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供水的安全性

时间:2022-04-10 03:56:54

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供水的安全性

【摘 要】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水厂建设也是如日中天,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速度上,水厂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我国水厂建设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但是很多问题仍然存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便是其中之一。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厂运营的健康稳定。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供水的安全性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水厂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水厂;运行管理;供水;安全性

随着我国高速城镇化的进行,使我国在给水、排水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供需矛盾:水厂的进水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原水中有机物等含量不断上升;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增加了净水处理的难度;随着人们对水质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出厂水水质要求也愈加严格。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各项水质指标的限值也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用户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促使供水企业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供水水质。尽管我国水厂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水厂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探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策略,为我国水厂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面临挑战

1、水源水质受到威胁

水厂水源的选择必须从整个经济性以及安全性来考虑,同时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以及布局发展来进行,因为基本上水厂一旦建好,水厂的水源也就基本上无法改变,为此,选择好合适的水源是做好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的重要前提。但是水源地很多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不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使得我国很多地方的地表水遭受到污染。被污染过的水源,水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加强水厂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污水无法做到有效处理,严重影响着水质安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老水厂构筑物老化

很多的水厂在运行参数选择以及净水工艺上比较落后,这些对于水厂水质的提高带来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厂进行全面设计时,各种运行参数选择以及净水工艺实施都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但是随着国家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完善,水厂现在的净水工艺以及设施设备早已不再适应现代水质的实际要求。尽管我国很多的水厂对于原有设备进行了改造,但是这种改造程度还是无法适应现代水质的要求。另外。近几年水源污染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常见的污染主要是指环肥、农药、工业用盐等物质,严重影响着水厂水质的提高。

3、水厂检测控制水平落后

我国早期建设的水厂往往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甚至在在线检测仪器上,很是缺乏,导致实际的水厂水质控制水平较低。现在我国的水厂在水质控制以及检测方面相比较而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水厂在水质控制以及检测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为此,加强水厂水质控制,保证净水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水厂个人的工作效率,都必须对水厂检测仪器进行更新以及换代,提高水厂检测控制水平。总之,水厂检测控制水平落后,是目前影响我国水厂水质的重要因素。

二、运行管理在供水安全性方面的应用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领导以及水利主管部门是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的关键以及重点,只要各级领导以及水利主管部门增强对于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的重视,可以更好地做好水质安全保障工作。为此,水厂应该建立监理、法人、施工单位相结合的水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对于各级领导以及水利主管部门领导职能的发挥。其次,水厂各层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同时加强对于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检查和审核。另外,在质量监控方面,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应该由领导层进行全面负责,同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合同要求对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掌控,共同做好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水源地污染控制

水源是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确定相应的安全水源,做好对于水厂运行和供水安全管理工作。为此,水厂应该加强对于重点乡镇以及重点企业以及河流沿线高污染企业的全面排查工作,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全面的监督以及管理。对于那些擅自排放污水进行污染的企业进行责令整改,并依法进行罚款,强化对于水源地污染控制,提高水源地水质质量。另外,对于那些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水资源处理的,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依法对其进行关停。

3、健全原水水质监测体系

健全原水水质监测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水厂设备,检测水质。随着我国水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厂检测设备在水厂水质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厂中,仪表可以根据水厂的实际水质状况进行手动或者自动调整,保证水厂出水质量。对于那些在水质检测设备较为落后的企业,水厂应该对自身进行技术改造,完善自身所需要的检测仪表设施建设。另外,加强水厂手动与自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水质质量。在对水厂进行全过程水质控制过程当中,对于滤后水以及沉淀水根据实际指标进行相应的控制,采用水厂手动与自动相结合的方式,健全原水水质监测体系。

2、制定合适的应急预案

加强水厂水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是做好污水处理的重要方式,应急预案在水厂污水处理的原则基本一致,但是根据不同的水源以及污染程度,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也是不同的。做好水厂水质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首先要对水源的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不同的源以及污染程度,进行相应的应急预案的设计以及实施。其次,加强生产设备保养。各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水厂出水水质的有力保证。尤其是沉淀池的排泥、滤池的反冲洗设施、加氯间的加氯设施、加药间的加药设施等是水厂水质保障的关键设施。

三、总结

我国给水行业存在全国供水企业数量偏多、规模偏小,部分水厂取水水源水质被污染,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使供水可靠性不足等问题,给制水管理运行带来的挑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理,进一步做好深度处理技术改造和对设备的技术改造。要做好水厂的运行管理,则应做好水厂规划设计、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水厂的宣传及运行的惩罚制度等内容,确实保证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并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水资源得到充分地发挥使用。我国水厂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进一步开展。水厂应该深入研究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现状,创新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策略,为我国水厂在运行管理和供水安全性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红振,刘汉湖. 我国城市供水的水质现状、问题及对策[J]. 净水技术. 2010(04)

[2]李玉臣,吴雪梅. 北京城市重要水源污染预警系统应用研究[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1(11)

[3]刘长福,高建,万丽葵. 黑龙江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11)

[3]聂建红. 浅谈如何提高城市供水水质[J]. 山西建筑. 2010(22)

[4]朱颂梅,唐德善. 水污染与城市供水安全[J]. 城市问题. 2012(01)

[5]付正祥. 拓展中水回用之路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上一篇:《蝇王》形象的文本到影像重塑 下一篇:信念与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