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变性3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2-04 09:24:23

子宫肌瘤变性36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 对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变性的子宫肌瘤与非变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红色变性除外),其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 变性子宫肌瘤的特殊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分析,总结出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提高了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 子宫肌瘤;变性;临床特征;超声声像图;诊断要点;手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17-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0~50岁妇女。当肿瘤受压可引起肌瘤血供障碍,营养缺乏,而发生各种继发性变性。因变性的子宫肌瘤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现对我科2004~2009年收治的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变性子宫肌瘤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的年龄25~58岁,平均41岁,其中51岁5例。

1.2 病理类型:36例子宫肌瘤变性患者的病理类型中,玻璃样变性19例,囊性变12例,红色变性2例,钙化2例,肌瘤肉瘤变1例。

1.3 临床表现:36例子宫肌瘤变性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多、不规则阴道流血、腹部肿块、下腹痛、腰酸、贫血、尿频、便秘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并存。其中1例恶性患者术前1月超声检查及妇检发现子宫肌瘤增长速度较快。

1.4 超声检测 :36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术前诊断子宫肌瘤伴变性者13例,检出率为36.11%(13/36),其中囊性变7例,术前诊断率为58.33%(7/12),玻璃样变5例,术前诊断率为26.32%(5/19),检出的1例红色变性患者孕2个月,有明显的下腹痛症状,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使得术前诊断率为50%(1/2)。其余23例变性的子宫肌瘤术前超声检查均漏诊。

1.5 手术方式选择:36例患者中,1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2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恶性变患者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报告子宫平滑肌肉瘤,故扩大手术范围,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6 术后随访:36例患者均在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

2 讨论

2.1 子宫肌瘤变性的病理类型:子宫肌瘤的血管来自子宫肌瘤的包膜,它的血管壁缺乏外膜,受压可引起肌瘤的血供障碍,导致肌瘤的营养缺乏而发生各种继发性变性。子宫肌瘤变性有以下几种。

2.1.1 玻璃样变 又称透明变性,是一种最常见的变性。玻璃样变发生于肌瘤的结缔组织,肉眼观察变性区域缺乏漩涡状、条状结构,呈透亮的均匀一片,质地较软。肌瘤越大,变性越广泛。镜下见病变区肌细胞消失,为均匀透明无结构区。

2.1.2 囊性变 肿瘤间质液化,形成大小不等的腔隙,切面变性区域呈棉絮状,有透亮的液体集聚,继续发展逐渐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空腔,甚至融合成一个大囊腔,致使肌瘤质地较软,呈囊性。囊性变的肌瘤易与妊娠子宫或卵巢囊肿相混淆。镜下见囊腔为玻璃样变的肌瘤组织之构成,内壁无上皮覆盖。

2.1.3 红色变性 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也可发生于非妊娠的肌瘤患者。有报道,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1.9%~2.5%,其中与妊娠有关的占20.5%~34.8%。红色变性肌瘤切面似半熟牛肉,呈肉红色,有腥臭,但仍保持有漩涡状结构。其形成可能是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和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所致。子宫肌瘤生长迅速,肌瘤中央血供障碍也可引起溶血变性。镜检见组织高度水肿,假包膜内大静脉及瘤体小静脉血栓形成,广泛出血伴溶血,肌细胞减少,细胞核常溶解消失,并有较多脂肪小球沉积。

2.1.4 钙化: 由于肌瘤的血液循环障碍,钙盐沉积所致。

2.1.5 肉瘤变:为子宫肌瘤的恶性变,发生率很低。国内报道约0.5%,国外报道为0.13%~1%。肌瘤的肉瘤变多发生于肌壁间肌瘤,少数发生于黏膜下肌瘤,发生于浆膜下肌瘤

较少见。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妇女。临床表现为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血性,阴道流血可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少数患者无月经异常,仅表现为肌瘤迅速增大。绝经后肌瘤继续增大时,尤应警惕。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切面灰黄色,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漩涡状结构消失,细胞有异型性。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变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子宫肌瘤变性时的声像图特点有以下几种:(1)玻璃样变:肌瘤变性区域因组织水肿,变软,失去漩涡状结构,表现为无回声区,透声性好,边界不清楚。(2)囊性变:肌瘤变性区域呈胶冻样变,声像图呈无回声暗区,后壁回声增强,暗区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若有坏死或液化不全,则在暗区中出现散在的点状和条状回声。(3)萎缩和钙化:声像图可呈沙粒状或片状强回声。(4)肉瘤变:声像图上肌瘤内部回声呈实性不均质或囊实性相间状,或蜂窝样回声,边界不清,RI

2.3 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通过对36例变性的子宫肌瘤的分析可见,变性的子宫肌瘤与非变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易造成漏诊或误诊。36例子宫肌瘤变性患者的术前诊断率为36.11%。诊断要点:(1)患者除有子宫肌瘤的一般症状外(如经量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肿块等),还出现下腹痛、发热,妇检发现子宫体质软(排除妊娠)等特殊症状时应考虑子宫肌瘤变性。(2)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为肌瘤呈均质或非均质低回声,并可伴有无回声暗区,点状或片状强回声。红色变性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由于妊娠因素,超声检查术前漏诊率较高。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可出现高热,剧烈腹痛,呈持续性,伴呕吐及腹膜刺激症状,肌瘤局部压痛,白细胞总数增高,需及时就医。若年龄较大妇女出现子宫肌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考虑子宫肌瘤恶性变可能。手术方法:对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患者,视宫颈情况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及

参考文献

[1]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7-328.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3.

[3]刘晓君.子宫肌瘤变性的临床超声价值.中原医刊,2004.9(5):21

上一篇:应用水胶体敷料和泡沫敷料防治压疮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颈动脉灌注倍他司汀合剂治疗眩晕患者的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