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时间:2022-04-05 10:42:36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用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适当的举借负债,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和策略。适度的举债经营,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有效地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从而增加了股东资本的增值率,另外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但与此同时,举债经营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当企业的经营受到环境影响收益下降或决策失误时,股东权益报酬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如果收益下降不能按期支付利息等,甚至存在破产的风险。另外,在对企业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通常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而偿债能力分析是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首要内容。即使企业的资产周转的速度较快,盈利能力在报表中表现的很好,但是如果利润没有真正以现金形式体现,当企业债务到期时,而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清偿债务,企业的维续还是会受到影响的,债权人为了维护其利益可能会该公司。偿债能力是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稳健性保证,如果企业总是不能及时的偿还到期债务,生存都受到威胁,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能力。因此,偿债能力分析对企业尤为重要。

一、传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偿债能力是偿还企业各种债务的能力,或者说是企业清偿各种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和保证程度,即企业偿还全部到期债务的现金保证程度。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受企业负债的内容和偿债所需资产的影响。按照债务偿还期限的不同,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因此企业偿债能力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四个,营运资金是从绝对的角度分析企业偿还紧迫债务后的短期周转资产,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是从相对的角度分析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主是通过研究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中各项目数字的大小,相关项目的结构关系及各项目的变动情况,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偿债能力是否好坏。

传统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主要运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数据,运用各种财务指标和财务比率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由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使用过程中,大量采用应计、待摊、预付等职业分析和判断,使得传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加入了过多的人为因素,可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影响分析的效果及应用。而且大多指标是静态指标,是一定时点的数据的对比,在会计期末当管理当局认为某些指标不理想时,可以通过年末突击性偿还流动负债,下年初再举借等手段改变负债的数量和结构,粉饰其偿债能力。另外,虽然企业利润表中可能体现出大量的盈利,但是当其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时,使得企业利润不能以现金的形式体现。当企业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收入不能满足企业支付生产经营的各项耗费时,企业为了正常的周转,就需要借入债务,从而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如果企业在短期内不能及时改变现金周转不畅的状况,企业的债务就会越来越大。而随着企业负债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的信用等级也在大幅降低,企业筹资的难度将加大,企业债务筹资的相关成本也会加速升高。当企业债务成本高于企业的全部资金利润率时,企业财务杠杆的效益将变为负效益,这将使企业面临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从而加大企业的债务风险,甚至面临破产清算。

鉴于传统偿债能力指标的不足,人们对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指标不信任程度日益加剧,而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现金流量信息由于不易被人操纵并且能一目了然的了解企业的资金数额,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现金流量等信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二、现金流量的重要性

现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企业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现金有关,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但是如果企业没有现金,将无法持续生存下去。拥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是企业维持正常偿债能力、避免财务风险、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即使有盈利利润很高,但如果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也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现金流量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

现金流量是整个企业财务运转的剂。一旦企业现金数量不足缺乏剂的,企业就会出现财务困难,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发生瘫痪。现金流量也是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企业现金流量问题是一种信号,传递着企业资金周转的不利信息,是企业财务状况危险或恶化的征兆。如果财务结构不当失衡,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全部资产中固定资产比率过高,流动比率过低,体现企业收益能力的存货周转速度过慢,转换现金的应收账款回收率偏低等,都可能造成现金存量不足,出现现金流量问题。现金流量问题可能说明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能力不足,对营运资金管理不当。这可能说明管理当局经营不善,决策失误,或者采取了不恰当的融资方式,使融资成本过高,不能有效地发挥债务的杠杆作用;或者现金管理控制不力,造成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失衡。

现金流量如果无法与企业的成长相互配合,往往会使企业丧失良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许多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量;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增编人力来实现营销,这往往会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机会。反过来,也有许多公司在现金流量充沛的时候,没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没能进行投资策略分析,没能大力投入研发资金,没能及时推进制度创新,使现金流量找不到用武之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同样也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三、基于现金流量的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是通过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现金流量表在编制地过程中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因此排除了人为因素对现金流量表中会计数据的影响,使会计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由于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最终还是依靠企业的现金资源的,所以运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更能体现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但是企业以往在利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主要是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基础计算相应指标,存在不合理性。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大都进行多角化的经营,而且也越来越注重投资理财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并且投资收益在企业利润来源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一点也可以从新会计准则中得到证实,新利润表在编制的过程中,不再按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分类来计算营业利润,而是统一计算营业收入和相关成本,并把投资收益计入到企业的营业利润当中。与此对应,现金流量表中各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重要程度也发生了变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应该作为企业偿还债务的现金资源。所以在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应以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为基础计算相应指标。

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用于偿还各种债务的手段主要是依赖现金资产,或者说主要依靠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除了运用传统的指标以外,更应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根据现金流量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对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应重新构建。

其一,现金偿还流动负债比率。该指标主要是对传统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修正。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当企业需要偿付债务时,预付项目通常需要未来转化为存货等资产而不能变换成现金,应收项目在回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存在坏账损失等原因数量上也会受到限制,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数量较大,但是要想转化成现金,需要通过销售,收款等过程,变现能力比较差,使得传统偿债能力指标中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值得怀疑。另外,当管理当局在会计期末发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不理想时,可以通过调增该比率的分子,调减分母的方式,人为的改变该指标的数字,粉饰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建议由现金偿还流动负债比率来替代。企业利润很好,但是并不一定有充足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偿还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在多大程度上有效保证本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体现出公司偿还流动负债的现实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将更为谨慎合理。该指标大于l,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收益较好,产生的现金净流入较多,流动债务到期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

现金偿还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年末流动负债

其二,现金到期债务比。企业偿还压力最大的是已经到了偿还期限的债务。本期到期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到期的应付票据,长期债务数据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中本期“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取得,应付票据数据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应付票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之和的算数平均值得出。通常情况下,这两种债务一般不能展期到期必须如数偿还,所以该指标能够比较直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这个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负债

其三,现金负债比率。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没有足够现金流量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而现金负债率正是从现金流量保障的角度来反映企业较长时期内的偿债能力,反映获取现金能力和偿还债务水平之间的关系。该指标不仅减少了权责发生制对财务指标的操纵,又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收付实现制导致的现金收益短期波动。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说明现金收益能力对企业全部债务的保障程度较强。

现金负债比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年末负债总额

其四,现金长期债务比。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长期负债有多少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补充,该比率越高,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现金长期负债比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年末长期负债

其五,现金利息比率。该指标是对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已获利息倍数的修正。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当期的会计收益对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和保障程度。由于当期利润中应收项目的大量存在,而利息作为企业短期内必须用现金支付的费用,仅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利润来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用现金利息比率替代。该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对于各种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企业即使债务本金可以展期,但利息通常当期必须偿还,所以现金利息比率反映企业现金偿付的底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还应该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该指标大于1,则表明企业最低付现要求得到满足。

现金利息比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的偿债能力指标大多是动态指标,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另外由于分析时所使用的会计报表在编制过程中由于人为的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报表数据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报表使用者来讲,利用财务分析数据进行决策时,不能单纯地依靠偿债能力指标分析的结论,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其他渠道来寻求决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继兴等:《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信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3年第12期。

[2]杜晓光:《企业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编辑 杜 昌)

上一篇:趣多多愚人节来袭:别太当真,只要趣多多 下一篇:全面覆盖,内容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