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典型区域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2-04-12 07:26:52

国内典型区域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作为支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块状经济存在不少素质性、结构性问题。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实现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是我国块状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国内典型区域通过发展特色总部经济、针对性嫁接外资、改造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引领创新、政府优惠政策安排等举措,为其他区域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9-0051-04

块状经济(Massive economic)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推动传统块状经济的转型提升,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区域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理论认为,块状经济具有地域的集中性、要素的根植性、企业的关联性、生产的专业性等特征,其转型升级可归结为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就此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全球价值链理论(Global Value Chain)、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 Innovatio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等多种视角进行了研究。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本文着重从实证角度,考察国内典型区域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做法(见表1),分析和归纳其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转移一般生产环节,发展特色总部经济

块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人力成本上升、土地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引导块状经济中的企业将一般性成产环节转移到人力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产业配套相对完备的其他地区,使作为块状经济“头脑”的企业总部和作为“身体”的生产基地在物理空间上分开,这样既能以较低的成本价格取得信息、人才等战略资源,又能获得转入地的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的资源在块状经济中的优化配置,依托区域块状经济培育特色总部经济的趋势逐步呈现。

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信息产业集聚地新竹,受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环境承载等因素的影响,将大量的信息产业生产环节转移至大陆长三角和珠三角,成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新竹逐步成为中国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和“龙头”,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又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珠宝企业开始发迹于深圳罗湖区水贝,目前已经有超过3 000家珠宝企业及珠宝配套企业集聚于此,形成了“世界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的局面。但近年来,随着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制造企业陆续搬迁出去,水贝珠宝产业链逐步向研发设计、展示交易、品牌经营等产业链高端延伸,目前已有超过80%的“深圳珠宝”区域品牌成员企业入驻,并拥有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水贝玉器批发市场等众多高水准、专业化的大型珠宝展示交易平台,奠定了深圳作为中国珠宝之都的地位。

某种意义上来说,块状经济是没有“围墙的园区”。要推动块状经济的转型发展,必须始终注重塑造自身高端化的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特色总部经济,推进主导产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推进块状经济相关资源的整合,是形成块状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基本原则。

二、针对性地嫁接外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块状经济完全依靠内生增长和自我更新,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少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把土生土长的块状经济放到国际化的背景下,通过“嫁接”外资来做强和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实现产业的突围和升级。由于不同块状经济所拥有的产业属性以及产业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嫁接外资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

一种是拉长型嫁接。例如,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嘉善第一大块状经济——以胶合板为主、占全县产值达30%的木业发展速度开始趋缓。为保持木业块状经济的先发优势,嘉善通过多方努力,引入了国际家具业的龙头企业——台升家具。该项目的引进,带动了家具、化工、五金、包装、玻璃等10多家配套外资企业的进入,意味着嘉善木业块状经济的产业链得以拉长,从而促使嘉善木业向国际家具制造中心发展。另一种是补缺型嫁接。从1997年开始,海宁大量引进国外各类先进经编设备,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业生产基地和市场集散地,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40%。但在原材料提供、经编产品后整理等关键环节上,海宁本地企业显得力不从心,这严重削弱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海宁将弥补产业链弱项作为引资的重中之重,并成功引进专门生产经编布原材料的项目,从而大大改善了经编产业链中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无论有多少种版本,块状经济“嫁接”外资的关键在于,利用块状经济极强的技术吸收和低成本生产组织能力,实现外资的本地化。这个过程也是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实现产业融合的过程,两者分别居于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互为配套,外资对提升当地产业链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引导块状经济发展

专业市场是块状经济起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变,最终必须依靠市场,通过大量企业的衍生与扎堆而形成。当前,生产能力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产能过剩必然带来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减少和亏损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此时,通过完善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建设,缓解产品的销路问题,无疑是很有效的途径。

