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语言”教学理念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观

时间:2022-04-12 10:51:25

“全语言”教学理念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71-02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要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英语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要把小学英语教学建立在人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以及英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使小学英语教学成为促进人发展的基础。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中叶的全语言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通过有实用性和有意义的学习,达到发展提高语言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根植于当代完整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全语言的教学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符合课标所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中将是有益的尝试。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Whole Language Approach)

全语言教学理论最初来源于阅读教学的实践。20世纪七十年代读写萌发的研究使全语言倡导者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读写萌发于儿童生活的早期,学校教育应了解并充分利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语言能力;语言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儿童在与成人、同伴以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中自然发展起来的;语言发展是儿童主动的建构,儿童会尝试着发现拼音的规则系统,会自创拼写;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发展是同时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丁炜2009)。1985年,古德曼整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语言、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者的理论研究精神,以及全语言教师的实践经验,出版了《什么是全语言的“全”》(What’s whole in the whole language?)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古德曼详细阐述了全语言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以语言为中心的课程理论,这标志着全语言由最初描述阅读教学模式的术语发展为指导语言教育的全面理论。

语言学家对全语言的理解始终围绕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整体语言,二是整体学习,三是每一个学习者。全语言教学理论的倡导者之一是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古德曼(Goodman, K.)。古德曼教授认为:全语言既不是教学法,也不是一种措施,是一种关于学习、教学、语言和课程的哲学。他从语言、学习和人三个维度来诠释全语言,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他认为语言中的音素、音节、单词、短语、句子都只是语言的片段,而片段的综合永远不等于整体,语言只有在完整的时候才是语言。全语言是每一个学习者在整体情境中对整体语言的学习(Goodman,1986)。我们赞同古德曼将全语言视为每一个学习者在整体语境中整体学习语言的观点。本文所阐述的小学英语教学观就是基于古德曼(Goodman, K.)所主张的全语言教学理念。

二、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不少地区开展了英语教学改革实验,产生了较多的教学流派,主要有张思中的“十六字”教学法,刘振海的“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模式,包天仁的“四位一体”教学法等。这几类教学法均属纯教学方法的领域,较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的是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大容量输入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为忽略对学生英语能力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培养。此外,传统的小学英语3P教学模式,即“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忽视了学习中学生的地位,课堂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完成的;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感受没有重视,在语用方面缺乏整体语境的创设,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性活动等。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较常用的方法是“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理论框架清晰,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语言,它提倡注重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该理论观点与课标提倡的理论观点一致,为课标中建议使用的教学途径。为广大英语教师所接受并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它强调创设较为真实的语用环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但其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也有一定缺陷:一是教师理念理解偏差,把任务活动设计当作语言训练的课堂作业,把以用为主的任务活动又变成了以教为主的练兵场;二是受课时和大班生额的影响,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所设计的任务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么缩短任务完成的时间,要么把部分任务放到课后去完成,造成任务完成的质量难以保证,使得任务活动有“形”无“质”。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课标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基本理念。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教学理念引导教学行为,在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发展。

三、全语言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全语言教学理论关注的是学生在全语境中的全学习过程,可以在全语言教学理论的引导下,构建生本、自然、真实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

1.创设语境,“整体”推进语言学习

全语言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自然的英语环境(物质学习环境、语言学习环境),建议以主题式单元为核心架构。即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发展为出发点选择、确定主题,依照主题为中心来安排教学。如,本人所在地区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NSE(外研版),PEP(人教版),都是以主题功能为主线,编写单元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语言材料。据此,教师可以主题创设大语境,让学生在丰富的、完整的语境中学习语言。

上一篇:高效的写字教学指导,源于教师有效的示范 下一篇:有效开展专题教学 注重发展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