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红楼梦》改编

时间:2022-07-09 11:00:39

[摘 要] 《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古典名著之首,从古至今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兴趣,现今更是被广泛推崇,因此,《红楼梦》已多次被改编拍摄成为电影、电视剧,搬上屏幕。近来,电视剧《新红楼梦》备受人们争议。一方面是由于观众对名著改编的电视作品必然会挑剔,另一方面也说明其确实存在某些问题,未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本文首先对原著《红楼梦》进行认知,然后分析了《新红楼梦》改编后在影视语言上的进步以及这部作品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红楼梦》;《新红楼梦》;改编

梦回红楼,五味杂陈齐全

两个世纪以前,作家曹雪芹,经历了由“锦衣纨绔,饫甘餍美”到“茅橼蓬牖 ,瓦灶绳床”的生活,在贫病交加的境况下,离开了当时那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社会。他的一生仅有四十几个年头,却用了其中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来为我们留下一部没有完成的伟大的作品——《红楼梦》。

(一)爱情悲剧,经典再现

《红楼梦》描写了中国封建末世人生一幕大悲剧,而爱情的悲剧又是其中的重场戏,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堪称经典,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千百万读者心中涌起波澜。

贾宝玉是一个“聪俊灵秀之气”“在万万人之上”的,连“槁形灰心”的槛外人妙玉都为之动心的美少年。林黛玉则是一个有着“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态度风流的美貌女子,并且有着极高的智慧和纯净的心灵。贾宝玉、林黛玉是天生一对,理应结合。可《红楼梦》展现的却是爱情的悲剧以及这两个从外表到心灵都极其美好的人物的毁灭。

曹雪芹不仅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生不能同床,死不能同穴”的悲剧,而且用他犀利的笔触,形象地揭示了这个悲剧的缘由。贾宝玉几次将封建婚姻象征的“宝玉”摔在地上,可那块“宝玉”不仅砸不碎,还在众人的防护下,重新像枷锁一样挂在他的脖子上。林黛玉的思想虽然越出了封建“淑女”的范围,行动上却没有,最终屈服于旧的封建道德礼教。贾宝玉、林黛玉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都不能也没有坚强有力地维护自己的爱情。宝黛爱情的毁灭有外因,也有内因。封建家长制在“金玉良缘”的谎言下,对宝黛爱情进行了扼杀,是外因;贾宝玉、林黛玉自己的不能坚决彻底,则是内因。这种外因、内因都通过曹雪芹的形象的描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二)艺术品格

《红楼梦》在艺术上有着重大成就,首先表现在善于刻画人物,而且是成群地塑造出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很多女人,而着力最多的又是那些年龄比较相近、生活环境或生活方式比较相近的女人们。曹雪芹不仅能将她们各自的性格表现得分明,且看上去比较相似的性格,也都能把她们之间的差异镂刻出来。譬如鸳鸯的烈性与尤三姐的烈性不同。曹雪芹对于像林黛玉那样具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固然赞美;然而那些被压迫、被剥削的丫鬟婢女,在他的笔下也显得优美动人。曹雪芹就是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通过对这些青年女子被摧残、被毁灭的各种不同过程的描绘,从多方面批判了封建社会。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还突出地表现在全书的结构和布局上。曹雪芹在书中虽然描写了众多人物和纷繁的生活场面,但人物的交替、情节的变换、故事的运行,就像一道波浪相接、层层起伏的流水,只见奔流而不见它有停滞、中断之处。《红楼梦》中,许多故事和情节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组成部分而互相交错、此起彼伏地存在着。同时,这些情节和人物,又在继续不断地扩展、丰富并向一个总的方向运行,直到完成一部浑然一体的《红楼梦》。

“冷眼”看《新红楼梦》

从电视剧大规模拍摄小说名著开始,改编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改编原著不能离小说太远,也不能太时尚化,而要明白电视对文学的解读应当把握“方向”和“力度”。对《红楼梦》而言,爱情悲剧是基调,还要表达得凄苦悲凉,并突出人性的内涵、女性的蕴涵。坚持这些就是方向,描绘这些就是力度。

