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14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1

[关键词] 置入疗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狭窄

[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045-02

Clinical research on implant therapy treatment for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HI Jinchen LI Qingzhu LI We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nq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Linqing 252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implant therapy treatment for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ethods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from March 2009 to March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each group of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the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the implant therapy. The effective rate of operation, complication, residual stricture rate, efficacy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data comparison recurrence rate, etc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per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7.6%, residual stricture rate was 32.3%,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residual stricture rate was 27.8%; the other clinical data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Conclusion Implant therapy treatment for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an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Implant therapy; Carotid endarterectomy;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颈动脉狭窄已成为当今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据相关资料显示,由颈动脉狭窄而导致脑卒中居致死疾病的第3位。临床上主要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法虽疗效确切,但手术对于部分合并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患者的风险性很高[1]。近年来,临床开始使用微创的颈动脉置入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院对植入性疗法的适应证、疗效、安全性、并发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置入疗法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共84例,其中,男56例,女28例;年龄59~71岁,平均63.6岁;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6例,陈旧性脑梗死58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颈总动脉狭窄6例,颈总动脉合并颈内动脉狭窄4例,单纯颈内动脉狭窄72例,其中,双侧狭窄32例,单侧狭窄40例,患者颈动脉狭窄均在50.3%以上。合并症:慢性肺气肿5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14例,高血压病30例,糖尿病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临床应用率较高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置入疗法施治。详细记录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并发症、残余狭窄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临床指标。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手术的操作过程仅作简要叙述。①术前麻醉:为了进一步控制患者的呼吸和血压进而降低脑组织氧代谢,该组患者全部使用全身麻醉。②术中术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是否需要由颈总动脉近端到颈内动脉远端建立临时旁路为标准,采取单纯动脉切开术、术中分流加移植片修补术、选择性分流术等方法进行治疗。③并发症处理:根据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手术操作的严谨性,预防并发症的出现。④术后护理: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监测生命指征等常规护理[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42例患者均进行置入疗法治疗,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①术前准备:术前根据患者情况制订手术方案,并做好合并症的处理。手术进行前3 d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药物,剂量因人而定。患者术前6 h禁食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为手术操作做好准备。②麻醉:在对患者颈部行局麻后,对股动脉进行穿刺,置入9F动脉鞘,使用5 000 U肝素对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并根据手术操作时间适量追加肝素[3]。③选择支架:将9F指引导管送至狭窄部位,再次行血管造影,检测狭窄的情况,并测量血管的直径。根据检测结果选取相应的支架。④置入支架:将指引导丝送至颈动脉狭窄处,将支架装置在指引导管内沿指引导丝送到狭窄血管段,缓慢将支架装置打开。对于部分狭窄严重的患者需在颈动脉保护伞下进行球囊预扩张后进行上述操作。手术6 h后拔除动脉鞘。⑤术后处理: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及生命指征的检测,继续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药物,连续使用6个月[4]。

1.3 疗效评价标准[5]

以Malek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评分越低,效果越好。1分:随访3个月内未出现神经系统缺损及脑动脉缺血等症状;2分:未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缺损,且每个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少于1次;3分:轻微的神经系统缺损,且每个月TIA少于1次;4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或)脑动脉缺血症状无明显改善;5分:患者死亡。我院评价以1、2、3分为疗效良好,4、5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4例患者中,对照组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具体评分分布数据见表1。

两组患者术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5%,观察组为35.7%。见表2。

治疗后立即对所有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测,对照组平均残余狭窄率为32.3%,观察组为27.8%;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23.5%,观察组为16.3%;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4%,明显优于对照组(89.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已成为临床高发病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颈动脉狭窄在国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6]。加之该病可以引发脑卒中成为临床致死率较高的病症,对颈动脉狭窄治疗的研究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采用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法虽疗效确切,但手术风险性及复发率高,难以满足医患的需求。随着医学的发展,神经影像和介入神经放射学的进步,置入疗法治疗颈动脉狭窄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置入疗法较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的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医患的认可[7]。

置入疗法的操作中引入了微创技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①置入疗法不需要全身麻醉,不仅减少了对患者的副作用,还有利于对手术操作的监测;②创口明显减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缩短了康复时间,缓解了患者的身心和经济压力;③置入操作可同时在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上进行治疗操作,尤其适于多部位合并狭窄患者的治疗;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易于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容易被医生掌握,便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⑤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诸多优势为置入疗法在临床上取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及其他疗法奠定了基础[8]。

置入疗法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并发症,尤其在部分合并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并发栓塞,如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手术失败,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研究证实通过医疗技术人员改进操作方法,及时处理术中的异常情况,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体会如下:①颈动脉狭窄患者多伴发血管硬化,手术操作要做到迅速、轻柔、准确,尽量减少保护装置的使用,置入支架时尽量争取一步到位,以此降低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②使用支架时颈动脉压力感受器会刺激迷走神经,使心率反射性减慢,对于此种现象,需要在支架释放前给予适量的阿托品。③术中易出现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发休克,要求医护人员加强术中监测,维持患者血压的稳定,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时,立即采取升压措施。④手术治疗后应继续服用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9-10]。做好置入疗法的并发症预防,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是进一步提高其疗效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置入疗法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对于当前临床使用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但同时置入疗法还存着并发症较高、血栓残留多、复发率高等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需要学者及医护人员继续研究总结,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杨丽军,胡庆,董爱勤,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3):329-330.

[2] 赵克洪,沈江明.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规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20-2421.

[3] Faries PL,Chaer RA,Patel S,et al. Current management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disease [J].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2006,40(3):165-175.