在此方面,义乌是一个典型。义乌的块状经济多数是在商品交易市场的带动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即是“以商促工”的结果,并无先发优势可言。而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义乌又不失时机地推动传统市场的改造提升。一方面,积极运用电子商务、连锁配送、信用交易等方式扩大经营,努力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另一方面,加速发展公证、咨询、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业,逐步实现专业市场从交易平台到服务平台的质变。正是通过商品交易市场的这种先导作用,为义乌块状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拥有40万余种交易商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而专业镇经济发展的广东,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比如,佛山市乐从镇建成首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镇”,中国塑料网、家家易、中国国际家具网、中国家具之都网等迅速发展起来,近八成企业都加入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引发了乐从钢铁、塑料、家具三大专业市场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2011年,乐从实现了70多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由此可见,专业市场对块状经济的带动效应非常大,可以使市场信息、产品制造、销售渠道、服务产业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加快完善与块状经济相配套的专业市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集聚信息、物流、金融、营销等各种生产资源,是促进块状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基础。

四、龙头企业带头引领,推动技术创新升级

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低水平重复竞争突出是块状经济的通病。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提高块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区域内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和发展。因此,引导和扶持块状经济龙头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企业,对引领和带动块状经济内企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面对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市场激烈竞争,上海纺织提出了“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实施科技先导,确定了走高端纺织之路。在这一思路引导下,由龙头企业上海联吉合纤公司成功地研制开发出葆莱绒保暖纤维新品,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随后,该纤维品牌先后与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上海东纺科技进出口公司、上海三枪(集团)公司、上海幸福纺织印染公司等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开发,以市场化方式把纺织产业链连接起来,形成以葆莱绒为核心的新专利集群,从而推动上海纺织产业的提升。又如,在认识到代工的局限性以后,深圳电子信息行业的民营企业开始持续自主创新。华为、中兴通讯等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国际市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华为在全球123个行业标准组织中担任148个领导职位,中兴通讯已加入了70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获得NGN、光传输、信息安全、网关及3G终端等领域的国际标准起草权席位。这些技术创新直接服务于企业,同时又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技术创新成果影响到周边的中小企业,深圳信息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也由此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快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形成龙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提升集聚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

五、政府优惠政策安排,助推高端产业聚集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政府设立产业功能区,并采取制度性安排予以强力推动,是部分高端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的主要动力。这种制度安排涉及的政策是系列性的、系统集成化的,政府对这些产业功能区块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项目的支持领域、布局规划安排、资金的支持方式、财政政策的倾斜、海关优惠政策及人才的激励政策等,发挥了较强的支持引导作用。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就是政府组织型产业集聚的一个成功范例。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项目,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2013年在全国90家国家级开发区评价中位列第二,也是我国吸引国外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搞得最好的开发区之一。依托这一优势,苏州工业园区诸如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光电、纳米技术等产业也得到快速集聚式发展。此外,无锡物联网产业的集聚发展也具有典型意义。当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刚刚兴起之时,无锡市政府果断引进中科院等相关科研力量,充分运用“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支持,迅速实现了物联网产业从无到有的集聚过程。当前,无锡物联网企业已经增至608家,包括传感制造、共性平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各门类的物联网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区域配套能力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初步估计,2012年无锡物联网企业总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

实践表明,虽然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政府在推进块状经济的转型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包括为块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解决块状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难题等。总而言之,其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及公共服务,为提升块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等.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李佼红.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 牟群月,朱蓉.加快温台区域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研究[J].特区经济,2012(2):61-63.

[4] 王群飞.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2(5):59-60.

[5] 朱李鸣,陈文杰.依托区域块状经济培育特色总部经济——对永康实践探索的思考[J].浙江经济,2009(3):49-50.

[6] 刘军.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基于宁波的个案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1):11-15.

[7] 岳芳敏.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J].学术研究,2012(2):81-87.

[8] 刘春香.宁波特色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R].宁波市工业经济研究课题,2012.

Typical Chinese Domestic Regions'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ssive Economy and Its Enlightenment

Song Binglin1,2

(1.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Department Economic Research,Shanghai 200235,China;

2. Ningbo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Ningbo 315000,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organization form in suppor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 are several quality and structural problems in domestic massive economy. It is an inevitable wa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massive economic to modernize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achieve leading industries climbing to the high-end of the value chain. In this process,domestic typical regions have provided use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other regions through different initiatives,such as developing featured economy mode of headquarters,grafting foreign investment on specified targets,upgrading professional markets,encouraging backbone enterprises to lead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ing favor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Key words: massive economic;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experience;enlightenment

上一篇:乐享三种有“用”的藏品 下一篇:赛场特写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