笔者认为《新红楼梦》并没有抓住原著的基本精神内涵,只是一味地拥有了华丽的画面、独到的影像表现、精湛的后期技术制作,而这一切只是徒有其表,并没有完美地将丰富深邃的文学形象转换成电视荧屏形象。

(一)画面精致,沉醉其中

《新红楼梦》片头做得颇具古典美:云雾缭绕中,层层山水、朱墙绿瓦的贾府如一幅水墨画缓缓展开,一簇桃花瓣纷飞过,“红楼梦”三个字跃然而上,十足李少红式的精致影像风格,也带出几分梦般的缥缈仙气。它带给笔者的是一场唯美诗意的视觉盛宴:画面细腻、色彩饱满、场景华丽,剧中把原著浓墨重彩描绘的女娲补天、太虚幻境等场景一一展现时,极大地满足了笔者的好奇心,同时也弥补了自身想象的空白。

美轮美奂的画面是该片唯美诗意的最直观体现,片中影调从明亮到昏暗,色彩从鲜艳到晦暗,光线从柔和到阴霾,以及色调的转变。画面包罗万象,任你去想象。宝钗戏彩蝶这出戏,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她独一人手持美扇亦步亦趋地扑蝶,美不胜收。导演运用了全镜头更是显现出宝钗的温婉可爱。

影片画面所营造的气氛是成功的,无论是元妃回大观园省亲时的太平气象,或是栊翠庵的明净格调,或是黛玉魂归西天时的凄惨悲怆,或是宁府被抄时的悲天悯地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元妃省亲之片段,是何等高雅华丽。建筑气势之恢弘,场景布置之和谐,风景之秀丽,以及道具选择也是别具匠心。满目的红色方显喜气、富丽,一时满足了笔者的好奇心,好不快哉。

众姊妹雪中吟诗片段,只见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独栊翠庵中的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精神,别有一番情趣。

黛玉归西这一片段,导演运用了蒙太奇,将毫无生气、烟雾缭绕的黛玉室内画面和欢天喜地、新鲜别致的迎亲场面交叉剪接在一起,将黛玉和宝玉他日相处的场景和黛玉奄奄一息的画面剪接在一起,更加突出了林黛玉“得爱则生,失爱则死”的一片痴心。

宁府被抄这一片段,大雪纷飞,冷风瑟瑟,鸿云压空,一片凝重之色。忽剌剌如大厦将倾,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二)镜头语言,虚实相生

用镜头语言抓细节是刻画人物的一重要手段。导演对多愁善感的黛玉刻画则是通过她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一举手一投足等诸多细节。第二集中有一幕宝黛桌边嬉闹的戏。宝玉故意逗弄黛玉,黛玉本身心已被那个宝姑娘搅得乱哄哄,却又遭他这般嘲弄,便恼了,嗔怒甩袖而去,留他一人可怜巴巴又不解缘由,两人间亲昵又懵懂的气场自然散发,诸多的细节都把林黛玉的爱、妒、羞、喜等复杂内心波动呈现得简约而精准。还有宝黛二人在床上讲耗子精故事这出戏,宝玉拎起黛玉衣袖闻闻她体香时,黛玉的娇羞,有几分情窦初开,懵懵懂懂之感。王熙凤对不同人所流露出的神情态度很多都是通过镜头对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细节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她第一次见刘姥姥时,那一副养尊处优的样子,从她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她对这个乡下婆子的敷衍和蔑视;而王熙凤初见黛玉时,导演主要抓住了她的笑,未见其人先闻其笑,未语先笑,这一镜头则把王熙凤的世故、精明和圆滑展现得淋漓尽致。

