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讨

时间:2022-04-08 12:50:55

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然而城市土地有限,人均占有面积率将会随之降低。因此,容积率较大的高层住宅小区建筑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是笔者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环境;建筑设计;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发展比较迅速,为了缓解人与地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建设容积率较高的小区,即高层住宅小区。高层住宅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方法,目前多数高层住宅的设计缺点是过于注重空间容积率,而忽视环境设计,所以对高层住宅设计合理性的探讨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1高层住宅小区设计应注重的环节

1.1交通

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乱象,汽车的增加不仅占用空间而且污染环境。理想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的通行机会,尽量减少和改善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1.2 绿化

建筑物的建设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理想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降低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1.3能源

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特别是居住小区的增加,势必增加城市的水、电、气、暖的用量,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理想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1.4城市功能

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理想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独自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1.5空间

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2.高层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2.1优化户型设计

住宅小区户型设计要求住宅空间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室内空间舒适,便于装修。小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平面设计,其设计效果直接决定了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单元设计每栋设三室一厅(可改三室两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m2到120m2左右,符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为止及晾衣设施,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的位置,使居室环境洁净舒适。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使用功能完整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2.2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

住宅内生活的舒适性取决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既要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居住空间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和“食寝分离”等。功能空间尺度的适宜性是居住舒适度的必要条件之一,住宅内各个功能空间比例合理,在满足住户对空间面积尽量大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绝大部分空间光照、通风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家居装修装饰,使空间组合恰当舒适,带来家的温馨的感觉。

功能空间的私密度是居住舒适度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可避免开门见厅;外廊式住宅应避免外廊对其靠近房间的视线干扰,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间的对视、斜视现象;厅内应尽量减少卧室门的数量,注意卫生间门不应向厅等等。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能激发对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3切实注重环境设计

传统的绿化理念依靠单调刻板的植树种草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更多人地追求自然化的宜人环境。因此在设计住宅小区整体性时,贯穿以自然为本,实现住宅区环境景观与住宅设计、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兼顾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体现人文环境的一致性,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原有的地区环境。

3 高层住宅小区的平面设计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实用合理地完美结合。住宅建筑群和小区空间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中间向东西两侧逐步降低的次序进行布局,注重空间联系,平面设计尽量降低斜向,力求方正;合理分期开发,布局各类建筑用地,以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优美的居住环境。

3.1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做到层次分明,布置得当,突出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和内涵。住宅小区在保证居住舒适为主要前提条件下,同时要尽量做到交通、园林绿化、医疗、文化娱乐和体育等功能区域合理布置在周围。

3.2“园林式的小区道路和人车分流系统”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园林式的羊肠小径蜿蜒有趣,联系各个景观节点,是一条景观轴线,步移景异,美景尽收眼底。小区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行车道沿小区的外缘线布置,除消防车外其余机动车辆不得在小区内通行。人车分流的设计既保障住宅区内的环境指数和安全性,又要降低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整体布局设计除满足通风、采光,保证消防安全等要求外,还要使得绝大部分住宅用户在取得好朝向的前提下均可享受到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色。

4 高层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根据高层住宅附近地形特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地下停车的概念。人流主入口与车辆次入口分开,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扰,车行主干道采用柔性路面,驶入车辆由次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室,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小区造成的污染。消防车道设于园林当中另行标记,留有一定硬质铺地设计和回车道,可直达各单元住宅,保证快捷、安全、方便。住宅内一切交通均严格秉承先人后车的宗旨,旨在创建祥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5 高层住宅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系统由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等四类系统组成,绿地规划统筹居住宅小区的用地布局和建筑布局,形成以集中绿化系统为主,分散块状、点状分布为辅的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以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主。住宅区内中心花园由主题绿化群搭配园林小品,主题绿化群包括绿地、草丛、花卉和树群,园林小品由石径、绿荫、假山、喷泉、亭台组成,营造出一个由住宅区步行带进入中心花圈进行休憩及娱乐活动的园林环境。

小区的绿化环境强调绿色园林、休闲设施与楼宇建设的结合。园林绿化布置合理搭配各类物种,充分体现各种植被的生态价值,层次分明,由外及内透视整个绿化体系,楼宇之间的绿化庭院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空间。住宅区广场的园林式布局采用硬铺地和草地的刚柔结合,以植草板作为两者的过渡,使得环境不会过硬或过软。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使居住者尽量感觉到远离尘嚣,自然清新的景观。

6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城市化建筑的发展,高层小区住宅建筑现已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不仅需充分考虑住宅环保、环境、布局、空间、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还需充分考察高层住宅区的地区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使设计的住宅小区在满足现阶段居住和生活要求的前提下,更能使人们在单调的钢筋混凝土中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要求,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志丰.高层住宅小区的建设设计[J].中华建设.2013(2)

[2]李斌,邹树兵. 浅谈高层住宅的居住环境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

[3] 魏志刚.浅谈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1(8)

上一篇:关于小区绿色建筑设计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地下空间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的造价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