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改造的思考

时间:2022-04-09 02:45:45

关于建筑改造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改造,更新,新,旧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在经济文化不断加速变革发展的今天,建筑物作为耗费大量社会财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不可能像一般商品一样实现与人们需求变化相符合的高频率的更新换代,因而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必要及行之有效的手段。

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总结出几种不同目的的改造类型,包括:一、使用功能变化。二、城市对立面形式的新要求。三、节能环保的新要求。四、其他原因造成的改造需求。针对以上几种各类的改造项目,本文结合成功的改造案例,从分析原有建筑文化内涵、结构类型、材料、空间、环保节能等方面入手,尝试梳理出建筑改造的一些基本处理手法,以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新与旧之间的结合关系。

最后,本文着重介绍了两个本人参与实际项目。一、山西大同中国银行立面改造:主要分析该项目在面对结构、经济性等设计限制条件时,如何利用新旧材料关系,整合原有的建筑体量,挖掘出建筑文化内涵。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旧病房楼改造:主要介绍该项目在改善原有空间物理性能指标,拓展使用功能,挖掘原有空间潜力等方面的探讨。并分析了新的使用要求与医院整体运营相衔接,以及施工与使用同时进行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旧建筑的改造是一种利用性改造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利用性是指关注对旧建筑注人新的活力,使建筑空间能够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赋予其新的生命让它成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兴奋点,它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保护与改造[ 韩巍.旧建筑改造中的低技术建造,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01

]”。这种旧建筑改造的理念与简·雅各布斯所赞同的旧建筑与城市的共存思想,与社会生态思维,以及我国当今社会所倡导的集约、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无不契合。因而,旧建筑改造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师所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在我国,对于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改造对象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大量性的一般旧建筑改造往往缺乏关注。而在社会建设实践当中,这些大量性的一般旧建筑改造却是影响城市发展整体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按照改造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改造类型:

由于使用功能变化引发的改造活动。这种改造活动需要对原有的布局、设施、甚至结构都进行重新设计。往往更需要重视内部空间的破、立关系,同时由内及外的对周围环境和时代特征加以把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旧馆改造中,设计者抓住公共核心空间——阳光大厅所进行的成功改造范例。[ 赋予更新改造的旧建筑以新的生命——北京大学图书馆旧馆改造,建筑学报,2007.06]

由于城市更新活动,对建筑立面形式提出的新要求引发的改造活动。这类改造项目往往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是改造发起者向社会传达某种价值取向的媒介。大到整个街区或更大范围的内的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小至改变一座建筑在城市中所承担的企业形象等都属于这类改造。因而从城市的角度把握好这种需要表述的含义往往成为设计所需考虑的关键。

由于对节能环保的等物理条件的新要求所引发的改造活动。在节能环保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这类改造的长期积极意义也越发明显。技术是这类改造的支撑,不同的地域其技术改造的重点也不同。如在我国北方的节能改造中,改善外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其首要考虑问题,而对于南方,隔热、通风、遮阳显得更加重要。

除以上所列举之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改造需求还有很多,比如举办一些临时性活动所引起的改造等。并且在一个项目中,常常也会出现各种原因综合发生作用的情况。但针对我国现状而言,以上三类改造项目是更大量性,也更值得引起关注。

在这些大量性的改造项目里,建筑师往往会在改造设计过程中会受到严格的场地条件、不够灵活的原有结构形式、紧张的经济预算等等限制,建筑师往往认为在其设计中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然而在参与的几个改造项目的实践后,本人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将通过回顾和总结以下两个项目的设计实践过程,指出一些改造设计中需要借鉴和注意的处理。

山西大同中国银行立面改造

中国银行大同市支行办公楼及其办公配楼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迎宾西路,属于旧城市行政中心。原有的主楼及配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均为框架结构。主楼地上13层,共61.1米。配楼地上6层,共27.7米。本项目属于上述第二类改造类型。2008年初,大同市政府要对整个迎宾西路进行整饬改造,以改变旧城市行政中心的面貌,本次改造就是街道整体立面改造工程之一。

在与市政府及业主——大同中国银行方面进行沟通之后,我们首先与各方协调了造型风格,并达成了认识上统一,同时对业主提出的各方面要求做了充分的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立面改造的设计原则:1、改造后的立面要符合银行办公楼的端庄、大气,并体现时代审美要求。2、合理利用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3、将造价控制在1500万左右。4、保证并改善原有建筑的通风采光等物理性能。

