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域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情况的调查

时间:2022-04-06 09:33:29

对县域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情况的调查

【摘要】2014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2014〕39号),要求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对此,我们对辖内50户中小微企业开展了融资成本情况的调查。调查显示,在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引导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关键词】中小微企 融资成本 泾川县

一、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分析

(一)融资结构及特点

1.融资渠道狭窄,间接融资依然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相比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泾川县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企业资金规模小、知名度不高,目前没有一家中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股票融资,直接融资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微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依赖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间接融资。

2.职工内部集资、民间资金弥补融资缺口。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职工内部集资、民间融资是其除正规金融之外一个重要的资金补充渠道,存在信息、担保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门槛较低且融资流程灵活,具有一定补充企业资金缺口的能力。调查显示,20%的中小微企业在资金不足时选择民间借贷融资,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平均融资额度分别占其融资总额的37.87%、40.37%和29.79%;11%的企业选择职工内部集资。

3.新兴融资方式融资意识淡薄。国家日益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然而对中小微企业新兴融资方式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对于新兴融资方式兴趣较小,银行贷款、票据贴现、保理等传统融资业务目前仍是企业的首选,原因主要有母公司管理严格、融资成本过高、市场环境不理想等等。

(二)融资成本分析

1.企业融资各项成本持续增加。当前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利息成本,主要由企业通过银行信贷、民间借贷或职工内部集资方式融资支付的利息费用构成;二是“第三方收费”即非利息成本。主要有中介机构收取的费用包括抵押物评估费、担保费、财务报告审计费和风险保证金等;三是隐性成本,即不能记入财务费用科目,但在融资过程中确实发生的各类费用,如花费的招待成本、关系维护成本等。结合样本企业调查数据估算,当前泾川县中型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年化率主要集中在6%-9%之间;小微型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年化率已达10%-20%区间。

2.融资成本与其融资难易程度成正比,不同规模企业融资成本差别较大。据企业财务人员反映,当前企业融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企业间拆借、企业向个人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调查显示,中型企业融资渠道比较通畅,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贷款年利率集中在6.4%-8.5%区间;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贷款年利率从6.6%到10%不等,约64%的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方式弥补资金缺口,民间借贷年利率集中在10%-40%之间,融资成本负担重。

3.中介收费等非利息成本推高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企业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涉及担保费、评估费、保险费、登记费、风险保证金等中介收费项目,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走高。调查显示,有贷款经历的样本企业中近三分之二曾被相关机构收取其他费用。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推高企业融资成本,宏观政策扶持目标难以实现。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相关政策,但企业“融资贵”问题仍未能解决,并不是银行信贷资金不足,而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使然。调查发现,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尽可能的最大限度上浮利率,只是出于行业竞争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减少贷款利润上浮幅度,泾川县存贷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但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不仅没有缓解,且有上升趋势。

(二)商业银行“保大压小”和风险控制造成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并存。虽然相关银行否认“保大压小”,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是不争的事实。调查发现,泾川县国有商业银行千方百计向天纤棉业、恒兴果汁等重点企业营销贷款,且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门槛并未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不断加大,资金配置的“马太效应”依然较为明显,中小微企业从其它渠道取得的资金成本依然很高。

(三)较高的综合融资成本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机构利差存贷缩小,负债成本上升,为了保证盈利,往往将这部分成本向资金端转移,提高贷款浮动利率,部分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溢出到非金融机构融资市场,抬高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融资利率。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融资渠道匮乏,贷(借)款供不应求导致的权利寻租又增加了隐性融资成本。

三、几点建议

(一)适当放宽贷款风险容忍度,提高中小微企业利率定价能力。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适当放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准入条件,考虑中小微企业的承受能力,在贷款议价方面应适当放宽风险容忍度,减少利率上浮幅度。

(二)发展多层次企业融资体系,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鼓励诸如融资租赁、农产品期货等非信贷融资创新,丰富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继续推进信托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元化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机构体系,增加贷款供给能力。

(三)减轻企业融资成本需要多策并举。政策部门各种收费多,且有增长之势,减少行政收费已成为融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各类收费标准,让企业得到实惠;二是加快行政收费改革,取消只收费,不服务的部门和收费项目;三是加强金融机构在中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不合理收费监管,确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上一篇:浅析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 下一篇: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