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4-10 11:49:48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肩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做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每一名高校工作者责无旁贷。

一、创新实践能力的内涵

创新实践能力简言之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创新是目标,实践是过程,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作为近年来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可以理解为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大学生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和行为准备。

二、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

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总书记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结合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创新”,即“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可以读出,创新是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创新型社会的需要。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工作者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做得仍然不够。一方面,由于受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影响,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大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平台和师资力量的指导与支持,往往在创新实践中单打独斗,这两者共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反映在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学生的创新研究立项较多,水平高的较少;查阅文献的理论层面研究较多,结合实际,走产学研结合,转化成具体效益的较少;急功近利、重视成绩的较多,踏实研究、重视过程的较少。应该说正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剖析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原因,找到改革的出路,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1.建立“三创”评估指标体系并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评估、检验、指导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高校往往感觉开展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抓手。“三创”评估指标体系即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客观情况进行评估,直接反应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质量。“三创”包括:创新指标,即大学生每年从事创新研究方面发表并收录在CNKI的论文数量及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创造指标,即大学生每年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发明数量及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创业指标,即大学生每年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数量及占当年全校毕业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将“三创”评估指标体系纳入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可以有力的促进高校加大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杜绝“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浑水摸鱼的现象。

2.遵循“三结合”培养途径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内容繁多、形式多样。然而在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培养途径,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清头绪,有的放矢。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注意“三结合”,即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抓好培养过程的“三保障”

①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抓好环境保障。高校在营造良好地创新实践氛围方面应注意普遍性原则,通过多样的学术交流为大学生进行“充电”和“启蒙”;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应注意主题性、导向性和个体性原则;②建立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抓好师资保障。大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能力、阅历、眼界的制约,在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因此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稳定的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就尤为重要;③制定配套的管理、奖励机制,抓好制度保障。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需要场地、经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没有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参考文献:

[1]邓光,傅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2]沈剑敏,陈强,管利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

[3]王润孝,李小聪.构建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09).

上一篇:为阅读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一篇: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策略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