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校企对接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4-06 11:13:39

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校企对接模式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分析当前校企合作方式的优点和不足入手,归纳出校企对接应从专业、课程、教法、实训、教师、科研、评价等七个维度实施内涵对接,并据此提出了三种有推广意义的校企对接模式

关键词:高校 校企对接 模式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两个纲要”站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指出了学校和企业要紧密联系,相互对接,不断创新我国人才培养新机制。因此,校企对接训练模式是体现“两个纲要”要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一、校企对接的概念界定

校企对接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模式。校企对接训练模式的核心是大学生专业技能与从业岗位技能之间的对接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把专业技能拓展为岗位技能的教学过程,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和优化。

二、校企合作类型的比较研究

按照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和校企双方的主导性来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类:

1.校企依存性合作

就是指学校隶属于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的实体,学校依赖于行业或实体而存在和发展。主要特征是企业为本,校企一体,学校作为企业的劳动力生产部门。其优势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直接到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的实体就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劣势在于学校发展受到实体的制约,学校办学自主性、灵活性不足;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受到特定实体的规定,人才口径偏窄。如军工院校、部分行业所属院校等。

2.校企依托性合作

学校和企业利用各自优势,通过协议共建实训基地或共同参与学生实训教学活动的校企合作形式,如订单式培养、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等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学校和企业相互独立,在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过程中实现合作。根据双向选择,部分学生经过实习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就业。此种合作的优势在于学校、企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在实习实训的合作培养过程中,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对接。不足在于普通高校不同于职业技术院校,由于部分学生需要考研、考公务员、不急于就业或希望到基地以外就业等就业方向的不确定性,在基地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受到影响。但就目前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来说,仍是较为理想的合作模式。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和部分普通高校已经采用或借鉴此种校企合作方式。

3.校企联谊性合作

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优先输送、优先招聘毕业生的合作关系。主要特征是学校和企业相互独立地培养、选拔人才,双方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优点是校企双方自主性强,学生就业渠道较为广泛,企业有较为广泛的挑选余地,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也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不足之处在于学校很难兼顾企业的特殊需求,只能进行通识性培养,可能时断时续。如高校的校友会、校企联盟等,其职能就是促进校企联谊性合作。

上述三种合作模式,校企依存合作是以企业为本位的合作。校企依托性合作是以学校为本位的合作,校企联谊合作是以学校企业为双本位的合作。从重合度来说,校企依存合作彼此是子集关系,校企依托性合作彼此是交集关系,校企联谊合作彼此是相切关系,各有优劣。作为校企对接的良好模式,必须能够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才成长的需要,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为此,校企合作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作,更应该是在人才培养内涵上的衔接和多维度对接。

三、校企对接应具备的功能

1.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对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专业建设要紧跟市场走,要不断地更新专业,使专业建设贴近市场、贴近不断更新的岗位技能的需求。总体上来说,我国普通高校的专业建设还滞后于经济的需求,也是产生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因素之一。2004年以来,我国每年都要新增10个左右的新职业,而与之对应的相关专业需要5~8年的时间才能配套。这既有客观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因素,需要认真反思。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关键在于高校专业建设紧跟社会走,人才培养紧跟市场走,课程建设紧跟岗位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学校、人力资源市场、企业之间要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与人才培养一样,使人力资源开发也成为普通高校工作的主旋律。

2.课程建设与职业技能对接,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培养出的人才是普通的劳动者。高校应该率先以社会的需求为根本目标,认真审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把最新的成果和社会需求融入到课程中去,既重视学科性又体现应用性,使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对接。例如师范院校的专业方向课程――教育论、教学论、教学法内容与现行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教师技能之间脱节严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尚未进教材、进课堂,一些新的教学成果还没能走进课程。与此同时,从课程结构上说,专业方向课程应贴近职业课程。职业课程常采用模块训练体系和核心技能体系,更加突出教学重点和核心技能点,目标更加明确。因此,课程建设与职业技能对接既能较好地完成理论知识的构建,更能够加强大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课堂教学与岗位训练对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学科体系教学重视专业理论的深刻性和系统性,而技能训练教学重视内容的实用性和实操性。就教学方法上来说,学科体系常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技能训练常采用体验式、情景模拟、角色互换、案例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二者在教法选择上各有特点。在应用性、技能性内容的教学中,应借鉴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训练结合,既丰富了教学方法,又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实习实践与岗位实操对接,缩短学生工作适应

