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及实际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15 08:15:59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及实际应用探讨

继电保护系统需要通过持续有效的、及时的校验维护才能实现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继电保护系统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定期检验模式已严重不符合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节约型企业需要。因此从传统的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的转变,已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检修的发展趋势。

一、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原则

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原则是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关键,应把握以下检修原则:

一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严格执行(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测条例》、GB/T 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 9568-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

二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实施状态检修,应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对检修项目、检修间隔进行合理调配。

三是加强状态检修全过程的管理。低消耗,高可靠性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关键。应对影响性和经济性较大的主要设备,依靠监测手段,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状态检修应兼顾经济效益,及时发现问题,更新和淘汰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四是改变传统观念。采用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方式,摒弃无计划,缺乏针对性的检修,避免到了检修期就大拆、大换的浪费现象。

二、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做好微机选型工作。状态检修是以设备的运行现状为基础的检修方式,是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收集并对设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真正的系统维护和检修。具备高效的硬件设施是保障设备可靠运行的前提,所以,应从电源稳定性、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等方面做好微机选型和保护工作,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重视设备的初始状态。与变压器、开关等电气一次设备检修不同,继电保护、电表等与控制保护有关、属带弱电的二次设备,其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是对各元件的动态性能的监测,而状态检修也不单纯是检修某个环节,而是对设备设计、订货、施工等全生命周期负责,即对系统初装、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所以在设备运行之前,必须对设备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以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原始信息。

第三,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有大量科学、有效的信息,能准确描述设备运行状态和用于分析与决策。所以,必须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控装置和技术,对设备进行连续监测和测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各物理量、参数之间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指导状态检修至关重要。

第四,准确评估设备运行状态。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须首先对主要设备状态进行技术评估,根据设备运行工况、负荷情况、状态检测数据以及各类缺陷和故障等综合信息,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等数据,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量化评分,对设备的正常状态、可疑状态、真实状态、可靠性下降状态及危险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第五,重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处于静态,电力系统运行中,更需要了解的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在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动作,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仿真或模拟技术,动态掌握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异常或发生电力事故时的参数变化,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真实状况。电力系统技术管理应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的检修、试验、继电保护等专业。

此外,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周期的合理确定、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等也是继电保护状态实际应用的关键。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电力系统的发展,已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这种集系统性、综合性与复杂性的新型检修模式的应用,逐步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把握检修原则、针对设备运行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才能发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最大效能。

(作者单位:聊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非语言技术对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意义 下一篇: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在高职食品类专业中的地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