素,从而更深层次地找出贫穷的原因所在。

(二)联系社会资源,培训基本技能

H镇的移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教育,大多数人离开原有住所后都处于失业状态,即使部分人找到了工作,也只是基础性的、机械性的,对于个人能力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指出:“改进穷人福利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和经济水平”.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多渠道寻找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当地的移民群体进行培训,增强其再就业的机会与几率。社会工作者应坚信每个人都有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只要为其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或一次正确的指引,就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三)贴近居民生活,缓减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可以使人更有动力,也可以让人误入歧途。钱财两空的现状让当地居民深陷悲痛与悔恨之中,“破罐子破摔”的意识植入心间,萎靡之风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出现在居民对话中的“能割就割”,对他人、社会开始抱有敌意与报复之

心。如此看来,缓减H镇移民的心理压力是民族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重要一环。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话疗”的方式让当地移民倒出心中苦水,缓解苦闷;也可以通过组织趣味运动、听音乐猜歌名等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与当地移民分享成功经验,增强其改变现状的动机,减少负面的心理压力。 (四)积极联系政府,争取经济保障

民族地区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改革传统的行政体制,不断优化政府绩效考评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满足各族群众的民生需求。

  但是,东胜政府对H镇的现状并没有太多关注。社会工作者要积极联系东胜区政府,向其反映H镇移民的生活现状,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和政府争取经济保障,要求其对自己的民众负责。

(五)践行“自助助人”,提高移民发展能力

H镇移民之所以一夜之间由富人变为穷人,是因为自己没有进行积极“造血”,一味地靠着征地钱利息的“输血”,遇到障碍,出现危机。民族社会工作者务必要践行好“助人自助”的宗旨,帮助该地区移民增强自身各方面能力,推动集体主义与合作精神,在“共助”中实现“自助”,在发展社区经济的同时,让居民增益,让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结语

经济与民生的发展问题是民族地区的基本问题,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发展。发展并不仅仅指经济的增长与民生的改善,他更强调的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增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的方式来收集资料,对鄂尔多斯市H镇进行初步研究发现,H镇移民是生态移民工程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尊重权利与价值多样性。民族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民族地区提供社会服务与公共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社会工作者秉持尊重个人与身俱来的尊严和价值,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工作方法,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居民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知识经济对财务的挑战 下一篇:分析绥化市回收物流现状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