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初探

时间:2022-04-08 11:20:41

构建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初探

【摘要】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 只有使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有可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学会学习。那么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呢?本文就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 创设生成的数学课堂;创设开放性问题的数学课堂;创设富有探索性问题的数学课堂等四个方面浅谈构建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活力

2010年7月13-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 只有使课堂“活”起来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有可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学好数学。那么如何创设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呢?

一、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平等的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和“君临天下”的心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消除学生的心理压抑,解除学生怕说错做错挨批的紧张情绪,使每个学生都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发言,让学生个个身心愉悦地投身到积极、主动、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我在讲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的证明时,由于笔者采用了探讨式教学法,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积极探讨相互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除了课本上用轴对称的性质的证法外,学生们还得出了另外五种证明方法。

因此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营造一个勇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若引导得法,它可以是以石击石迸发出火花,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以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这样的课堂,充满了观点与智慧的交流,充满了师生知识与情感的交融,充满了生机和创新的活力。

二、创设生成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新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如果说以前的教改着眼于教师的教,现在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鲜活,是课改的重点。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追求课堂的教学顺利,牵着学生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各个环节几乎滴水不漏。教师最怕的是“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使既定的教学过程,出现意想不到的环节,因而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有专家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去问题”教学,学生的思维处于半沉睡或不动脑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根本生成不了智慧,何谓创新。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学生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首先,让学生在准备好的白纸上随意画出四边形,然后用量角器度量其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它的和。全班学生按小组开始自己的尝试性探索活动,先量出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大小,再将这些结果加起来。学生们的活动在我的想象中进行,但是他们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之外。各小组望着自己得出的数据:有的是361°,有的是360°,有的是359°,有的是359°多一点点……,通过交流,思维产生碰撞,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这时我着重指出:虽然每个人将自己画出的四边形的四个角加起来后结果不一样,但它们却为什么这么接近呢?我们的测量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呢?一席话激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尝试、观察、讨论、交流,终于发现:在量角的时候,由于都是取整数,所以就会有误差,而且每量一次,都会有一次误差,量了四次,故误差就更大些。此时,我顺势询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减少这种误差?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只量一次。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只量一次呢?又是尝试、观察、讨论和交流。当学生们试图将四边形的四个角拼在一起去度量的时候,特征也就发现了:四个角拼成了一个“圆周角”(其和为360°)。

其次,让学生动手度量课前收集到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实物的内角并计算它的内角和。同学们,通过度量得到它们的内角和分别为360°,540°,720°。那么由这几个特殊多边形的内角和情况,你知道它的和与什么有关?你能归纳猜想n(n≥3)边形的内角和吗?师生共同探讨、交流……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智慧之火被点燃了,学上的思维被激活了,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就充满创新活力。

三、 创设开放性问题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能使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一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如图2,AB=DB,∠1=∠2,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DBE,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

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别致新颖,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说”,使学生从不会说、不敢说到想说、敢说、会说。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生动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四、 创设富有探索性问题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实验、思考、验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发出灵感的火花,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

例如:在探究“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先提出问题:已知ABC 。 求作:A′B′C′,使AB=A′B′,AC=A′C′,∠A=∠A′。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去观察分析,去合作交流,去动手操作,再通过验证得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再继续引导学生探讨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认为不一定全等。那么,如何安排这三个条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了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一下子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辩论,最后归纳总结出了除“已知角为已知两边夹角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外,还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1、已知角为已知两边中的一边的对角且这个角为直角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2、已知角为已知两边中的一边的对角且这个角为钝角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果已知两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4、已知角的对边为已知两边中的大边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构建知识,获得知识,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让数学教学富有创新活力应该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为只有有了追求,自己的教学才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逐步提高成熟,只有心中有爱,才会真正用“心”去关注学生,用“爱”去感染学生……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洋溢师生情谊,焕发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与教师 2008.第10期

[2]李秀凤 《让学生学得鲜活》 师道 2006第3期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研究2002第9期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等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探究式”教学 下一篇: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