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灌注倍他司汀合剂治疗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07 03:51:36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灌注倍他司汀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96例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倍他司汀合剂颈动脉灌注,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每天一次,20天为1个疗程,20天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优于对照64.6%(P

【关键词】眩晕; 倍他司汀合剂; 颈动脉灌注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38-01

眩晕是由于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贫血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大多数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1]颈动脉灌注治疗是近年飞速发展的一 治疗眩晕的疗法,由于 种疗法无需昂贵的设备,操作简便,见效迅速,近年来许 省市开展了此项治疗,尤其在我们这些基层医院。我院从2012年9月~2013年8月,采用倍他司丁合剂经颈动脉灌注的方法,治疗眩晕患者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的96例观察对象均为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住我科的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44~80岁;治疗前病程4h~7天。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6~79岁;治疗前病程3h~7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程度等方面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经临床与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处理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调整血压、血糖、血脂、疏通活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

1.3.2 治疗组 倍他司丁合剂(生理盐水40ml、倍他司汀20mg、利多卡因20mg)经颈动脉灌注给药:患者取平卧位,肩下垫枕,劲后仰伸直。选病颈总动脉中段为穿刺点,在以穿刺点为中心的、半径为5cm的区域范围内用碘酒、酒精消毒,术者左手食指、中指也同样如此消毒,再用7号头皮针连接加药好的50ml注射器,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持头皮针针柄向下垂直刺入,见有动脉回血后,用手固定住针头,然后由助手缓慢推注药液。需注意:(1)防止推注速度过快而发生癫痫样抽搐。(2)拔针后局部压迫不能少于8min,防止血肿。[3]

1.3.3 对照组 倍他司汀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每日1次静滴,共治疗20日,观察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分,按基本痊愈、显著痊愈、进步、无变化、恶化进行疗效评定。

1.5 实验室检查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20天治疗,治疗组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显效率52.1%,总有效率64.6%,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2.2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可由动脉管腔变窄、内膜炎症、椎动脉受压或动脉舒缩功能障碍等因素所致。倍他司丁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此外能增加耳蜗和前底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消除淋巴内水肿;能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动脉压并有抑制血浆凝固及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能延长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时间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利多卡因可起到局部麻醉作用,减弱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可有效地预防因颈动脉灌注药液时扩血管引起的同侧头胀、头痛、牙痛等副作用的发生。

通过颈动脉直接给药,药液可经颈总动脉直接注入病变侧脑内,不需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地发挥药物作用,避免全身用扩血管药物引起的稀释及偷漏现象,Levin等经猴子的颈动脉灌注药物并与静脉注入对照组比较,发现颈动脉灌注侧半球的药物浓度较对照组高190%~280%,比灌注对侧半球高130%~280%,本组治疗结果表明,颈动脉灌注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静脉对照组,并使血液流变学得到明显改善。国外已有学者根据人体生理学特点和药物动力学原理,充分肯定了动脉给药方法优于静脉给药,为此提供了颈动脉灌注治疗眩晕的科学依据。

本法运用倍他司丁合剂经颈动脉灌注治疗眩晕,可明显提高眩晕的疗效,有助于提高疗效,缓解眩晕发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可行,为眩晕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莲,张美菊,王磊,等.眩晕病人的辨证施护[J].临川研究,2011,5,9(1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李育臣.使用颈动脉灌注治疗法.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子宫肌瘤变性3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艾灸配以中药治疗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