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空间设计的意境之美

时间:2022-04-06 01:43:44

浅谈环境空间设计的意境之美

摘 要:美,在中国的语言中是一个很宽泛的的词,美所讲的并不是一种空谈,美是需要人们亲身的体验,感受和欣赏的。一般而言的空间是具有客观性的。有虚实空间之分。正因为这种虚实的穿插,在美学上又产生了一种美的意境。意境则是要依托于环境的,而环境又是一个大的空间。因此要学会从环境空间中发现意境的美。

关键字:环境;空间;意境;美;园林;建筑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47-02

美,在中国的语言中是一个很宽泛的词,美所讲的并不是一种空谈,美是需要人们亲身的体验,感受和欣赏的。在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中提及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美,对立的即为丑、陋,这是一种通俗论,往往很多丑的事物,放在特定的空间中,反而会达到别一番的美,一种意境之美。

那什么是意境?什么是环境空间?一般而言的空间是具有客观性的。有虚实空间之分。正因为这种虚实的穿插,在美学上又产生了一种美的意境。意境则是要依托于环境的,而环境又是一个大的空间。因此要学会从环境空间中发现意境的美。

环境空间设计包含了园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在这些空间设计中,总是有人参与其中,在儒家的美学思想中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说人们需要这样或那样的空间,来感受生活中的不同美妙,同时欣赏设计带来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意境享受。在《意境与空间》一书中,指出,意境,就是指主观思想、文化。文化,主要是人的思想意识。其实,在人的意识中开始是意念,并不是意境。先要得到一个总的意念,然后用表象将这个意念表达出来也就是意象。意念与有感觉有形态的意象结合起来,也就逐渐成为意境。

在这里主要浅谈一下园林景观的设计,建筑空间的营造。寻求其中的意境之美。

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意境或许已经达到了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在春秋时人们才把自然人化了。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在春秋战国时北方出现了囿,南方出现了园,可以说那个时候园林开始了。陶渊明的田园居所体现的是一种恬静淡然的田园意境美,而惘川别业则是诗情画意一般的意境美。道法自然也就是要从自然中来并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中,融入了哲学中所讲究的虚实相生,阴阳相切的空间布局。它的曲径通幽,借景,框景,对景等手法宛如中国绘画中留白空间所体现的那种意境之美。但意境并不是说它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一种境界,任何事物当融入情感与思想,同样也是一种意境美。在西方的园林中注重形式美,对称与规整,在英国的风景园林中,其所追求的是天然般的景色,有时会故意在园林中建立一些废墟之类的景观来以感染人们的内心悲伤的感受,所体现的是它所要表达的某种意境。再看看日本的禅宗园林,运用山水布局,尤其它的枯山水,讲求幽、玄、枯、谈,很好的表现出佛教禅宗的哲理,而且非常的抽象与写意,空间局促。让人有心灵上的纯洁感触,呈现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众观园林设计则是由山水、植物和建筑而构成,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呈现出许多虚实景致的对比。并且在一定空间中的景观融入了此空间的思想情趣以后,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相融合的时侯,方能体现出它的完整性,它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园林意境。园林是大自然的艺术,而美的印迹也需要从自然中的具体形象里去寻找。园林景观所体现的意境美不能仅限于一种感官,还要考虑到要人性化,也就是所讲的合理性。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同于看绘画作品,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园林空间要服务于人,作为参与者也要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园林空间的意境美是物我同化,情景交融的。

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更是注重空间的布置与处理之间的关系。虚实空间的结合对比,正与负的空间关。这在中国美学思想中是核心重点问题。在中国绘画理论里,讲求“气韵生动”的说法,何为气韵?何为生动?我认为体现在造型上,是一种洒脱自然,运动的感觉。在中国的建筑上,在六朝时期开始,地面用短柱支撑,翼角起翘,可以说很聪明,化简了建筑的重量感,可给予人生动的感觉,这也就是一种气韵生动的表现。也就是说曲线的运用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基本特色,体现了建筑的动感意境之美。通常所讲的建筑上所谓的“空间”是对平面或者是立体空间而言。在《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一书中,讲到中国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棒棒的空间观念。什么是“棒棒”,指的就是支撑建筑的木柱式结构,中国古建筑的卯榫结构,棒棒之间的穿插,这是一种智慧的意境美。建筑的结构都是木框架的结构,木条之间的连接,只有卡槽,也就是所说的斗拱建筑。空间是一个无的空间,根据不同需要添加墙体进行分隔,也就形成了一种具有私密性或者半私密性的,所谓有的空间,因此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也就呈现出来。产生了虚与实的对比。李泽厚先生曾说:“意境则是意——情、理与境——形、神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相互统一。”在传统建筑空间中美的表达可以像山水画那样表现出一种写意的空间意象。建筑也要依托于环境,建筑艺术透过环境所产生的感染力构成了一种“情与景相互交融”的意境。祭天建筑亦是一种意境之谈。天坛圜丘台,用两道矮墙四面围合,而三层台阶却空空如也。站在台上,俯瞰地面,感到离天会很近。而仰望天空,空旷浩渺,顿时感觉到人的渺小,对天的敬畏油然而生,这正是祭天建筑要表达的意境。这种美无以言表。

建筑就其本身就是一幅永恒的画卷,空间是建筑的实质,而光是空间中最灵动的元素之一。无论东方西方的建筑,光感所产生的律动,为建筑空间增添别样的生动意境之美。不同的建筑风格在静立中会散发出不同美的感受,建筑空间设计的美是没有界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都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先来看一下苏馆,建筑物与自然及其周边环境达到了和谐统一。空间的尺度适宜,空间内外相互穿插渗透,用框景的形式进行景中套景,生成很强的层次感,有一种层次上的意境美。 建筑的色彩以白墙青瓦呈现,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娟秀别致,静谧的感觉。在建筑的中庭,屋顶为一折角,光影交错,将“窗”的功能很好的展示,框景的运用,各种形态,让参观者产生远景如画的错觉的意境美。在华馆所处的环境与苏馆有所不同,但其也产生了他所要表达的形式美。贝聿铭运用几何的切割组合手法,将梯形变为三角形。用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建筑需要从建筑的入口开始,老子在《修远学》中云:“凿户牖以为室”,可见入口是很重要的。入口虽小,但在建筑中是不能缺少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入口空间意境的表达更显得十分重要。此馆入口体现了主次关系,有均衡与稳定的空间美。这里所讲的均衡与稳定主要是从审美上讲的,体现了一种形式美。以静态均衡来说,此馆体现在一定的不对称形式上,两个三角形呼应靠的是对角线上的相连接,从而使两个形体相互制约保持一种均衡的关系,显得更加稳定。而这种不对称的均衡却增添了建筑轻巧与活泼感,不对称的美所传的出一种活跃的美,且体现了韵律与节奏的形式的意境美感。

总的来讲,空间构筑了环境,环境塑造了空间,环境空间设计意境美的产生不光取决于景观内容,更有赖于景观受众的情感体会、文化素养。意境的表现可以自觉也可以不自觉,需要倾注于人的思想感情去发现环境空间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1.

[2]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人民出版社,2006.

[3]冯纪忠,赵冰著.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东方出版社,2010-03-01.

[4]汉宝德著.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01.

上一篇:谈谈艺术作品中异化的女性形象 下一篇:浅谈雕塑在景观设计实践中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