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郎,怎一个“全”字了得

时间:2022-04-07 10:21:18

中国郎,怎一个“全”字了得

10年,销售额飙涨近百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郎酒创造出一个白酒行业的发展奇迹。今年年初,郎酒老总汪俊林又提出 “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的宏大目标。

300亿,一个响亮而激动人心的伟大数字,然而中国有多少企业在对数字的狂热追求中迷失自我?

近年,郎酒斥巨资力推 “品牌群狼策略”,多产品、多品牌战略的确短期内给企业带来销售额增长,但同时也给企业未来的品牌管控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作为主品牌,郎酒将来如何来覆盖其子品牌,母品牌与子品牌如何形成协同,企业战略与品牌战略、销售战略如何有效融合,都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汪俊林曾如此设计:“无论‘中国郎’们喜欢什么香型的白酒,只要你选郎酒就行,什么香型我都有!”的确,从短期销售达成来看,郎酒通过“三香并进”战略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但从市场竞争力模型来看,这种没有差异性、独占性的香型竞争,长期下来对品牌的伤害或将大于一时的销售额。多香型策略给消费者传达出混乱信息:郎酒到底是酱香、浓香还是兼香?哪个才真正是郎酒经典之味?难道是“三味杂陈”?

事实上,郎酒不只在产品、香型和概念诉求上比较分散,在价格上也是泛化运作。从500元左右的高端酒到四五十元的低端酒,“只要你选郎酒,我什么价格都可给你”。然而这种高中低应有尽有、极不协调的价格策略,会对品牌认知及品质认知产生不良影响,不易打造产品的焦点品项和品牌的概念认知,尤其是对今后塑造郎酒高端形象、乃至打造奢侈品牌带来无形伤害。

如果忽略了消费特性,在品牌、产品、香型、价格上一把抓,过分透支企业资源、消费者资源,无论是什么香型、什么档次、什么产品,最终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有效认同。

还有,长期以来,由于受困于买断品牌、开发品牌的不断滋生,郎酒一些地区事业部和当地经销商经常暗战,如不严加控制,将伤及整个渠道体系的稳定。

同时,郎酒的极度扩张或致产能、质量跟不上。今年年初就有媒体多次曝光“郎酒赴贵州仁怀多家酿酒作坊低价收购基酒”。不管勾兑是否属实,秦池的覆辙当为今天郎酒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正如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在飞速扩张的道路上漏洞百出,质疑声四起,希望郎酒及其他品牌白酒能深刻觉察繁荣背后的隐忧。

从销售目标来看,郎酒力推的是不折不扣的大目标战略,迅速将企业规模、市场规模做大,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但背后如果没有高强战略的支撑,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管理的各种软肋,企业、品牌或将陷入“步步惊心”的困境。

上一篇:百亿郎酒的盛世隐忧 下一篇:请放慢狂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