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对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4-12 12:15:43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对企业纵向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摘 要: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上不断地进行着分工和专业化的持续深化,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使得企业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纵向关系安排的问题。恰当的企业纵向关系选择对于企业间组织分工协作和降低交易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其如何做到优势互补,并推动我国主要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通过对科斯理论的深入分析,也指出了纵向一体化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交易成本;纵向一体化;资产专用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纵向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有的企业曾专注于某一项核心业务,但迫于市场的淘汰作用而通过兼并走向了纵向一体化的道路。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可能在一开始就采取着纵向一体化齐头并进的状态,迫于严峻的产业形势,也发生了纵向分离的现象。因此,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是什么原因驱动企业在纵向关系的决策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呢?本文基于交易成本在不同企业发展决策中所起到的作用来解答这一问题。

纵向一体化一直是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纵向一体化的目的在于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Williamson。他从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契约和纵向一体化三个维度刻画交易,并提出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减少交易费用,解决专用性投资不足的装置。作为市场替代物的企业具有激励、控制和内在结构优势的属性。在经济学上,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沿着产业链占据多个经营业务,包括前向和后向两个方面。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这样的一体化安排,可以使得社会上的分工和专业化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反过来看,也正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存在使得纵向一体化得以实现。这种分工和协作方式上的深入也体现出,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从自然资源到最终消费品生产的过程中,正是迂回程度不断加深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因就是资产专用性过高,这种关系在中国尤其明显。资产专用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产在投入之后无法被挪作他用,成为一种沉没成本,如果这部分投资失败或中途改作他用,价值将会大大受损并且无法弥补。因此,专用性投资存在被敲竹杠的可能,交易方可以通过索取更高的生产投入品价格来掠夺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可占用租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更倾向于采用纵向一体化的方式来防止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企业在市场进行更为充足的投资。

201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为了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的指导性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进程。

从现实操作中看,纵向一体化是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的方法。因为市场上的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所以在交易过程中不可能避免在与交易对方磋商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资本的专用性也导致了在特定情况下,一旦契约的另一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违反了契约,行为人就会处于一个被动的角色中。即便将此诉诸法律,由法庭调查和审判损失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所以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可以降低诸如此类的隐性风险,使企业节省交易费用,进一步壮大。

进行了以上分析之后,我们回到最根本的交易费用问题上来。因为企业的大部分决策和纵向关系的选择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交易费用。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到,市场交易并不会像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假设的那样,实际上是存在交易成本的。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会直接地表现出来,而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交易费用。而企业的存在则相当于一个契约替代了一系列的契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较少交易费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研究下企业的规模问题。在企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因为企业家是有限理性的,所以并不能够保证在每一次决策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判断失误会不断增加,新增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会越来越低。这也就造就了企业纵向一体化不能够持续的进行下去,企业不能够无限的扩大。这也说明了纵向一体化的局限性。

与此之外,我们也应当考虑到生产费用的问题。企业的存在并非是仅仅降低了交易费用,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所产生的效率提高以及对生产成本的节约与交易费用并无关联,是纯粹的生产费用。即企业还能够大大降低交易费用之外的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考虑纵向一体化的问题时,不应当单单考虑交易成本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纵向一体化给企业后续生产成本所造成的影响,所以也就出现了在企业演变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做出了纵向分离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艾青.纵向一体化动因理论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4(10):136-137.

[2]WILLIAMSON O.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arket failure consider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1(2):112-123.

[3]COASE R.The nature of the firm [J].Economic,1937(4):386-405.

上一篇:货运改革条件下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前景分析 下一篇:O2O模式解读及发展方向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