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牧区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的体会

时间:2022-04-05 10:59:48

浅谈牧区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63-02

【摘要】达日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全县平均海拔4000米,属高寒半湿润性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无绝对的无霜期。全县辖1个镇、9个乡,人口28681人,其中牧业人口21490人,是一个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地 ,相应传染病较多,牧民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力度不够。2003年我中心从原医疗预防保健中心“四位一体”分出以来担负着全县的免疫规划工作,为提高我县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按期对各种疫苗针对的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从而保护易感儿童,提高对相应传染病免疫力,防治相应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关键词】免疫 规划 预防 接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计划免疫接种质量及计免人员工作能力,积极参加省、州举办的培训班及聘请省级专家对计免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制定了以免疫规划服务机制和信息传播方式为主的综合策略,针对各种疫苗接种、剂量、部位进行指导并讲解接种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上报同时如何建卡、建证、统计报表数据,冷链运转及疫苗的储存。

1 实施计划免疫的方法

1.1 在接种工作中,护士必须实行高标准化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保证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1.2 严格安全注射措施,疫苗储存规范,有温度记录。“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做好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登记,使用后的器材采用销毒、毁型或焚烧等方法。

1.3 对全县0-7岁的儿童摸底调查,建证、建卡,包括临时居住的家庭(三个月以上)。

1.4 与儿童家长预约接种时间。做好各种疫苗的准备工作,疫苗充足、并保证疫苗的有效期。接种部位要准确、剂量要准确。

1.5 每周定期接种日,保证儿童能及时接种疫苗。

1.6 接种前询问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排除禁忌症。接种后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并向家长说明疫苗的作用及疫苗反应的症状和怎样处理疫苗反应的措施。

2 存在的问题

2.1 有的家长不按规定时间接种,间隔时间过长或间隔时间少于28天。

2.2 在县的牧民由于生活习性原因,需要外出游走放牧,采挖虫草,不在同一地点及规定时间内接种,易造成漏种。

2.3 有些牧民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为孩子没病就可以少种或不种疫苗。

2.4 流动人口不易管理。

3 采取措施

3.1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让牧民群众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3.2 走家串户宣传计划免疫的好处及各种疫苗的作用。

3.3 与县医院及妇保院沟通,要求对所在医院出生的婴儿及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并按时报我中心。

4 体会

4.1 计划免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虽然打几次预防针,但社会效益很广,这项工作关系到我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后代的健康,减少疾病和消灭相应传染病,要努力做好并长期坚持不懈。

4.2 要与各医院保健部门沟通,相互配合,耐心细致的向广大牧民群众反复宣传计划免疫的重要性,使各位家长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4.3 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对流动人口定期清查,掌握接种情况,有漏种时及时补种。

4.4 凡是外地来本县接种的儿童均给予接种,并向家长说明漏种的危害,要求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在当地疾控按期接种。

总之: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工作,使牧民群众认识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来我中心接种疫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我中心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实施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卡介苗接种事故的调查报告 2009年10月第15卷赵鹏

[2] 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2009年10月第15卷谢广中

作者单位: 814200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浅谈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 下一篇:普外科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