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应充实阳刚之美

时间:2022-04-11 06:10:15

中职《语文》应充实阳刚之美

摘要: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在体例编排上有一定的新意,但文本选择也有一定的不足。本文结合中职生的现状,与编写者商榷,建议中职《语文》充实阳刚之美的文章,减少偏重于阴柔之美和低沉抑郁的文章。

关键词:语文;阳刚之美;阴柔之美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32-02

2009年秋季我校开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使用一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确实感受到了教材编写者围绕大纲在体例安排的匠心独具和良苦用心。一些阅读篇目、个别表达与交流环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活来设计,彰显了职教特色,确实有一定的新意,这些方面无疑是值得赞誉的。

但是,在教学中我依然产生了不少的困惑:近几年中职生的语文基础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不知编写者在挑选课文篇目时是否全面调查过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实际?新大纲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 ,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层面,还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传承人文精神,然而,教材中若课文难度过大,距离学生知识现状和理解水平太远,别说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连理解文章主题掌握读写基本知识都成问题。比如《画里阴晴》、《人生的境界》、《窦娥冤》等课文,因学生缺乏相应的艺术、哲学、古文知识,学习这些课文可谓是瞎子摸象,老师难教,学生厌学。个别篇目已脱离社会现实较远且篇目过长,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如《哦,香雪》,因中职生基本无预习习惯,在课堂上学习如此长篇且又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文本实在是勉为其难。接受美学理论告诉我们,作家写出来的文章,还不能称之为作品,应称之为“文本”。因它还只是潜在的文学作品,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则是读者阅读后的文本。文学作品是为广大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具体化的阅读过程才能表现出来。中职生对文本不能接受的障碍,除了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中职生与作者还存在着时代差、情感差、气质差、个性差,等等。因种种原因,中职生体验不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往往认为是文人的多愁善感和矫揉造作的表现罢了。譬如读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职生就比较难理解作者的个性、气质和思想情感。

除了以上教材难度、时代感等问题外,综合分析教材整体的篇目,从美学的角度看,我还以为整套教材文本选择显得阴柔有余,阳刚不足。这当然仅是一孔之见,难免偏颇,试提出来与编写者商榷:

一、这个时代的中职生们特别需要“阳刚之美”的教育

所谓阳刚,大意是指气势磅礴,强健有力,属于崇高壮美的范畴。包括雄浑、壮丽、博大等艺术风格,语言上表现为澎湃宏阔、激越高昂、豪壮刚健、英武奔放,情感上表现为激越、奔放、粗犷豪迈等。文学上常用它来形容文章的风格,与阴柔之美相互为用。阴柔美属于优美的范畴,包括淡雅柔和、幽寂飘逸、清新隽永等艺术风格,语言上表现为笔触细腻、委婉淳朴,情感上表现为蕴籍含蓄、绵密婉丽。它显得小巧、伶俐、嫩柔、活泼、轻盈,它缠绵于花前月下,悠闲于弱柳河边。这一提法出于清代乾隆年间“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复鲁絮非书》。文中说道:“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果曰,如火,如金缪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象,如鼓励勇士而战之”。这里姚鼐把阳刚形容为电闪雷鸣、江河大川般宏伟浩瀚的自然景观和驰骋在战鼓齐鸣、刀光剑影的沙场上的勇士。不少诗人、作家在姚鼐独到见解的指引下,写出了许多大气磅礴,流芳百世的作品,给后人以精神上的感化和陶冶。

文学意义上的阳刚与阴柔本难分高下,但从培养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上来说却应有所偏重。身处这个瞬息万变奋发开拓的信息社会,年轻人理应具有热情奔放蓬勃向上的气质和精神,供学生们学习的文本就应有与社会总体氛围相一致。看看我们的中职生,“男生说话细生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中性,言行粗犷泼辣……”,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以及阴盛阳衰的现象在校园里十分常见。就拿我校开展的各种需要学生“抛头露面”的活动来说,不论是诗歌朗诵、演讲、辩论比赛,还是写作、书法比赛,唱主角的永远是女生,男生们早早学会“躲进小楼成一统”,中考的失利导致他们越来越缺乏自信。近几年,由于 “小白脸”和“奶油小生”类型的中性化明星大行其道,男生在阴柔化的社会氛围下变得越来越萎靡不振,丧失了男子汉应该具有的阳刚之气。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只知道玩,不思学习,胸无大志、自私狭隘、心理素质脆弱,缺乏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大公无私、自信、自立、自强、自新的精神。像这些整天沉迷网络、缺少自信和知识的的 “酷男孩” 长大后有多少能成为大胆量、大视野和具有自信心、责任心的优秀男子?恐怕在今后的生活中只会处处碰壁,在竞争中只有垫底的份儿。

