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

时间:2022-04-10 03:11:33

浅谈加强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高速发展。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工作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强调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措施。

关键词:园林工程;养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绿化工程对于城市的生态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园林绿化是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园林绿规工程的绿化和养护管理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人文和观赏性的保证。

园林工程养护和管理。包括园林中植物的养护、绑扎和修剪、园林的整体修护、浇水施肥以及园林中花簇花坛的保护与种植等工作。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养护与管理方式,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与管理,促进园林工程更好的向着美观、实用、经济的方向发展。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才能长期保持园林植物造景成果。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成为市民休闲玩乐的好去处,才能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是全行业而临的共同课题和发展目标,需要所有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共同实践和探索,能随着时代的前行和社会的进步而日益完善。园林工程涉及面广、所跨专业多,工程建设需要多力一而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整个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好坏也决定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二、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养护问题突出

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所控制的,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在前期设计、建造施工、后期养护三个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1前期设计不科学

园林工程设计时只考虑即时的绿化建设而不重视长期效果 ,导致设计不合理,植物种类选择不科学、配置不合理、土壤性能缺乏考察、植物适用性差,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问题繁多,养护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1.2建造施工质量差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许多建设单位为了节省投资,不按设计要求改良种植基础,为了即时的效果,加大种植密度,使土壤肥力不足部分植物生长势差。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反季节施工且工期短,多数工程均要求在2个月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工。只追求工程业绩,未考虑植物的生长规律,无法考虑到土壤的科学处理,对植物的生长仍然是极为不利,也极大地影响施工质量和植物成活率。而且施工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非专业人士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标准,导致很多的绿化工程植物生长势不强成活率很低,达不到应有景观艺术标准。

1.3后期养护不到位

一方面后期养护措施不到位,比如:没有正确进行浇水、施肥,导致绿地植物缺素症状明显,病虫害严重等,没有及时除杂,导致绿化杂学丛生;不设支撑或支撑不合理,起不到支撑效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绿化景观的持续可观赏性。另一方面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忽视植物品种多样性。使许多植物未达到应有的绿化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资源浪费。工程保养仍然采用较粗旷的方法管理,不考虑植物的长势及形状,只注意植物的存活。

2、缺乏专业化管理队伍

没有一只专门的养护管理队伍,绿化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园林绿化意识不够。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所采取的养护措施方法都是比较单一且简单,技术含量较低。使植物的修剪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实际参与工作的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没有发挥出养护管理应用的作用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滞后

但目前的情况下,园林绿化管理机制滞后,管理组织结构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对于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更是应与市场充分接拉轨。养护管理的工作缺乏主动性,严重阻碍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工效率。现在是市场经济,各项工作都需要与市场接轨,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人员的能动性。

三、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措施和建议

1、健全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应贯穿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在园林绿化养护中贯彻生态的理念可以使人们崇尚自然美。要提高施工队伍水平,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份。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进行叶面喷洒,以减少水分蒸发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

重视与施工方的交接工作 ,与设计人员沟通才清楚相关的要求,达到并维持各种植物的最佳状态。提高日常养护水平,加强整形与修剪,作好灌溉与排水的日常工作。整形、修剪的目的在于满足观赏的要求,达到美的效果,还可以调节控制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生长与衰老更新之间的矛盾。如采用中耕有利于根系生长,促使土壤表层松动,提高土温,增加孔隙度,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肥料的分解和增加透水性。

2、成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队伍,提升养护队伍素质

建立以专业人员为骨干的养护队伍,建立分工明确的机制,委派专业的巡查人员,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定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使相关的专业知识普及整个保养队伍。

3、做到重点养护和综合养护管理工作并重

做好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互结合优化项目内绿化设计,防止冻害发生、防治病虫害。防止冻害发生,加强栽培管理,适量施肥、灌水,增加树木抗寒能力;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预防和减轻冻害,同时常采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种植抗寒力强的树种;对新种植、引进树种或矮小的花灌木搭风障;保护根颈和根系,堆土并堆实等措施。建立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制度,防治病虫害。通过改善栽培、养护和管理措施,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提高植物本身抗病虫能力。应该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浇水的同时,注意施肥、修剪,去枯枝弱枝。建立阳性与中阴性、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等混交型植物群落,增加物种之间相互制约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追肥,增强其植株本身抗病虫害的能力;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螨治虫、以鸟治虫;采用热处理法、截止上树、饵料诱杀、人工防治等物理方法实现治虫害。

综合养护主要指绿化、市政和环卫三方面的综合管理。涉及到安全保卫、硬质铺装的维护、灯光照明维护、给排水、卫生保洁、浇灌设施管理、厕所及附属设施的使用保养等。大综合还包括资金使用中的合理分配、减少程序、提高工效。全方位提升整体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整体管理模式转变有利于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处理,避免相互干扰。

四、结论

园林绿化是和人们息息相关的一种工程,这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建设,需要全社会的相互配合和参与。所以应做好园林绿化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爱护、养护意识,实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的一项工程。针对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养护问题突出;缺乏专业化管理队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滞后等问题。要健全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成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队伍,提升养护队伍素质、做到重点养护和综合养护管理工作并重。使得园林绿化工程为城市生态建设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陈永珍. 浅谈加强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85.

[2]赵磊. 加强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J]. 北京农业,2012,21:54.

上一篇: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下一篇: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