周期

专业实习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良好途径。岗位实操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可迁移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选择实习岗位要和学生的职业规划相结合,符合学生的需求。实习实训前,学校要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标和重点,同时加强实习管理和指导,实习指导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定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实习阶段性点评,真正发挥实习的应有作用,加快大学生由学业到职业的转换。

5.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对接,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比较而言,高校专业教师的优势在于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宽泛性,企业技师的优势在于实操的熟练性和技能的专项性。专业教师在实操方面和专项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方面不如企业技师,但企业技师又往往是能做好但不一定能讲好、指导好,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对接。专业教师既要懂理论,还应该向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岗位技能水平,成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6.学校科研与企业研发对接,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

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这三大任务中,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服务社会的前提,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科研方向上部分高校教师因缺少必要的平台,对应用性研究不够。校企对接要求学校的专业教师要主动地参与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研究,使教师在研究方向上由纯学术性到学术性、应用性相结合的过渡。校企共同参与企业研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发挥其先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弥补我国企业职业化研发队伍的不足,帮助企业走出研发困局,改变企业命运。

7.形成性评价与真实性评价对接,逐步向真实性评价过渡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价办法,与实际工作相脱离。对职业能力评价而言,缺乏具体性、直接性、直观性。如常用的笔试评价办法,侧重知识评价,能够检验出评价对象的知识“盲点”,而难以发现评价对象的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真实评价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对评价对象进行考核,能够较为真实地检验出评价对象的真实能力。针对高校目前的教学环境,应采用传统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形成以真实性评价为主导的策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率先进行改革,如《实习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可以引进真实性评价的方法,确定学生的职业技能等级和水平。不仅如此,真实性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更有参考意义。

四、校企对接训练模式的建构

1.“专业岗位一体化”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使校企对接训练内容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上,汲取职业教育在技能训练上的优势,专业趋向职业化,课程趋向模块化。实行有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将高校课程分为通识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实训课程,加大实习实践课程的学时和分量,使教学活动成为有模块组成的系统工程,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有利于快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学习内容安排上,一、二年级打基础,进行通识性、专业基础教育,三年级进行专业方向教育,夯实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实习,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如湖北襄樊学院创建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

2.“专业+岗位技能”对接培养模式

在不改变高校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以专业技能为基础,针对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空白点”开发课程,使专业技能上升为岗位技能,从而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对接。这种模式既有灵活性又能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河南南阳师范学院采用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的模式,为学生提供50多个社会急需人才的岗位技能对接培训资源,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规划,自愿报名参加相关培训班,培训合格后颁发国家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学生从业上岗的凭证。在学程安排上,培训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始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专业,自选不同类别的岗位培

训班。

3.“学校+实训基地”对接模式

实训基地是根据大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而建立起来具有学校和企业双重功能的专门机构,是校企对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又一渠道。其运行方式是:学校和实训基地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明确双方的职责和分工,学校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学习,实训基地推荐学生就业。在学程安排上根据需要,可采用学校学习和基地实习交互进行。如:无锡、昆山、成都等地依托企业建立的软件实习基地等。

作为目前普遍适合普通高校校企对接的模式主要有上述三种。此外,还有学士后流动站、订单培养、校中工厂、厂中学校等校企对接模式,但普及性不强。

五、校企对接的两个核心要素

1.校企对接课程开发

校企对接课程开发应立足于专业和岗位这两个基点,以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以实现专业与岗位技能对接为手段,以职业核心技能体系为特征开发课程。具体来说,首先要确定与高校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然后找出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之间的空白点,针对空白点开发岗位对接课程。以岗位―岗位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核心技能点为课程开发的主线,通过总操作程序―操作步骤―达到标准―注意事项―相关知识五个环节来呈现教学内容。

2.校企对接教学策略

岗位技能训练既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范畴,也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因此应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校企对接训练应基于下列三个基本点:一是能够把专业技能转化为岗位技能;二是能够把握可迁移技能(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转化为职业精神;三是能够把职业规划和管理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航标。从而实现学业与职业的对接,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训练手段上,以模块训练为单元,核心技能点为重点,加强技能整合。在方法选择上,以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为重点开展多元化训练,加强针对性,突出技能性。在评价方法上,采用传统评价与真实性评价相结合,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评价方法,真实准确地评价出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职业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伟红.研发困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姜献群.师范院校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0(12).

[4]宋争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发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课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80123 。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非语言技术对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意义 下一篇: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及实际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