[4] 李慎茂,凌锋,缪中荣,等.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2):56-61.

[5] Furlan AJ. Carotid-artery stenting-case open or closed [J]. N Engl J Med,2006,355(16):1726-1729.

[6] Reimers B,Schluter M,Castriota F,et al. Routin use of cerebral protection dur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registry of753patients [J]. Am J Med,2004,116(4):217-222.

[7] 吴鸣,倪绍忠,时开网.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7):482-485.

[8] 迟路湘,宋治远,何国祥,等.1256例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患者不同脑保护技术的临床应用[C].第5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2009.

[9] 徐秀红,崔宝旦,孙莉,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观察及护理[J].华北国防医药,2008,(6):123-125.

[10] 冯素敏,李丽宏.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5):762,764.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2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颅外脑血管狭窄;疗效;脑血管事件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052

目前临床脑血管医疗领域早已明确指出颅外脑血管狭窄主要病理因素在于动脉粥样硬化, 另外夹层动脉瘤、动脉炎、纤维肌发育异常等相关病症也可造成颅外脑血管狭窄[1]。为进一步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颅外脑血管狭窄的应用效果, 本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7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7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 男37例, 女10例, 年龄62~76岁, 平均年龄(71.3±3.5)岁, 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先行头颈CTA检测, 诊断符合NASCET对于严重性颅外脑血管狭窄诊断标准[2], 狭窄程度>70%的颈内动脉狭窄、颈总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狭窄;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介入治疗禁忌证患者、伴有多节段颈动脉狭窄、本次试验前3周内发生过脑卒中及伴有手术治疗禁忌证患者。

1. 2 方法

1. 2. 1 术前准备 针对NASCET颅外脑血管重度狭窄(>70%)患者进行全身状况系统评估, 调节患者血压, 稳定血糖水平, 观察患者是否伴有血液系统疾病, 谨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在术前3~5 d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

1. 2. 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行常规局部麻醉, 给予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 先行通过导丝引导下将导管(6 F或8 F)向病灶位置靠近, 便于后期放置支架或扩张球囊, 采取肝素3000 U静脉滴注, 并持续静脉滴注, 剂量控制在1000 U/h。由路径图指引下利用导丝导管联合技术通过病变部位, 根据动脉造影结果及患者病变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球囊及支架, 将球囊及支架经微导丝(0.35 mm)导引下覆盖病变部位并充盈、释放, 若病变部位位于颈动脉则常规给予远端滤网保护装置。经动脉造影确定手术效果, 根据残余狭窄情况确定是否实施后扩。

1. 2. 3 术后观察 对患者手术后24 h内进行密切监测, 记录患者体征症状变化, 若发生恶心、头痛、抽搐等症状, 及时进行头CT检查, 明确患者是否因颅内过度灌注所致, 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1. 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追踪随访观察, 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以及临床表现, 行头颈部CTA检查, 成功手术标准[3]:颈内动脉病变动脉直径增加>20%、残余狭窄程度

2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出血。其中2例发生过度灌注, 占4.26%(2/47);3例发生脑缺血事件, 占6.38%(3/47);2例颈动脉窦反应延长, 占4.26%(2/47);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术后未发生死亡事件, 仅有2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椎动脉开口狭窄。

3 讨论

近几年国内微创手术理念不断深入, 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作为典型的颅外脑血管狭窄微创治疗方式, 主要通过重建动脉血运来改善患者颅脑血循环状态。刘建民等[3]研究报道,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颅外脑血管狭窄治疗, 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极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 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治疗风险。尤其在改善颅外脑血管血运重建方面效果极为显著, 缓解颅脑局部性缺血, 提高患者血氧供给, 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本次研究中, 本院47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在采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 均未发生脑出血, 仅发生2例过度灌注, 占4.26%(2/47), 在追踪随访1年观察期间内出现2例患者复发椎动脉开口狭窄, 这一结果也与廖耿等[4]研究相一致。

为增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临床应用安全性, 作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适用条件进行总结:①颅外脑动脉狭窄患者需在术前全面细致评估患者机体状态, 确诊血管狭窄程度>70%;②询问患者在本次手术前2个月内是否采取外科手术, 询问检查患者有无外伤史;④通过CTA评估患者手术耐受状态。另外在开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需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及各项检查数据综合评估, 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以此来确保患者手术质量;加强术中肝素抗凝药物的规范应用[5];若患者存在多处血管狭窄, 可采取分期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重点先行对颅外主血管治疗, 待患者术后3个月未发生病情反复后再行开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他血管狭窄。

综上所述, 在颅外脑血管狭窄的治疗中选择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 寇忠爱, 燕鹏, 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7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 2011, 51(13):58-59.

[2] 田朝晖, 唐文雄, 张志勇, 等. 2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 26(3):131-133.

[3] 刘建民, 洪波, 黄清海, 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分析.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3):169-172.

[4] 廖耿, 杨职, 蓝崧, 等. Apollo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1(2): 204-208.

[5] 刘玲, 杨防, 李敏, 等.血栓弹力图评价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2, 9(2):67-71.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3

【关键词】  螺旋ct;颈部血管;ct血 管成像。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16-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eases

guo  ying-yu, yu qing-tai.

department  of  ct, songyang  city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138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16-slice a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eases.  methods   all 34 cases with suspected as carotid or vertebral diseases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using 16-silce spiral ct. the original imaging data were inputted and disposed with varies imaging processing software on the workstation,to quantified evaluate the luminal stenosis of cervical arteries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esults  all 34 cases included 29 carotid atherosclerosis,10 mlid luminal stenosis, 12 moderate luminal stenosis, 5 severe luminal stenosis,2 segmental occlusion;15 calcified plaque,10 noncalcified plaque,9 mixed plaque ;the total ct value ranged from 20-1140hu,and the ct value of calcified plaque ranged from 220-1140hu,the ct value of noncalcified plaque ranged from 20-73hu; hese 7 positive findings included 1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abnomal origin,2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and 4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conclusion 16-slice spiral ct is good of time and density resolusion, combined later with 3d imaging processing on the workstation,it can directly display the shape of cervical artery,evaluate the percent of luminal stenosis and the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o cta is an accurate modality in making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eases.

