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自我,走幸福教学之路

时间:2022-04-08 07:41:18

反省自我,走幸福教学之路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17-02

秋去冬来,家乡趋于寒冷,我们却有幸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正暖如初夏的教育强市--深圳,在这里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研修学习。转眼之间,学习时间到了,短短一个月学习的内容和过程,震动了我的内心:使我在教学理念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让我有机会再次充实和完善自己,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聆听了王水发老师、马欣川、叶文梓老师等三名当代著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而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在深圳市二职校深入实际的跟岗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深圳职业教育的风采:学生阳光、活泼、生机勃勃,教师年轻、负责、激情澎湃,校园大气、美丽、科学合理。特别是圳市二职校"身心特别健康,品德特别高尚,技能特别过硬"的培养目标,以树立学生"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的办学理念,使我深受启迪,受益匪浅。

1.中年教师还需专业成长

工作了二十多年,愿以为自己经验丰富、教学娴熟,大有教书无非就是这样之气概;加上职称较高,收入不低,虽然不是富人,却也衣食有余,有房后还有余力有车,生活压力不大,如此这般了余生;更有年过不惑,所谓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万般皆无趣,生活无新意,人生至穷境,事业已至顶。故而生活安逸、思想守旧,心安神定。

然而,这次培训却使我内心震动、思潮汹涌、打破平静。

1.1 认识到自己虽然经验老道,却也思维成定式、思想守旧,实则是进入了专业成长的瓶颈,并非是自己没有成长的空间,而是自己封闭了自己的空间。想想这这么些年来,自己没有认真思考过问题、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没有研究出一个课题,主观原因即为此。现对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自己居然就过了六、七年感到震惊。应该是改变的时候了。

1.2 感到自己凭着副高职称心安理得地过了这么些年是毫无道理的,事业无进展、教学无进步、工作未多付,却多领了薪酬不知羞、少劳而多获不愧疚。培训使我感觉到真是太不厚道了,确实是应该主动积极地做些事情了。

1.3 也给我增添了做事的动力,提供了做事的动机。培训让我深深感觉到"自己交了这么多年的书却还不会教书!"以前觉得教学就是这样,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却觉得有太多的问题:在教学上陷入了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厌学、教学质量堪忧的循环怪圈,带来了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后果(师生的身体垮了、人搞傻了、创造性搞没了、能力整差了、教养降低了);教师也逐渐走上了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着-教书工作者-教考工作者这样的一条可怕的异道。

1.4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反思;对教育的功能、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天性、教育细节等重新认识;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发展、专业精神、教师职业道德等认真思考。所以,教师应该从改善师生关系、发展生生关系开始入手,从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建立以学为本的课堂。从改变思想着手,改变自己的职业发展状态,形成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职业形象。

2.工作中必有压力,教师应对以策略

压力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压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时间或者环境,二是指一种主观的反应,三是对伤害的侵入或者需要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只要人还活着就一定会承受压力,无一例外。

时值中年的我们,并非在工作上没有压力,而是没有认真对待压力,甚至是逃避压力,所以变得懒散。那么,中年的我们在工作上的压力来自何方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呢?此次培训,帮助我发掘并解答了这个困扰专业成长的问题。

2.1 无论何种问题,总有其起因,压力也不例外。教师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越来越激烈,后来者越来越强。竞争充斥整个社会,中年教师虽然已经是职业稳定期,但竞争并不因此而消除,反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激烈。激烈的竞争推动社会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不再实行终生制已成定局;就业形势严峻,选拔出更为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他们的活力、新思想、新教法,无疑会给中年教师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2)工作岗位的要求与教师个体需要发生矛盾。中年教师往往要处理许多事务,比如四大父母之赡养、医护、陪伴、安葬等,子女的生活、求学、就业、婚姻等,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及其他亲戚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比年轻人要面临更多,然而处理这些事务会与工作发生冲突,难免会顾此失彼,正所谓"忠孝难以两全";同样,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职业要求也会发生冲突。从而压力增大。

(3)知识信息迅猛增加,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这样,一定程度上形成定式的教师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例如计算机操作、外语水平等使中年教师会感到很艰难,可是,社会的大趋势又势必如此 ,于是带来很大的压力。

(4)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程度增加,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国家人事制度的变化和改革等,也会使教师压力增大。

凡此种种说明,压力并不会因为你的成熟而减少,它无时不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错误待之会带来不利后果,正确待之则会使个人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中年教师更应该居安思危,锐意进取,正视压力并采取正确的策略对待,使之推动自己进步。

2.2 我们该怎样调整策略以应对压力呢?通过培训,让我们有了应对之策:

(1)直接面对。首先有序安排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的日程安排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做到一次只做一件事,顺次完成计划之事。其次要敢于承认错误,做事难免出错,这时要认真对待,实事求是,深思量、细反思,如果错了就要承认,承认错误也是一种瓦解压力的有效办法。最后,要留一段时空给自己,善于拒绝。我们不可能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自己和他人同样重要,不要为他人而迷失自己。

(2)转换观念。对待压力,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妨转换一下观念,从问题的反面来思考,会得到很大的解脱,并且会帮助我们将压力变成动力,刺激大脑,促进思维,找到机会,推动我们进步甚至取得成功。

(3)自我训练。要有解决压力的好方法,必须不断加强自我训练,从倾诉、放松、活动、兴趣、营养等方面着手,不断反复,认真思考,自娱自乐,放宽胸襟体验愉悦。这样会使自己在压力面前更显得轻松活泼,谈笑自如。

3.认真反思教育改革

通过培训,使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更多的认识,改革是必须的,但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思考:怎么吸取这么多年的改革经验?应该怎么改?从哪些方面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将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工作:3.1 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多思考,思考问题时应该从现象入手,寻找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改变制度来应对问题,而不再采用改变人来适应制度的简便法子,这样,才能是我们的教学工作的改革富有成效。

3.2 要从思想上认识改革的理念,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要真正的从内容上改变教学理念。要以"爱生活、有远见、会思考、能创新"为我们教学培养目标,以"让学生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抛开那种"唯分数论,分数至上,以分获奖"的观点,沿着"让教育回归人,让人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幸福"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3.3 在课程教学上进行改革。教育要多样化、特色化,职业教育要注意学生的类型差异,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加以发掘和发挥,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并非是要学生成为社会高尖端人才,这样,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走向社会的反面。

3.4 建议学校充分给与学生发展的空间,指导学生成立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并积极开展活动;学校也要利用各种资源尽量开展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技能训练;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幸福教育"的理念,给学生开心学习搭建更多的平台。

4.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

在培训学习的第二阶段,即深入学校实践跟岗学习阶段,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所到学校(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非常阳光、生机蓬勃、充满活力、积极乐观,并且很有礼貌;学校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多次得到市、省、中央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

三周的深入实践跟岗学习,使我深深明白了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这种差异不是水平的差异,而是类型的差异。有些学生具有学习的天分,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这样的学生你要他分数不高都不太可能;而有些学生则在实际操作技术上有天分,动手能力、生活能力相当强。二者是不能替代的,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差"评价。就向大树与小草一样,二者皆不可缺少,我们不能因为是大树就说好,是小草就说不好。因为在暴风面前,小草显然具有抗风优势,暴风很容易摧毁大树,却往往不能折断小草。再者,森林和草原也不具有可替代性。

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特长,树立学生自信,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价值,从而内心愉悦,体验幸福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同时,建议学校建立多方位的评价体系,以"幸福教育"为理念并在教育评价中体现,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向前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开动思想,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尊重学生实际,认真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取得成功。

上一篇:浅析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