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癌22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07 04:57:46

慢性结肠癌22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结肠癌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期间有22例患者,建立病理资料统计量化表格对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按照左半结肠癌及右半结肠癌进行分组,其中左半结肠癌患者为1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12例。 结果左半结肠癌患者多出现肠阻梗及排便困难、粪便带血等症状,右半结肠癌患者则常见体重减轻、全身乏力、腹痛及贫血等症状。 结论右半结肠癌患病率高于左半结肠癌且病理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慢性结肠癌;结肠肿瘤;临床观察;预后;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63-02

引言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症状之一,近些年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工作习惯不断的发生改变,故而慢性结肠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在临床中,由于结肠癌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小,与直肠癌解剖特征有着明显不同,故而有着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表现。右半结肠癌以及左半结肠癌之间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为了进一步的掌握慢性结肠癌的发病概况、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得出具体的发病症状以及表现形式,现将我院22例慢性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经过治疗及随访,收集和整理得出22例患者病理资料及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当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12至72岁,中位年龄47岁,有4例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按照左半结肠癌及右半结肠癌进行分组,其中左半结肠癌患者为1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12例。

1.2统计方法:

对患者病理特征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且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通过随访,得到完善的病理资料,以进一步的得出发病的特征及相关信息。

2结果

2.1临床症状:

慢性结肠癌由于其病灶大小所处的具体部位以及病理特征、病理类型等存在差异,所以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部分慢性结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症状,随着病程发展及病灶的增大,进而产生一系列慢性结肠癌的常见症状,如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多、腹泻、腹痛或便秘、体重减轻、全身乏力、贫血以及肠梗阻等症状。患者肿瘤大小当中最小值为1cm,而最大值则为23cm,其中,升结肠、回盲部、肝曲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平均直径分别为:(7.62±3.31)cm、(7.02±2.73)cm、(7.40±3.38)cm、(6.88±2.88)cm、(5.42±2.59)cm。将整个结肠以横结肠的中部作为分界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2.1.1右半结肠癌: 其右半结肠粗大并且场内粪便为液体状态,此段结肠中肿瘤多半为菜花状,较少出现环状狭窄故而不常发生梗阻现象,但是常溃破出血进而感染,部分患者伴随有毒素吸收等状,在临床上表现为贫血、体重减轻、腹痛等症状,本组15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腹部疼痛或不适现象,初期为间歇性后期转变为持续性,有8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现象。患者当中有10例早期粪便稀薄并且排便次数增多、有脓血。就诊时有11例患者发现腹块,其可能是肿瘤本身也可能是肠外浸润所形成的团块。从临床上来分析前者轮廓较为清晰且形态规则,而后者则质地较硬且有压痛感。本组15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贫血症状,并伴随有全身乏力及体重减轻等症。

2.1.2左半结肠癌: 肠腔较细且场内粪便由于水分被吸收故而变得干硬。由于左半结肠癌多半为浸润类型,常会导致环状狭窄等情况,故而临床表现为慢性肠梗阻或急性肠梗阻。患者肿块体积较小,贫血及体重减轻等症状较为少见,同时恶液及毒素吸收等情况也较为罕见。本组7例患者当中有6例出现腹部绞痛等症状,伴随有便秘、排气受阻、腹胀及肠蠕动等症状,部分患者则出现阵发性腹痛及肠鸣音亢进等现象,持续数月之后转变成为完全类型肠阻梗。同时,本组7例患者中有5例还出现粪便带血及粘液等现象。本组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有排便困难现象,随病程发展情况越发严重。如若肿瘤位置较低则可出现排便不畅或者是里急后重等现象。

3讨论

现今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活条件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美国,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慢性结肠癌正在恶性肿瘤致患者死亡当中排名高居第二。在本次研究当中,患者肿瘤大小当中最小值为1cm,而最大值则为23cm,其中,升结肠、回盲部、肝曲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平均直径分别为:(7.62±3.31)cm、(7.02±2.73)cm、(7.40±3.38)cm、(6.88±2.88)cm、(5.42±2.59)cm。相关的分析资料显示右半结肠癌患者数量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数量,并且其在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之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右半结肠癌患者多半出现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全身乏力、粪便带血等症状,并且伴随有排便次数增多、腹块以及恶性液质等症状。而左半结肠癌患者则多半出现腹部绞痛、排便论难、粪便带血或者是粪便带粘液等症状,罕见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且较为少见排便次数增多等现象。同时,右半结肠癌患者由于其结肠的蠕动和粪便会充分的进行混合,故而用肉眼不易观察看出带血现象,但是通过实验可发现为阳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则由于血液与粘液等不常与粪便相互混合,故而有半数患者会出现粪便带血现象并且用肉眼则可发现。

另外,根据本次研究和观察,可以发现慢性结肠癌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会不断的发展,同时中年以上患者患病的风险和几率明显的增加,而患者性别则无统计学意义。慢性结肠癌属于大肠癌的一种类型,和直肠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并且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我国的大肠癌患者当中结肠癌患者数量与直肠癌相比,较少,并且发病的年龄和国外相比较而言,更加的年轻,而在近些年以来逐步的呈现出了结肠近端移动的现象。根据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分析工作的不断发展,发现右半结肠癌的患者可以和家族遗传病史有着联系,并且其肿瘤也是存在着明显且独特的生物学性质。

通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行,针对统计学分析的样本进行扩大并且在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逐步的挖掘得出可以有效的体现出肿瘤及其预后的分子指标,进而以此为基础将传统式的临床病理以及新的治疗诊断方式相互额结合,为治疗以及检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同时,此方面的内容也是今后研究及工作的新方向,必将会对慢性结肠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且大大的提升患者的康复率。

参考文献

[1]王文昌.慢性结肠癌患者临床观察56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132-135

[2]刘志伟.1028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资料统计[J].医学教育资讯,2011.6:112-115

[3]何润雯.结肠癌临床表现及分期48例[J].华南肿瘤病理资讯,2009.4:102-103

[4]王国强.1130例慢性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研究及资料统计[J].广东医学,2010.11:35-45

上一篇:激光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 下一篇: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