“黛玉葬花”是本剧最抒情的场景,导演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表现出一组组意蕴悠长的画面。镜头不动声色地跟着娇弱的黛玉,她独自荷锄掘坑,把早已收拾出来的残花撒落坑内,扫土掩埋。镜头中的黛玉着一身素缟,神情忧郁,一曲《黛玉葬花》伴着这个孤苦清高、内心聪慧敏感的少女葬花的举动形成了一种哀怨的诗意氛围。风起,吹落片片花瓣,落花有意,溪水无情,一个特写,娇嫩的落花被土轻掩,镜头上摇,再一个特写,同样娇嫩的黛玉脸庞,腮上已挂满泪珠。在这个场景中,人物和唯美的环境高度协调,人物内心激烈的情感与人物看似平和从容的行为之间构成了张力。大约可以从中体会到那种简约、淡雅、无奈、伤感的人物内心情绪。

(三)乱点名册,集体错乱

《新红楼梦》只是一具徒有其表的“躯体”,没有动人的灵魂。造成这种效果的最大“败笔”首先是李少红导演在演员选择上“乱点名册”。致使那些百年来在人们心中徜徉的人物,在这个版本里呈现出一种名号与个体根本对不上的“集体错乱”,像是来了一众“ 假冒”者,让人们倍感荒谬。

例如王熙凤,凤姐在一般人眼中是个反面形象,这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新红楼梦》中给笔者的感受也是这样,里面的王熙凤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泼皮破落户”,“丹唇未启笑先闻”,每次都要这么来笑几下,不分场合不分情况的笑,只能说是导演和演员的无知。王熙凤是泼辣,但是辣得高贵,她心机重重,但是很多时候她是个可爱的小女人,她大字不识几个,但是那次冬夜联诗是她起的头,她的那句“一夜北风紧”大俗之中却是个大雅之句。她是第一个在众人面前撮合宝玉和黛玉的人,她对探春的大观园经济改革敬佩有加。换做是今天,她应该就是所谓新时代妇女的楷模: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骂得过流氓。曹雪芹对她的喜爱是透在字里行间的。

(四)人物刻画苍白无力,原著意蕴陨灭

原著中第1、5、27、78等四回便是《红楼梦》的精神升华和灵魂点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把握了这四回的思想艺术要领,谁便是当今无愧的影视大师和艺术王者。

原著第一回是全篇的总揽,包括作品立意、写作手法和故事渊源等,容量非常大。当然,电视不可能全部照搬,只能选其重点。

第一回,曹雪芹给了读者太多的悬念和隐喻。女娲补天的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就像卡夫卡的雪中城堡,给人很多的想象和人生困惑。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便是叙说一百年的时光河流。它既象征着曹氏家族的百年兴衰,也暗示着大清帝国百年盛极而衰的历史拐点。原著中那众神补天的壮举,明显就是对封建士大夫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强烈讽刺。而落在青埂峰下的那块废石自叹自艾,偏要去“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立业”的明贬实褒的描写,则是曹雪芹拒绝补天、独享人性温情的具有现代精神的深刻人文情。可以说,曹雪芹在小说开篇便赋予了贾宝玉悖逆封建传统、向往人间情爱的人文关照。

可惜,导演对原著这一精髓,毫无感觉,用区区几个画面一带而过,无情地砍杀了《红楼梦》最有价值的思想灵魂。

[参考文献]

[1] 郭豫适.红楼梦研究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蒋和森.红楼梦概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刘世德,邓绍基.红楼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 吕启祥.红楼梦开卷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 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 黄会林.中国电视剧名篇读解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祝秉权.百位红楼[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7.

[8] 金宏宇,原小平.忠实原著下的名著改编[A].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2006.

[9] 袁智忠,虞吉.影视批评纲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晔(1988— ),女,河北衡水人,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专业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吴若芊(1987— ),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专业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上一篇:“鬼才”导演蒂姆·波顿与他的《僵尸新娘》 下一篇:浅析高校景观设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