二、《语文》教材以女性为主角的篇目过多,偏重于阴柔之美

曾国藩曾说:“尝慕古文境之美者,约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他也总结了阴阳之美的特征,曰:“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结合这个说法,阴柔之美可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述:首先是偏向于宁静或静态,其次是柔美宜人,含蓄委婉,最后是格局小巧,无论景物都并非阔大。阳刚之美似乎有一些相反的特征:首先是富有动感和张力,体现出急剧的变动,其次,大都粗犷有力,富有震撼力。所选意象大多宏大开阔,非同凡俗。

《语文》教材上下两册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总共十二篇必读课文,其中以女性为主角的篇目共有八篇之多,这些课文偏重于表现女性的柔美、奉献、忍让、纯真等品质,大多与阳刚之气无缘。比如上册第一单元一三课均是写母亲的作品,下册开篇第一课又是写母亲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都是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让学生在含蓄委婉的字里行间体会爱的付出与爱的感恩。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的反应普遍违背了编写者良好的初衷,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这几篇开篇之作,除了主题雷同造成审美疲劳,都采用回忆性的写法显得过于单调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喜欢文章的过于伤感。

我以为,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除了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情趣,还需要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本,偏向于阴柔之美的欣赏和培养必定显得过于偏狭了。联系现实,在我们的经济实力、文化影响力、综合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距离尚十分遥远的今天,年轻人需要的不仅是散发着彷徨、失落、伤感、悲伤浸透的文字,更需要张扬坚忍不拔刚性精神的文本;社会期盼的不仅仅是具有小情小调的浪漫少年,更是洋溢活力奋力前行的阳刚青年。年轻人不能遇到挫折就发出“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的叹息,而应引吭高歌“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展现年轻人的豪迈。年轻人理应多学习和关注“中国的脊梁”,而不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正如谢冕先生所言:“人们从《论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谢冕先生所提到的作品都是那些温暖人心、提振信心、寄托希望、幸福人生的经典佳作。据此,期盼我们的教材里能多充实坚实厚重,以凌厉和硬派之风见长的好文章。

三、低沉抑郁、伤感凄楚的文学篇目在教材中分量过重

有学者提出,阳刚既属于美学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阳刚兼具审美形态(崇高的人格形象)和道德评价(人格形象的崇高感)的双重意义。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既提倡温柔敦厚地遵奉礼仪法度,又崇尚主动有为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提出了做人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求读书人具备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君子坦荡荡”要求的是刚正自信,光明磊落的胸怀;“君子不忧不惧”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提倡直面严酷现实的无所畏惧的毅力;“君子不重则不威”推崇严肃庄重的使人忘而生畏的迫人气势,这层层递进的人格内容中,阳刚之美事实上已经纳入了仁德人格的内涵,成为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 这阳刚之美,不正是我们对教育对象人格力量的追求吗?

以《语文》教材下册为例,小说单元选择了《边城》、《林黛玉进贾府》、《士兵突击》三篇必读课文。拿《边城》和《士兵突击》相比,学生明显更喜欢后一篇充满激昂的阳刚之气、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的军旅小说,却排斥前一篇具有淡淡的凄凉、寂寞之情的乡村人物小说。在诗歌与戏剧单元,相比于《雨巷》,学生更喜欢大声诵读《我爱这土地》,不论是《雷雨》之悲,还是《窦娥冤》之惨,基本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背诵李白的《将进酒》普遍充满豪情,而朗诵《琵琶行》却是十分不情愿。究其原因,在他们心中,难以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伤感。既然阳刚之气更能吸引这些正处花季雨季的中职生,我们还有必要要求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吗?

受知识视野所限,我本人对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理解和研究尚十分粗浅,有待于以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这篇商榷文章意在引起更多的人对中职《语文》美育研究和探讨,如有说得欠当之处,诚心城意地恭候批评。

参考文献:

[1]韩继宏.接受美学理论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宁夏教育,1999(3).

[2]何建华.阴柔与阳刚:两极美的无缝对接[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6).

[3]剔芜居士.从姚鼐的“阳刚与阴柔”说起[OL].(2006-11-21).[2010.11.10].书法论坛/bbs/viewthread.phptid=136021

[4]周龙.阳刚之美――京剧审美理想的体现[OL](2009).[2010.11.10].中国戏剧学院./q=node/242.

上一篇:谈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下一篇:浅谈民事调解制度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