[key words]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ervical artery ;ct angiography

螺旋ct的问世,使ct采集容积数据成为可能,随着16层螺旋ct的推广应用,时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有很大提高,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等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使颈部ct血管成像有了新的突破,能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笔者对34例患者行颈部ct血管成像(cta),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3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0月间行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52岁。扫描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外耳孔水平,从足侧向头侧顺血流方向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00mgi/ml),注射速率3.5-4ml/s,延迟时间18-20s;扫描参数:电压120-140kv,管电流320ma,球管旋转时间0.6s,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将扫描的原始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主要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选择最佳质量图像用于管腔评价。

结 果

34例患者均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共显示68支颈动脉及椎动脉,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者29例,管腔轻度狭窄者10例,中度狭窄者12例,重度狭窄者5例,节段闭塞者2例;钙化斑块15例,非钙化斑块10例,混合斑块9例;ct值范围20-1140hu,其中钙化斑块ct值220-1140hu,非钙化斑块ct值20-73hu;左侧颈总动脉起源异常者1例;颈动脉体瘤2例;椎动脉狭窄者4例。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死亡率高。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尤其是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够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适时地施行内膜切除术或介入手术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其快速、无创的特点在检出颅外段颈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1.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样病变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样病变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血管。传统的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研究发现与传统血管造影相关的危险性等于或大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危险性,而且可能高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对偏心性狭窄或不规则的狭窄因显示野的限制难以最佳评价。cta评价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8%-100%;评价严重狭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100%。cta还较dsa容易发现血管腔内的不规则及溃疡。cta与mra及us对照研究发现,cta可以准确量化血管的狭窄与阻塞,mra易于高估狭窄程度;cta在区别高度狭窄及闭塞方面优于us。各种后处理技术各有优势,vr技术显示所有容积数据,能直观、准确显示血管的空间结构;mpr中的曲面重建技术可以对感兴趣区血管勾勒出单一的血管行径,可以对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量化。

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 

以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管腔狭窄越明显,越容易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近年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并非脑卒中的主要诱发因素,而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与脑卒中密切相关。cta可以在显示颈动脉形态的同时,清楚显示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通过对斑块ct值的测量,对斑块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估。不稳定性斑块为非均质性斑块,富含脂质及坏死物质,称“软斑块”,是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稳定性斑块以纤维化、钙化为主,又称“硬斑块”,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病理基础以增生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为主。非钙化斑块通常为不稳定斑块,引起狭窄需要尽快治疗;钙化斑块也就是硬斑块相对稳定,引起的重度狭窄可选择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支架术。准确判断粥样硬化的部位、范围及性质直接关系到对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cta可以明确分辨各种斑块,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准确依据。

3.椎动脉病变  

mr血管成像和dsa能显示椎动脉的全长,但无法观察钙化及骨骼结构,所以有不能发现椎动脉走行异常、骨质增生对血管压迫等缺点。三维颈部cta能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全程,同时显示与椎骨的解剖关系,能为椎动脉病变提供重要诊断资料。由于椎动脉主要供应小脑的血供,因此椎动脉狭窄的检出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由于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螺旋扫描和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联合应用vr、mip、cpr等后处理技术,避免血管的相互重叠。cta一次注药,可以同时显示颈动脉及椎动脉,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优势;同时ava血管分析软件可以将普通mpr迂曲血管图像显示的在同一平面上,旋转不同角度,便于观察管腔形态;可以直观显示血管腔有无狭窄及有无斑块形成,准确评价管腔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相信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应用,颈部血管成像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阎钟钰 王振常 刘中林 . 1 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6):413—418

2. 罗健君,李晓兵,许建铭等 mr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对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中国ct和mri杂志[j] 2006,4(2)

3. 杨亚英,张龙江,宋光义. 多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4.19(10):764-766

4. 鲁晓燕 张挽时 徐家兴. 颅外颈动脉狭窄影像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24(1):32-34

5. 包颜明,张龙江,沈进,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3,l8(2):137—141

6. willinsky ra,taylor sm,terbrugge k,et a1.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of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99 procedur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adiology,2003,227:522—528.

7. walker lj,ismail a,mcmeekin w ,et a1 .co mputed tomographyan gi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correlation with histopathology of endarterectomy specimens.stroke,2002,33:977—981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4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 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很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参与或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这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stroke)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现略做一概述。

    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

    国外研究普通人群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显示,25.4%的男性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增厚占9.4%,颈动脉斑块占13.3%,动脉狭窄占2.7%;26.4%的女性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增厚占11.7%,颈动脉斑块占13.4%,动脉狭窄占1.5%[1]。一项包括14046名普通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4%,有声影的斑块检出率为6.4%,高龄者明显高于低龄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2],但是就动脉狭窄而言,女性的患病风险更高[3]。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着很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Fabris[4]的研究证明了高龄、男性、吸烟、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比减低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Delcker等[5]进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研究表明舒张压是预测斑块发展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糖尿病。

