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技英语课堂教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渗透

时间:2022-04-06 04:24:15

浅谈中技英语课堂教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渗透

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在中技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很关键的。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其次要对比中西节日背景文化等等渗透文化知识的教育。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教育。在英语课堂中,从文化入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技校生、中西方文化知识教育

一、渗透文化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1、文化知识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英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随便对外交往次数的迅增,英语知识的不足却会闹出笑话,所以英语教学必须面向世界。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尔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因此应在此基础上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略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中技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生源的不同,英语基础底子参差不齐。技校的英语专业性很强,如机械、汽修、化

工、计算机、电工电子英语等,学生基本知识不扎实,学得很吃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信心受挫,学习积极性自然下降。另外,学生缺乏学习语言的氛围,学习没有乐趣可言。目前我们英语组编写的《Tourism English》校本教材在各个专业部的辅助教学中很适用,特别是在旅游专业部的教学中。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相结合,大大在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三、文化知识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一)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

英语文化知识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能够让也们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到学习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方文化在称呼、打招呼、感谢、介绍、隐私、谚语、节日、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口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等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在本校去年底举行的“首届英语口语风采大赛”中采用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景点抽签介绍和评委问答三个环节进行,让学生真真正正过了一把“Oral English”的瘾。举办此类活动对丰富校园文化、浓厚学校学习英语文化的氛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勉励同学们大胆地听英语、说英语、唱英语、秀英语,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

3、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也采用加强“交流-互动”环节;例如:

1)、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英文经典歌曲,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的心理起到放松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2)、激发思维,增进想象。让学生上讲台做简单的duty report,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心,激起求知、探究、操练等学习意愿,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

4、视听示范,培养语感。课堂上播放一些标准朗读录音对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听力训练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体现;

1.Greetings(问候)

如在西方国家,要是碰到的熟人或是朋友之间的问候语,不能向我们中国人一样说“Have you have you lunch?”(你吃了吗?),在我们中国仅仅只是一句很普通的问候语罢了,而在西方,那是别人误认为你会请客吃饭什么的。说英语国家的人们打招呼通常都是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而展开的。再比如说“comrade”(同志)这个词,是我们国家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里都常用Sir和Madam称呼,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男士),Miss.(未婚女士的称呼),Mrs.(已婚女士的称呼),Mz.(不知结婚已否的女士的称呼)。

2.Thanks&replies(感谢和答谢)

一般而言,在中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这个词语,如果用了,听起来有点怪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上有了一定的距离。而“Thank you.”这一句话在英语国家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准备一桌美餐,请客看电影或是生日送上礼物,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您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问题。当别人问及要吃点什么或喝点什么时(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在中国都习惯客气地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等。根据英语国家的习惯,想,就说声“Yes,please.”或“Ok,thank you”,若不需要,就说“No,thanks.”就可以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谦虚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Introduction(介绍)

“What’s your name?”这句话出现的频率颇高,但对于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有不同的说法。在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My name is …”,自然会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便在面谈、填写表格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have have/know your name,please?”,如使用“What’s your name?”,将会给人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4.Privacy(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在说英语的国家人们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此都涉及到个人隐私。看此组对话:A:How old are you?,Miss Anna? B:Well, it’s a secret!。为什么Miss Anna不愿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不愿告知,女士们更是如此。

5.Proverbs(谚语)

在课堂中,结合中国文化,开展谚语的Guess and Translation环节,让学生进行分组竟猜。

6.Holiday(节日)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中秋节(Mid-autumn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aristmas Day(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进尔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圣诞前夕(Christmas Eve),圣诞老人(Santa Clause),圣诞树(Christmas Tree),圣诞大餐(Christmas Dinner)中的火鸡(turkey)、布丁(puddings)等等,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7.其它一些常用的句子。

众所周知,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quick-speaking”(快人快语)活动。Are you crazy?(你疯了吗?),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 am all ears(我洗耳恭听). It’s up to you(由你决定).Big mouth(多嘴驴).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What brings you here(什么风把你吹到这来了)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知识教育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上一篇:《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分... 下一篇:园林专业实训课目标教学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