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AIS海峡两岸航运信息平台

时间:2022-04-11 06:59:03

建设AIS海峡两岸航运信息平台

1 建设和完善重要航道台湾海峡的航海保障系统 1.1台湾海峡是重要国际航运通道

台湾海峡位于大陆与台湾岛东南海面上,是太平洋西侧的航运通道。早在三国吴黄龙二年 (公元230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将士万人,浮海到夷州(台湾岛),开创海峡两岸直航的先河;继后,近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开拓台湾海峡为通往西洋的航道。现代,海峡两岸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繁荣,优良的港口条件和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台湾海峡已是大陆与台湾的直航通道,是贯通我国南北的海运要道,也是日本、朝鲜、韩国和俄罗斯远东港口驶往中东、非洲和欧洲的重要国际航运通道,被世界公认为十大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海峡。 1.2台湾海峡航行自然因素复杂

台湾海峡中部窄,两口宽,中部福建平坛与台湾白沙岬之间为海峡最窄处,仅70海里;南口和北口分别宽200海里和115海里,海峡的平均水深60米,任何吨级的船舶、舰艇均可通行,海峡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南北长约370千米。台湾海峡的潮汐来自太平洋潮波,绕经南、北峡口后分别推向中央,潮汐因地而异,不规则,比较复杂。台湾海峡的海流、海浪受大陆沿岸寒流与台湾暖流的作用,以及潮、风的影响,是流向变化大和强度差异大的旋流和强流,浪高8―9级。此外,台湾海峡水温高,盐度大,密度小,气象多变,雷暴较多,沿岸曲折,岛屿众多,给航运设下障碍和难度。 1.3台湾海峡船舶流量大,航海难度高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通过海峡的船舶日益增多,航线更加繁忙,船舶通过量年均数十万艘,还有大量的渔船在海峡海域作业,船舶航行事故多。此外,台湾海峡爆炸物倾倒,射击训练的存在,又为船舶航行增加丁障碍。

1998年11月,“静水泉”轮在台湾海峡镇海角外沉没,其因在海峡航行中发生过触底或碰撞,导致船底破损,风浪大造成事故发生,损失近亿元。

1999年1月,马耳他籍“M/VJOINT DORCAS"轮在台湾海峡闽江触礁沉没。

1999年10月,“新安海”轮在台湾海峡南澳岛附近触礁沉没,造成船货全损的重大海上交通

事故。

2001年5月,“星昌”轮与“赣昌”轮在台湾海峡雾航中发生碰撞。类似事故每年都会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及海洋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显而易见,改善和完善台湾海峡的航海保障是发展航运的需要,弘扬郑和精神,发展海洋事业,本文提出实施国际规定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c ldentificationSystem)(AlS),建设台湾海峡AlS网络,构筑海峡两岸航运信息平台。

2 实施国际规定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2.1AIS是船舶法定配备设备

自动识别系统采用国际上最新出现的先进技术、新型的船舶导航和通信航行设备,对保障航行安全和提高航运生产效益有重大作用。国际海事组织(1MO)已将它列入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第V章第19条“船用导航系统和设备装配要求”中,成为船舶法定配备设备,明确规定航行于国际航线的300总吨以上船舶和公约国航行于国内航线的500总吨以上的船舶,从 2002年起装备AIS。我国是国际海事组织的成员国,必将积极地履行成员国的职责和义务。 2.2使用AlS可以减少船舶碰撞

海上船舶碰撞是交通多发事故,其后果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海洋和河流造成污染。IMO和各国主管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避碰规则、强制配备必要的助航设备,建立 VTS和船舶报告制度等措施来管理船舶的安全航行,但船舶的碰撞事故还是屡屡发生。现在,船舶安装了AIS设备,驾驶员便可在AIS的显示设备上清晰地看到目标船的船名、船位、航向、航速等;AIS显示设备提供的自动标绘功能,在计算两船的最近会遇点(CPA)、最近会遇点距离 (DCPA)和最近会遇点时间(TCPA)等方面,比自动标绘雷达(ARPA)更精确、更实时。当驾驶人员想与目标船进行通话时,可用AIS设备提供的目标船的船名准确呼叫并与其建立通信,使双方保持联系,或做出避让措施,以避免发生碰撞。 2.3AIS提高船舶通信效率是对GMDSS功能的完善

GMDSS中甚高频无线电数字选择呼叫 (VHF―DSC)是对A1区船舶的呼叫系统,其覆盖范围有限,误叫率较高。AIS是船舶新型的信息通信设备,建设AlS对船舶遇险值守是 VHF―DSC的功能的补充和完善。 2.4AIS是船舶信息化的新型设备