    2  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卒中危险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卒中类型主要是脑梗死,不论是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或动脉狭窄,都与脑梗死相关,不同性质和病变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已有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肯定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的联系,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及动脉管腔狭窄可以视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三种临床或亚临床类型。

    2.1  内-中膜增厚是卒中危险因素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指管腔内膜面的前缘到中膜-外膜面前缘的垂直距离,即内膜与中膜层的叠加厚度。正常人随年龄增加,动脉基质成分的改变也会使内-中膜增厚,但是一般不超过1.1mm[6]。内-中膜增厚是亚临床性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甚至管腔狭窄,常被作为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的检测指标。一项日本老人的研究证明了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卒中的相关性,并且发现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内-中膜之和与单纯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能更好的预测卒中风险[7]。另一项研究分别测量了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增厚与卒中危险因素以及卒中的相关性较强,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8]。

    2.2  颈动脉斑块增加卒中危险  斑块形成处局部增厚并突向腔内,目前有足够的研究证据表明,颈动脉斑块能增加卒中危险,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无斑块者相比,男性患者颈内动脉斑块使卒中的危险增加2倍,如果斑块表面不规则危险性还将增大[9]。通常双侧斑块的发病率要比单侧斑块的发病率高,双侧均有斑块者5年内卒中危险或病死率比单侧斑块或无斑块者明显增高[10]。斑块的性质是影响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典型斑块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层纤维帽与平滑肌细胞连接,核心部分为脂质和坏死碎片,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包绕形成脂质池,除了平滑肌细胞外还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以及斑块表面形成溃疡是引起脑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前奏,但高度钙化的颈动脉斑块并不增加卒中的危险[11]。

    2.3  颈动脉狭窄增加卒中危险  无论是研究颈动脉狭窄与卒中危险的相关性,还是选择治疗方案或疗效评价,确定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都是至关重要的。血管造影是诊断狭窄的金标准,就颈动脉狭窄而言,由于超声诊断的无创、简便、可重复,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已经成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检测手段。判断狭窄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直径法、面积法和血液流速法[12],根据狭窄率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北美所做的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NASCET),以1%~29%定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100%为动脉闭塞[13];同时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狭窄2年同侧卒中发生率情况,50%~69%组发生率为13%,70%~79%组为21%,80%~89%组为27%,90%~99%组35%,表明随狭窄率的增加卒中危险明显增加[14]。相似的动脉狭窄率,症状性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比无症状者明显要高,这已经为大量的实验所证实,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与斑块的稳定性相关,症状性动脉狭窄的患者不稳定斑块(主要是溃疡和破裂)的比例较高[15]。

    3  预防脑卒中的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 arterectomy,CEA)是最早使用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症状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可以使5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5.3%。症状性中度狭窄(50%~69%)患者接受内膜剥脱术治疗5年内同侧卒中危险为15.7%,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22.2%[16]。手术治疗还包括颅内—外血管吻合术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但是这两种疗法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的研究不支持其广泛应用。不稳定斑块是增加卒中危险的关键,如何通过药物稳定斑块是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他汀类降脂药预防卒中的效果远超出单纯血脂水平减低带来的益处,他汀类药物还有降脂以外的作用,如减低内-中膜厚度、稳定斑块、减少斑块积分、使斑块体积回缩等[17]。因此,除了对重度狭窄(>70%)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外,对轻、中度患者仍提倡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Prati P, Vanuzzo D, Casaroli M, et al.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troke,2004,23:1705~1711.

    2 Li R, Duncan BB, Metcalf PA, et al. B-mode-detected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Investigators. Stroke,2003,25:2377~2383.

    3 Francesco I, Alexandra M,David A, et al.Sex differences in carotid plaque and stenosis. Stroke,2004,35:477~481.

    4 Fabris F,Zaanocchi M,Bo M, et al.Carotid plaque,aging and risk factors: a study of 457 subjects.Stroke,1994,25:1133~1140.

    5 Delcker A, Diener HC, Wilhelm H. Influence of vascular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y plaque progression. Stroke,2004,26:2016~2022.

    6 Yamasaki Y, Kawamori R, Matsushima H, et al. Asymptomatic hyperglyca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timal plus medial thickness of the carotid artery.Diabetologia, 1995,38:585~591.

    7 Akihiko K, Hiroyasu I,Hironori I, et 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japanese elderly men. Stroke,2004,35:2788~2794.

    8 Pierre-Jean T, Julien L, Eric V, et 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plaques, and framingham risk score as independent determinants of stroke risk. Stroke,2005,36:1741~1745.

    9 J.David S, Michael E, Maria D, et al. Carotid plaque area: a tool for targeting and evaluating vascular preventive tharopy. Stroke,2002,33:2916~2922.

    10 Lernfelt B, Forsberg M, Blomstrand C, et al. Cerebral a ther osclerosis as predictor of stroke and mortality in representative elderly population. Stroke,2002,33:224~229.

    11 Mark F, Annlia-Paganini H, Aldana M, et al. Carotid plaque pathology: thrombosis, ulceration, and stroke pathogenesis. Stroke,2005,36:253~257.

