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住宅设计工程造价的讨论

时间:2022-04-10 03:05:22

有关住宅设计工程造价的讨论

摘要: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理论之一,属于变被动为主动的事前工程造价控制.这一阶段除了采用限额设计、设计招标,利用价值工程理论优化设计方案之外,主要需在小区规划设计、建筑平面布置、建筑层高层数、单元组成、户型、面积、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合理确定,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建设投资的萌芽阶段.

关键词: 民用住宅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再赘述,特别是民用住宅的工程造价甚至全民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实际中,人们还是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

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施实做出的全面安排.是建设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作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更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投资的控制效率,便于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使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更加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1合理规划住宅小区设计

小区规范设计必须满足人们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既要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又能体现独特的风格,但是我们国家人口多,城市用紧张,地价占到房价的50%左右.因此节约用地,提高住宅小区容积率是控制工程造价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小区规划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①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建筑间距.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取日照间距、防火间距和使用间距中最大者为建筑间距.②确定住宅的合理层数.建筑层数由五层增加到层,可使小区总居住面积密度提高35%.但是高层住宅造价较高,居住不方便,因此应合理地提高住宅层数或高低搭配,从而增加建筑面积节约用地.③适当增加住宅长度,减少山墙间距,提高建筑密度.④合安排公共建筑,合理布设道路.尽可能将公共建筑集中在一栋楼内,或者集中放在住宅底层可节约用地.住宅区道路尽可能利用不可避免的建筑间距有利于提高建筑密度.

2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

建筑总平面布置是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内容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环境关系,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布置建筑,组织交通线路,布置绿化,使其满足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要求,做到技术经济合理、有利生产发展、方便职工生活,称为建筑总平面布置.

3住宅的层高和净高

住宅的层高和净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为层高和净高增加,墙体面积增加,柱体积增加,并带来基础管线采暖等造价增加.

4住宅的层数

在民用建筑中,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节约用地的优点.对于多层住宅,随着层数增加,单方造价系数逐渐降低,即层数越多越经济.但是,当层数超过六层,就要增加电梯费用,过道、走廊等交通面积要增加,供水供电等设备费用要增加.而且会引起建筑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造价大幅度上升.

5住宅单元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

住宅的外形,长度和宽度,户型组成,房间平均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住宅的结构面积系数.合理的单元、户型可以减少住宅的结构面积.结构面积减小,有效面积增加,单方造价即可降低.

住宅结构与建筑材料的设计

选择住宅结构与建筑材料的设计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建筑档次的水平,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材料,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出入.如砖混结构显然比框架结构造价要低,但是当建筑物的层数,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砖混结构则不能满足结构要求.选择建筑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能、效果,还要考虑成本.比如,同样的材料,来源地不同在成本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在满足规范要求和城市规划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取材,采用最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

7设计方案评价分析

对设计方案,我们必须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无论是单方案还是多方案,都要采用技术经济分析学的方法进行经济评价,既作为方案优选的依据,又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基础.在同样能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5%~20%,因此,搞好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就成为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优选方案和控制造价的重点环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目标.比如对一个新项目,要根据市场需要和资金条件研究确定;对项目中的某一子系统,要根据其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在经济上合理确定;对一个系统方案或一项主要设备的选择,既要可行和适用,又要在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上先进等等.

2)调查研究.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和数据,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有关的技术因素情况,这些因素之间以及与其他有关的经济因素之间的联系、依据和条件.

3)拟定各种可行方案.为了满足同一功能或应用的需要,尽可能列举多种不同的彼此可以代替的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比如住宅工程的基础: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等等,只有列举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进行评价,才能继而选优,防止主观臆断,不经过方案评价而直接确定某一方案,从而失去最优方案.

4)方案评价.基于前面的工作,我们细致、透彻、全面、具体地分析每个方案的优缺点.然后建立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指标和各种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式或数学表达式.再把有关数据资料,包括技术的、经济的指标,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要以事前控制为主,即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一旦设计定型,我们只能是死后验尸的被动控制.设计理念既要贯彻技术先进,又要讲求经济合理.通过设计方案比选设计方案优化,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方法措施对以上各个方面最优选择,合理确定,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

上一篇:有关住宅建筑门窗节能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建筑围护结构技术分析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