;AIS不仅是航行安全设备,也是船舶信息的传输设备,将船舶航行信息送到信息网上,包括船舶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和航行相关数据。静态数据为:MMSI号码、船名和呼号、船长和船宽、船型以及GPS天线位置。动态数据包括:船位、对地船速(SOG)、对地航线(COG)、船首向及航向。航行相关数据有:船舶吃水、所载货物类型、到达港,这些信息是船舶信息化的基础数据o AlS还可以在船舶与船公司之间传送调度作业、航务报告、航行通告等短信息。AIS的信息资源,为建成海上物流跟踪,对减少在港时间,缩短航班周期,加快货运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船舶营运效率起到作用。 2.5AIS补充和扩展船舶交管系统

AIS技术运用到VTS中去,不仅可实现对船舶的自动识别和标绘,还可将区域的所有船舶的状态、港口信息、航行通告(包括船舶进出港预报)等通过广播方式进行播发,区域内所有装有 AIS设备的船舶都可自动接收并显示这些信息。由于AlS用VHF波段和海事卫星通信作无线通信链路,捕获和跟踪目标能力比雷达更为有效,可弥补现有VTS雷达的缺陷,扩大对船舶的监控范围。

3 台湾海峡两岸AIS网络方案

为了配合船舶上安装AlS的应用,在海岸将建设AIS基站,组成AlS网络o 3.1AlS网络的功能

AIS基站与船舶AlS数据通信,接收海区域内各艘船舶AlS发出的本船舶信息o

AIS基站播放海域内接收到的所有船舶的数据信息和播放VTS雷达发现的雷达目标数据信息。

AlS基站还播放航行警告、气象预报、水文

资料及其他航行安全信息和航运生产作业信

息。

AIS基站能CH70上呼叫值守,接收船舶遇

险的数字选择性呼叫(DSC)。

AIS网络信息共享,为船舶、用户、社会服

务,AlS信息是交通运输生产的宝贵信息资源,将这些信息提供给航运公司、港务部门及物流公司。 3.2AIS网络的构成

AIS基站由一个有人控制A1S主站和若干无人遥控的AIS站组成。

遥控AIS站由基站控制器、基站应答器(收发机)、天线系统、通信数据链路和电源组成。

AIS主站由AIS信息路由器、AlS管理服务器、WEB服务器、若干遥控AIS站组成。

AIS网络系统包含AlS基站(BS)和基站控制器(BSC)、网络组件、网络信息路由器 (NMR),以及连接到网络上的其它信息服务系统,如:航运公司、VTS、海上救助协调中心、引航和港口管理,以及与航运服务的相关行业(海关、边防、检疫、、物流)等的信息网连接。它是以现有的电信网络为基础,采用TCP/IP网络协议,台湾海峡两岸采用互联网(Internet)为信息交换平台,内地还可采用海事信息网为交换平台。台湾海峡AIS网络结构和配布方案见示意图。

4 推进台湾海峡AlS网络建设

4.1台湾海峡AIS网络沟通两岸的信息交流

台湾海峡AIS网络将使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舶信息与陆上信息网联接起来,船舶直接加入海事安全管理信息网和航运管理信息网,成为船舶――办公室之间信息化的基础设施。AIS网络将船舶信息与海事部门和航运公司的企业网 (1nratnet)联网, 也可以与国际互联网 (Internet)相联,实现船――岸信息联网。台湾海峡AIS网络促进台湾海峡两岸的信息交流,沟通海峡两岸航运公司客货业务信息,适时掌握船舶动态;沟通海峡两岸海事安全和搜寻救助部门,监督和保障在海峡内航行安全及海事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通过台湾海峡AIS网络,可以对沿岸主要航线的船舶进行交通管理,充分运用AlS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实施交通安全统一管理和交通组织,提高船舶通航效率,提高对船舶污染海域的肇事船舶判断决确性,对船舶遇险搜救更加直接,扩大船舶交通管理体系和台湾海峡两岸的协调能力管理。

通过台湾海峡AIS网络整合海峡两岸的航海保障系统的信息,对VTS、GMDSS(DSC)、 CHISREP、RBN―DGPS、航标、水文、气象等系统在技术上的重新整合。确立海上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海上交通安全的功能,增加信息辐射功能,保障台湾海峡船舶航行安全,提高海难事故的搜寻救助能力,减少人命和财产损失。 4.2建设台湾海峡AlS网络,促进“三通”,实现祖国统一

AIS是国际海事组织规定船舶安装的法定设备,AIS基站也是必备的岸上设施,海峡两岸都将实施,因此,以AIS为契机,两岸协调发展。建设台湾海峡AIS网络是可能的。台湾海峡 AIS网络在全面实施之前,可利用二马(马尾、马祖)二门(厦门、金门)先行实施。通过两岸AIS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两岸直航,实现祖国统一。

上一篇:波音公司将推出船用高速完带联接系统 下一篇:日最大的新型补给舰“摩周”号下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