    12 Otto E, Elgersma H, Marcvan L, et al.Changes over time in optimalduplex threshold foe the in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eligible f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Stroke,1998,29:2352~2356.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的颈内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5例,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均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半球分水岭梗塞。DSA显示4例发生在颈内动脉颅外段,1例发生在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大脑中动脉;血管呈串珠样狭窄、平滑管狭窄、憩室型改变。4例经血管内支架治疗,疗效良好。结论 本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症状性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不同组合的大脑半球分水岭梗塞。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串珠样、环状或管状狭窄。本病临床诊断主要依据DSA。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颈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治疗;诊断

颈内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先天性血管病变,早期缺乏临床表现,症状性颈动脉FMD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笔者总结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6月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的颈动脉FMD 5例,并复习文献,以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例病人均为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病例,其中男4例,女1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32~51岁,平均41.2岁;除2例病人少许吸烟(5支/天、少于2年),饮酒(偶少量饮啤酒)外,其余均无明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青、中年发病为主。首发症状均为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体征与病变部位与其程度有关。本组病例中前循环缺血4例,后循环缺血1例;NISS评分4~9分不等。

1.2 脑实质影像学资料

脑实质MRI影像学改变符合大、中血管病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致分水岭梗塞表现。其中前循环大脑前、中动脉分水岭梗塞3例,大脑中动脉内外支分水岭梗塞1例,后循环多灶性腔隙性梗塞1例。

1.3 DSA检查方法及结果

DSA即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术,病人仰卧,均采用股动脉入路,先行主动脉弓常规DSA术,发现狭窄者再根据血管情况选择不同型号造影管行病变血管造影,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与分级采用北美测量计算方法,即:狭窄程度(百分比)=[100-(最窄处直径/狭窄远端颈动脉直径)]×100%,轻度0~29%,中度30%~69%,重度70%~99%,闭塞100%。本组5例病人DSA示累及颈内动脉中1/3段4例,在颈椎第1、2椎体水平;椎动脉V3段1例。病灶形态串珠样狭窄2例、管状狭窄2例、憩室样狭窄伴动脉瘤样扩张1例。病变处狭窄率在59%~81%之间,平均68%。

1.4 诊断依据

凡青、中年人患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符合分水岭梗塞;无明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排除了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烟雾病、感染性动脉炎或多发性大动脉炎、颅内外伤及放射性头部照射引起的局限性血管病等;DSA发现串珠样狭窄、平滑管状狭窄、憩室型改变等血管狭窄特征,尤其是串珠样狭窄者临床可诊断为FMD。

1.5 治疗方法及效果

本组病例中4例采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后1周复查原缺血病灶均基本吸收。1例为经济原因未能手术治疗,按脑梗塞一般治疗,症状缓解。

2 讨论

2.1 FMD的病因和病理

FMD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1]认为系先天性中胚层发育畸形的组织源性疾病,可能是由于求偶素和其他女性激素的作用所致,还有人认为[2]动脉的压力作用在较长的动脉壁上,使一部分动脉壁从滋养血管获得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引起动脉中膜损害而致FMD。有些个案报道[3]发现FMD与胶原的基因突变、皮肤松弛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也有人[4]指出FMD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病、Alport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存在联系,但都缺乏临床证据。本病可累及全身肌性动脉,多影响分支少的中等以上长动脉,1964年Palubinskas[5]首先报道了颈动脉FMD,其病理核心变化是平滑肌细胞发生纤维细胞转化。FMD可发生在动脉壁的任何一层,使动脉壁厚薄不均。根据受累肌层不同将FMD分为四种类型[6]:①动脉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约占FMD 10%。胶原在血管内膜沉积,内弹力板破坏,血管腔呈较短的向心性狭窄,血管造影表现为环状狭窄;如果狭窄区域较长,则表现为管状狭窄;②中膜增生,平滑肌向心性增生而无纤维化,约占FMD 5%;③中膜纤维肌肉增生,约占FMD 80%。中膜增厚和变薄区域交替出现。增厚区域纤维增生、胶原沉积。血管造影表现为典型的串珠样改变(string-of-beads);④动脉中膜周围发育不良,外膜中疏松的结缔组织被纤维组织所替代,约占FMD 5%。其中,中膜纤维肌肉增生最为常见,特征性病理改变节段性血管壁发育异常所致的管腔狭窄畸形。本病确诊需病理检查,本组病人均只能临床诊断。

2.2 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点

FMD是相对良性的疾病,大多数FMD早期无任何临床表现,只有少数患者晚期才出现症状。症状性颈动脉FMD主要表现为脑缺血,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如本组病例均为缺血表现。有少数报道[7]为出血性卒中,主要为FMD合并动脉瘤。颈内动脉颅外段受累多见,因此前循环缺血最常见。本组5例病人发生在前循环的4例,后循环1例。临床表现取决于缺血的具体部位及狭窄程度。脑实质影像学改变符合大、中动脉病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分水岭梗塞表现,即前循环前、中、后动脉不同组合的分水岭区和后循环多灶性腔隙性梗塞。影像学改变:动脉造影是诊断FMD的影像学金标准,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各种形态,本组呈串珠样狭窄2例,管状狭窄2例,憩室样狭窄伴动脉瘤样扩张1例。有报道[8]狭窄多双侧发病,本组仅1例见双侧病变,病变程度不一。在头颈部病变中最常见部位为颈内动脉的颅外段,病变局限于颈内动脉的第二颈椎水平,近端及远端均不受累,部分累及椎动脉。本组病例中4例均在颈内动脉颅外段C1~2段,此与文献报道相符。但文献报道以女性发病多见,本组病例中仅1例女性,其余均为男性,考虑与病例样本小有关。