首先,我们分析了原有建筑形态不符合现代审美的问题所在:1、原有主要立面材料——白色面砖已经陈旧剥落,蓝色玻璃幕墙影响采光,视觉效果粗糙。2、整体体型由于变化过多,而显得破碎。因而,我们首先选定了米色石材幕墙作为主楼及配楼立面实体的主要材料,既符合银行办公大楼的性格,又使改造的石材幕墙体系相对独立于原有立面之外,得以整合原建筑体型的微小凹凸变化,减少了拆改工程量,还充分利用原有的钢筋混图框架结构。原有的外窗气密性等物理指标也不再符合需求,全部拆除更换为玻璃幕墙系统。这样改造立面全部形成独立的幕墙系统,外挂于原有钢筋混凝土框架之外,通过钢柱钢梁把荷载传递到原有原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柱上,同时增高的女儿墙通过钢拉杆与屋面结构梁拉结,整个传力体系清楚稳定。

同样使用上述两种材料组成的幕墙体系,对于不同体量的主楼和配楼在细节设计上又加以区别处理。保留了原有主楼的虚、实两种横向线条处理方式,延续人们的街道记忆;对于小体量的配楼则使用了玻璃、石材大块面对比的设计手法,在两楼裙房部位,用同高度的横向线条及新增设的大门、连廊密切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主、配楼的石材幕墙均选择了横缝15毫米,竖缝10毫米的开缝石材幕墙做法,但二者玻璃幕墙做法均予以区别:主楼采用普通的隐框玻璃幕墙配以铝合金百叶,配楼采用了外玻璃肋玻璃幕墙处理,使得两楼外立面整体存有变化,最终实现了外立面的大气、简洁又不失细节和变化的外观效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旧病房楼改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地处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多数为20世纪80年代)、用地紧张等原因,医院的许多功能建筑均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我们完成了该医院的很多改造任务,旧病房楼的改造属于其中之一。旧病房楼原有总建筑面积21629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与首层之间以及十一层与十二层之间各设一个技术设备层,顶层局部十三层为电梯机房,十四层是水箱间,为耐火等级一级的一类高层。

本项目属于前述第一类改造,经过分析,我们整理了这个项目的主要难点:1、医疗建筑的复杂的流程和功能要求;2、施工需要分层分区进行,以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即要保证施工和使用的同步进行;3、原有建筑的管线不能重新拆除,需要与新增管线统筹设计。

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理清、区分了病人、探视人员、医疗工作者的不同行为路线。确立了将医生办公室、更衣室、值班室等医疗服务区域集中布置在病房楼北区,将护士站、配液、处置、清洁品库等医疗人员与病人共同使用区域布置于中区,将病人病房设于南区的大区域划分。将原有的内天井布置为污梯、污衣间和卫生间,这样避免了以前的封闭内天井可能造成的卫生隐患,也缩短和分离开从前的污物流线。这样很快确定了五、七、八、十、十一、层普通病房的平面布置。然后再针对其他特殊功能病房区:儿科(包括NICU)、产科(包括产房)、骨髓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与手术中心相连的门诊手术区等。再通过与医务人员交流研究等方法,推敲功能关系。如二层产科,由于产房的使用不能停止,将二层的产休病房区和产房区从中部的垂直交通区相隔分别施工,考虑对产房进行改造时的临时产房位置和布置。又如设置外科ICU及门诊手术功能的四层平面,了解到中心手术的家属等候区使用紧张的情况后,就在病房楼的东北角增设了家属等候区,可以通过连廊直接通向门诊楼的中心手术区。将阳台封闭增加通道,使污物通道和医生、病人通道分开。在接下去的消防改造、管线改造及装修设计中,我们依然因地制宜的进行分析,区别处理不同功能区与,如保留了公共走廊部分水磨石地面,补砌了淡色花岗岩,节约了造价,也取得了较美观的效果,而需要预埋水管和电管的病房,则全部换为PVC地板,这样可以省去吊顶,增加层高。经过多次协商、修改,终于达到了各方满意的效果。

在几次改造设计的实践当中,我们发现改造设计所需要建筑师考虑的问题更为庞杂,需要建筑师更好的沟通能力、工程经验及现场处理能力。而清晰掌握原有建筑情况,充分理解“更新”与“保留”之间的目的、相互关系,则成为改造设计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基层技术在普通公路维修改... 下一篇:暖通空调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