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时间:2022-04-06 01:42:38

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摘 要:在新理念新课标这一背景下,高中的音乐教师应该对学生情感进行激发,并且将学生对音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唤起,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主体地位,并且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对学生想象力进行激发。本文中,笔者就对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理念 新课标 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策略 分析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将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倡导,这样能够很好对学生情感进行激发,并且对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下面,笔者就对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分析。

一、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人们进行想象活动最为直接的动力就是人的热情,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对人们学习过程中情感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强调。就像捷普洛夫所说的,在一方面,感情是对人类想象进行鼓舞的活动,另一方面,在人们受到感情影响以后,在人类进行形象、想象的进一步创造过程中,形象和想象自身就已经成为了人类感情的源泉,形象和想象能够将进行创作艺术家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提升。然而,在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过程中,往往能够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产生智慧和创造的火花。所以,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要将自己的角色从音乐课堂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者以及组织者。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的采用开放式这一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来进行学生积极主动、舒心愉悦以及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因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够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的理念核心就是要求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并且发展人、尊重人、关心人,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静转变成为了动,并且对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性更加注重,创造一种积极的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潜能和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在音乐教师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并且主动性的学习,这样能够将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所谓的主体性就是指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活动的教育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拥有主动权,做自己学习生涯中真正的主人。在布鲁纳眼中,能够激起学生好奇心就是课堂中的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受到好奇心驱使,对于那些教师还没有进行讲解的知识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将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将原来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音乐课堂转换成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音乐课堂,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能够对学生的自觉性进行调动,从而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内在的原动力进行激活,从而在最大限度的将学生所具有的创新思维潜能全部发挥出来。

三、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要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要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束缚进行摆脱,并且对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彻底的贯彻,在人人成功这一教育原则下,坚持多价值的教育观念,要根据学生的天赋、需要、爱好、兴趣以及特点等等来进行学生的发展和培育。新课程改革中,对音乐教材仅仅是一种资源和材料,一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进行了强调,因此,新的教材中,教材课后的作业设计以及问题设计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答案往往都不是唯一的,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就说明了每一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在高中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学生个性进行发掘,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其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充分的发挥。

结论:高中音乐课堂必须要对学生情感进行激发,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培养,学生情感的激发自身具有的优势独特,同样体现了我国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要求。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为学生情感的体验性和丰富性创造出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高中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施展平台,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要以多变、积极的思维来进行教学的参与,从而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沛. 传统教学评价与素质教育的悖论及评价的换代方案――音乐教师教育的“像册”式评价和动力学习范式[J]. 中国音乐, 2004,(02) .

[2]尹爱青. 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 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 2006 .

[3]向迎春. 音乐教学切勿买椟还珠――论趣味性教学的四大误区[A]. 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 2006 .

作者简介:孙丹丹(1981―),女,浙江省象山第三中学教师二级,主要从事高中音乐教学研究。

上一篇:儿童钢琴教学启蒙与辅导 下一篇:贝多芬Op14.No2第一乐章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