2.3 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青年人、影像学符合分水岭梗塞患者高度怀疑FMD,均应进一步行DSA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并明确所有病变部位和合并的颅内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等。影像学诊断有困难者,仍需要病理活检才能确诊。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最常见原因,好发于老年人,多有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病变位于血管分叉部和近端,其所致的缺血性梗塞病灶与血管供应区一致。而颈动脉FMD好发于青年人,女性多见,一般无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变多位于受累动脉的中1/3段,管腔狭窄、闭塞的程度与缺血范围不一致,本组病例表现为分水岭梗塞和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病变部位手术治疗后缺血病灶1周内大部分吸收。②动脉炎:二者多见于青年人,有时可以导致相似的血管狭窄,在造影检查时二者影像学改变非常接近,大动脉炎患者40%急性期血液中查不到反应物的异常,而FMD患者发生急性卒中时血液中也可查到炎症因子的升高。此时需要病理才能鉴别。有报道[9]说血管内超声可能有助于鉴别。③烟雾病:本病导致的临床症状与颈动脉FMD可有相同之处,但两者间影像学改变最大区别在于烟雾病有侧支血管生成且对脑实质的影响较重,可有脑萎缩征象,而颈动脉FMD无上述特点。④Ehlers Danlos综合征(Ⅳ型):Ehlers Danlos综合征即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综合征,其Ⅳ型为静脉曲张或动脉瘤型,以血管损害为主。动脉瘤型有血管中膜变薄、纤维组织形成。如果血管造影既有颈动脉FMD典型表现,又有多发性动脉瘤,就要怀疑本病的可能,此时血液结缔组织相关抗体检测有利于鉴别。

2.4 治疗

病因未明,无法根据病因治疗。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支架治疗[10,11]。

症状性颈动脉FMD患者为避免日后发生卒中,应当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如果合并动脉瘤,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当慎用。一旦出现脑梗塞或脑出血,应当在卒中单元接受脑血管病正规治疗。如果血流动力学障碍明显,出现分水岭梗塞时,应当采取积极扩容、提高血压等治疗,避免使用脱水药物加重梗塞范围。对症状性颈动脉FMD,外科治疗效果满意,对内科治疗期间出现缺血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狭窄或反复发作,可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有腔内扩张术、血管搭桥术、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者近年来已逐渐替代其他的外科治疗[12,13]。本组有4例采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好,治疗后1周复查原缺血病灶均基本吸收完全。

2.5 颈动脉FMD的研究展望

理论上颈动脉FMD患者应当有相当的数量,但国内目前报道的病例较少。近几年随着对本病的逐渐认识和DSA检查开展及应用,本病逐渐受到神经科医师的重视。尤其对青年卒中且无明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要全面检查、正确判断、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Slovut DP, Olin JW.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J]. N Engl J Med,2004,250(18):1862-1871.

[2]Yamaguchi R, Yamaguchi A, Isogai M, et al.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of the visceral arteries [J]. Am J Gastroenterol,1996,91(8):1635-1638.

[3]Suzuki H, Diada H, Sakurai H, et al. Familial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of bilateral brachial arteries [J]. Heart,1999,82(2):251-252.

[4]Safioleas M, Kakisis J, Manti C. Coexistence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d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J]. N Engl J Med,2001,344(17):1333-1334.

[5]Palubinskas AJ, Ripley HR. Fibromuscular hyperplasia in extrarenal arteries [J]. Radiology,1964,82:451-455.

[6]Mettinger KL, Ericson K.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and the brain. I. Observations on angiographic, 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J]. Stroke,1982,13(1):46-52.

[7]马强.医学影像学[M].银川:宁夏医学出版社,2007:799.

[8]Osborn AG, Andersen RE. Angiographic spectrum of cervical and intracranial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J]. Stroke,1977,8(5):617-626.

[9]Gowda MS, Loeb AL, Crouse LJ, et al. Complementary roles of color-flow duplex imaging 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renal artery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should renal arteriography serve as the “gold standard” [J]. J Am Coll Cardiol,2003,41(8):1305-1311.

[10]Slovut DP, Olin JW.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J]. 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 2005,7(2):159-169.

[11]Leary MC, Finley A, Caplan LR. Cereb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J]. 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04,6(3):237-248.

[12]Olin JW. Recognizing and managing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J]. Cleve Clin J Med ,2007,74(4):273-274,277-282.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6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磁共振血管成像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13-03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卒中是人类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统计表明79%的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因此,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正确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干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超声多普勒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诊断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虽然是评价血管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而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前两者的缺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6~2007年经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44~86岁。经CT或MR证实后均行CE-MRA和DSA检查。

1.2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所有磁共振血管成像均在3.0T MR扫描仪(Siemens Magnetom Trio Tim)上完成,颈部相控阵线圈,仰卧位,范围从颈动脉根部到虹吸弯,采用冠状位,FLASH3d序列(FOV:300 mm,层厚:0.7 mm,层数:88,层间隔:20%,TR:3.11 ms,TE:1.15 ms,距阵:384×288),造影剂20 ml,注射速率为2.5 ml/s。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在SINGO工作站上用实时三维容积显示(RT 3D volume rendering)技术,主要用表面容积显示(surface volume rendering,SVR),SVR透明化所得的类似DSA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三者间互换容易),同时可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及参照原始图像,每例患者的图像后处理时间15~20分钟。由放射科医师及神经介入科医师分别测量和计算,对形成的颈部血管多角度观察,评价成像质量;评价不同后处理图像对颈动脉狭窄的显示,并与常规DSA比较。

1.3 DSA 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血管造影法,从多角度(正位、斜位、侧位) 显示双侧颈动脉,范围包括颈总动脉起始至颈内动脉虹吸弯,以此作为颈动脉狭窄判断的金标准。评价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由2位神经科医生分别进行测量和评价。

1.4 狭窄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用刻度最小值为1 mm的两脚规测,管腔狭窄程度计算方法为CC法,管腔狭窄率(%) =(颈动脉管径- 最小残存管径)/颈动脉管径×100%。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法[2]确定血管狭窄程度:狭窄度=(D-d)/d×100%。其中D为原管腔直径,d为狭窄处剩余管腔直径。轻度狭窄为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

1.5 统计处理:收集资料,用SAS 8.0统计软件的两种方法对血管直径狭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本研究完成检查44例,32例患者检出病变,MRA检出46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轻度狭窄13例,中度24例(见图6),重度7例(见图2),完全闭塞2例(见图3、4、5);DSA检出49处狭窄,其中轻度15例,中度25例,重度7例(见图7、8),完全闭塞2例。两种血管成像方法对颈动脉斑块的显示情况分别见表1、2及图1~9。两种方法对血管直径狭窄率的比较经χ2检验,P>0.05。

图1为正常对照者显示双侧血管管腔光整。图2为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图3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中度狭窄,中上段重度狭窄。图4、5为双侧颈内动脉全程闭塞,双侧椎动脉起始处中度狭窄,图4为MIP像,图5为VR像,有夸大狭窄的程度。图6示右侧颈动脉分叉处中度狭窄。图7为DSA图,显示右侧颈动脉分叉处重度狭窄,斑块破裂有溃疡。图8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图9示左侧颈动脉分叉处中度狭窄,斑块表面不光整。

3 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以一过性偏侧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言语障碍、单眼黑等而就诊的患者,这些症状往往是前循环卒中的一级警报,如果不积极干预、治疗,约有1/3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及早发现和干预可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重要意义。而颈部血管病变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3],大量临床报道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以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严重颈动脉狭窄有关的TIA,首次症状出现后在1年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为12%~13%,5 年内可达30%~35%[4]。因此加强对TIA的研究,探讨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对寻找有效的治疗途径、估计预后十分必要。

虽然DSA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评价是一种“金标准”,但只能显示管腔内的改变,不能显示血管壁和粥样硬化斑块,且有1%~4%的并发症发生[5,6]。故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展,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如DUS、MRA 等开创了颈部血管检查的新方法。但DUS 难以提供清晰的血管形态学资料,对狭窄的显示及判断与操作者技巧有关,对于慢血流还是阻塞常不能区分,有可能夸大狭窄,并且存在假阳性。而我们采用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 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对克服慢流、涡流导致的饱和,减轻伪影,能准确评估狭窄程度,完整显示颅外颈动脉,加上联合运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容积再现(SVR)技术,并作多方向旋转,剔除重叠血管,有助于突出显示狭窄的管腔。MIP的优点是可重复性好,能全面估价扫描范围内的病变血管,但也有一定的限制,如信号存在重叠,不能显示表面及深部信息等。MPR是一种简便、实用、耗时最少的重建技术,可根据需要调节不同的层厚、层间距,能更好的显示病变部位的血管腔壁增厚和附壁血栓,还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完全或全长展示弯曲血管的内部结构。而SVR是近年来推出的数据图像后处理新技术,它重建的血管立体感强,准确性高,透明化后可得到类似DSA的图像。但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受到操作者调节域值的大小有关,有过分夸大血管狭窄的程度。本研究中我们综合利用了上述三种后处理技术对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椎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和DSA比较,经χ2检验,两项检查的病例检查结果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3D CE-MRA在评价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上与DSA基本一致。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病例对照中,有少数患者MRA检查结果与颈动脉DSA不一致,笔者分析其不一致原因主要是对狭窄程度估计过度。

总之,对于TIA的评估,尽管DSA目前仍然是评估血管状况的金标准,但是MRA凭借其无创性及较高的分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DSA,应作为TIA病因诊断的常规检测手段。尤其是3D CE-MRA的应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颈部及脑血管同时进行显示,对颈动脉的结构、血流动力学、功能状态等做出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为TIA患者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客观的影像学和血流动力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于普林.老年流行病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142.

[2]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Beneficial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etemy in symptolmatic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carotid stenosis[J].N Engl J Med,1991,325:445.

[3] Suwanwela NC,Chutinetr A.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of cervic-ocerebral arteries:intracranial versus extracranial[J].Neuroepidemiology,2003,22(1):37.

[4] Turkenburg JL,Oostaycn JA,Bol Icn WL.Rotc of carotidsonography as a first examination in t he evaluation of patient s wit h t ransient ischemic at tacks and st rokes:benefit in relation to age[J].JClinUL-rasound,1999,27(2):65.

[5] 陆建平.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9.

[6] 张树桐,金朝林,陈燕浩,等.64层螺旋CTA与DSA在颈内动脉狭窄研究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5):590.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7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研究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病变在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血管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提供定性与定量资料以便于临床早期干预,有针对性地治疗,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4~2006年在我院疗养的脑梗死患者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5~78岁,平均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及一时性脑缺血(TIA)发作,病史3~12个月。对照组为本院年龄相当既往无任何疾患的疗养员52例。

1.2仪器与方法使用仪器Philips飞凡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7.5 MHz,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偏向以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从锁骨上窝开始,横切、纵切扫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颅外段(ICA)、颈外动脉起始段(ECA)。测量其内径: 颈总动脉(CCA)在分叉前2 cm处测量,ICA、ECA在分叉后起始端以远1 cm处测量。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MT),从内膜内表面至中层外表面厚度,正常值IMT≤0.9 mm,BIMT≤1.2 mm。将IMT 1.0~1.2 mm(BIMT 1.2~1.4 mm)定为内膜增厚[1],当IMT>1.2 mm(BIMT≥1.5 mm)视为斑块形成,并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充盈管腔情况,用频谱多普勒测量各段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流速(EDV)。估测管腔狭窄程度,管腔狭窄:管腔狭窄程度>20%,而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处理,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结果

本组病例共检出单纯性内膜增厚、管壁回声不规则与光点增粗15例,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0例,血管狭窄9例,血管闭塞3例。

超声检查颈部血管异常57例,异常率86.4%;对照组中IMT增厚和斑块形成10例,异常率1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中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大多数脑梗死患者斑块以颈动脉分叉处多发,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段。其造成脑梗死的机理可能是颈动脉分叉处或起始段的血流紊乱,涡流使内膜受损,管壁纤维化、瘢痕形成等容易导致脂质沉积有关[3]。动脉粥样硬化碎片脱落所造成的远端动脉闭塞,亦可成为脑梗死的病因。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86.4%,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仅为19.2%,两组间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证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早期颈动脉硬化在未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之前,病变主要在内-中膜层,本组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内径较对照组颈总动脉内径增加(P

目前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强化血管造影检查、核磁共振造影检查及彩色双功能超声检查。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清晰的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或斑块的发生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管腔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还能对所检测到的动脉血流进行动力学分析,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检查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助临床了解血管狭窄情况,判断狭窄程度,判定适当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后疗效观察等,对防止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杰,董宝玮.腹部和周围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7

2王新房,李治安,等,主编.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4

3李有忠,胡爱云,单秀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关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25-26

4Fortezil AM.Babikian VL,Hybe C,et al.Effect of tine and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on the prevalence of microembolie signal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otid.stenosis[J].strobe,1996,27(3):687-690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篇8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部血管彩超;MRA;病因诊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与椎基底动脉狭窄、颈椎骨源型压迫有着直接的关系。临床诊断时多采用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扫描,通过影像学分析结果进行确诊。充分掌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原因对提高临床治疗与诊断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现根据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通过颈部血管彩超与MRA进行检查。方案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临床研究。

纳入病例40例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36±4.21)岁,患者病程在5~14d,平均病程为8.68±1.58d,40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情况,其中9例(22.50%)患者出现了耳鸣情况,4例(10.00%)患者内耳疼痛明显,1例(2.50%)患者出现四肢无力情况。患者在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与临床表现方面不存在较大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标准 颈椎动脉骨源性压迫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纳入标准 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1,2]:①视物出现晃动感,出现眩晕情况;②内耳疼痛、四肢无力、肢体麻木、眼症等;③伴随轻微脑干损伤体征;④心血管疾病病史、颈椎病病史、动脉硬化诱发因素等。

1.4方法

1.4.1颈部血管彩超组 采用Philips iU22和全数字化彩色超声波诊断装置HIVISION AVIUS(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230041号)进行检查。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置于仰卧位,逐段观察患者椎基底动脉走行,并观察患者管腔内是否存在狭窄情况。

1.4.2 MRA组 采用VISION PLUS 1.5TMB核磁共振仪(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进行检查。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置于仰卧位,从椎动脉起始处进行观察直至WILLIS环结束,对比患者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处与邻近正常血管管径。

1.5疗效判定 阳性:颈部血管彩超组以椎基底动脉血管内径缩小、动脉硬化或者斑块形成并参照我国正常人颈部血管参数,椎基底动脉内经小于0.3cm作为标准为阳性;MRA组以椎动脉狭窄处管径与邻近正常血管的比值管径狭窄率超过60%判定为椎基底动脉狭窄。

1.6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颈部血管彩超 经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单侧椎基底动脉狭窄变细16例(40.00%),双侧椎基底动脉变细1例(2.50%),双侧椎基底动脉扭曲2例(5.00%),动脉硬化2例(5.00%),斑块形成1例(2.50%),管腔内径在0.2~0.27cm范围内,异常例数为25例,异常率为62.50%。

2.2 MRA 经过颈部MRA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单侧椎基底动脉变细28例(70.00%),双侧椎基底动脉扭曲1例(2.50%),双侧椎基底动脉变细1例(2.50%),椎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变细12例(30.00%),伴椎基底动脉锯齿样扭曲8例(20.00%),左侧动脉完全闭塞5例(12.50%),异常例数20例,异常率为50.00%。

3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但是发病原因尚不够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的有效性[3]。通过颈部血管彩超与MRA检查,发现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①是先天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以致患者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②是颈椎骨源性压迫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较于MRA,颈部血管彩超能够直观的显示血管内径,便于医疗工作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椎基底动脉狭窄情况,也能够显示患者血管壁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情况,经济性与实用性都非常高[4]。

MR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走行,是否存在折角、扭曲、狭窄或闭塞情况,而且只需要进行一次图像信息的采集后便可以通过多个角度重建血管的影像学资料。而且采用MRA检查时不用像CTA检查或DSA检查前必须注射含碘对比剂,避免了对患者肢体造成穿刺伤。另外,MRA在检查时不会出现骨性伪影。

颈部血管彩超在检查时,能够直观的显示患者动脉硬化、动脉钙化、斑块状动脉壁结构,比MRA图像更为清晰与可靠,不过椎基底动脉整体形象方面略差于MRA。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中还存在一个对影像学数据影响较大的问题,即椎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超声波的扫描,使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存在盲区,可能会遗失部分病灶,影响诊断与质量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方面有着重要价值,MRA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方面同样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两者各有优劣,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建议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基础上联合MRA检查,降低临床漏诊、误诊情况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赵丽,孙玉山.颈部血管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08):942-943.

[2]刘亚群,李笃民,崔凤玉,等.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的诊断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2(02):30-41.

[3]张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供血价值的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25):325-326.

上一篇:医保迎检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疾控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