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效率――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新领域

时间:2022-04-04 09:40:37

实践效率――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新领域

作者简介:冯东飞(1966- ),男,陕西子洲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

摘 要:实践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层次问题,它包括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和实践本身的效率。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实践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实践本身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实践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深入进行实践效率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关键词:实践;效率;实践效率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3-0026-04

目前,国内哲学界对“实践的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下列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主要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1]1527。第二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第三种意见认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3]。第四种意见认为:创造性是人类实践的本质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精神实质[4]。这些理论深化了以往人们对“实践的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但是它们却只局限于实践的质的方面,而对于实践的量的规定性(即实践效率)这一深层次问题尚缺少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对实践效率问题展开理解,以期在最终目的上深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对于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把实践作为活动和把实践作为结果。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产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生产与产品的关系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的的投入与生产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定量的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结果的产出,一定量的生产结果的产出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生产投入。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是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实践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且一定量的实践活动的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实践结果的产出,一定量的实践结果的产出也总是对应着一定量的实践活动的投入。

就实践作为活动来说,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实践主体必然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虽然不同的实践活动会出现投入量的涨落,但决不会毫无投入,投入的中断意味着实践过程的停止,实践活动也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还要投入相应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就实践作为结果来说,实践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改造过程。在实践结果中,既渗透着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投入的实践主体因素,又渗透着实践过程中所投入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实践结果中之所以渗透着主体性因素,是因为实践主体具有能力结构。所谓能力结构是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力的构成,它大体上包括社会经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和意志、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包括知识背景和文化传统),通过后天的不同形式的接受活动和同化活动而形成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协同作用,形成主体现实的实践主体能力结构系统。当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他的能力结构会发生作用,并随着实践主体活动的进行而被投射到实践客体、实践结果中,从而使实践结果凝结着实践主体的因素。事实证明,不同的实践主体在对同一对象的改造中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是由不同主体的能力结构因素的参与而决定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不同的实践结果是由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践活动主体的能力结构的不同导致的,同时,不同的实践主体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关注的实践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在乡间,植物学家会注意到不同的植物,农夫注意庄稼、牲畜等等。一个没有这些爱好的城市居民,见到的则可能只是悦目的风景”[6]。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实践主体所改造的对象又是他所懂得和感兴趣的事物。

正因为实践结果渗透着主体性因素,所以在关于实践的本质的讨论中,人们提出了能动性、创造性等问题。这实际上是对实践的主体性因素的不同理论反映。

实践结果之所以渗透着实践客体的信息,是因为实践过程是主体对有关客体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存取和输出的过程。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活动时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也就是说,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7]。这种“生产的消费”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投入,表明了实践活动中渗透着来自客体的信息。可见,由于实践结果中渗透着来自客体的信息,从而决定了实践具有客观性的本质。

由是观之,实践是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的统一。实践作为某一具体的活动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实践结果;实践作为某一具体的实践结果,必然是具体实践活动过程的结果。把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之间的关系作为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与实践活动结果中的产出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践结果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实践活动的投入是否合乎目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合乎目的。

“效率”一词在《辞海》中被表述为,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1]1875。显然,这里的效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的,它说明:当所消耗的劳动量一定时,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愈多,效率便愈高,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愈少,效率便愈低;当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一定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少,效率便愈高,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多,效率便愈低。笔者认为,对于效率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经济学问题来研究,还可以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

所谓把某一特定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就是对某一特定问题作统一的、终极性的说明。要把效率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就必须对我们所知的一切效率作统一的、终极的说明。归根到底,我们所知的一切效率都是活动所规定的,效率相对于活动而言,离开活动无法谈论效率问题。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活动具有效率与活动讲究效率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也就是说,效率是活动所具有的规定,任何活动都具有效率,但并非任何活动都是讲究效率的,唯有手段性的活动才是讲究效率的,而非手段性的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因此,要把握效率,还必须从手段谈起。

手段既是提出可实现的目的的现实条件,又是保证目的得以实现的现实力量。不与目的相联系,不能实际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就失去了作为手段的意义[8]。这说明,手段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正是目的使某种事物成为手段,具有手段的性质。同时,在实现目的过程中的手段不是唯一的,同一个目的可能有一个甚至多个事物作为达到该目的的手段,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手段越来越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就有一个对多种手段进行选择的问题。一般地说,最能准确、迅速而又最经济地实现目的的手段,是被优先选择的对象。手段是讲究有效的,即我们总是在众多的手段中选择更经济有效地实现目的的手段。

人的活动之所以具有手段性,这首先因为,一方面,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另一方面,人能够通过自觉地发明和创造各种不同的工具以及操作这些工具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相对于第一个方面来说,第二个方面才是手段性的活动。

其次,手段性活动总是与其它活动有联系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其它活动,而不是为了自身。也就是说,手段性活动的目的是非自身的。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手段性活动的效能,消耗较少的时间、精力,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从事其它活动,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

事实上,人总是在利益和需要的驱动下设定自己的目的,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努力实现一定的目的。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活动了或者正在活动着,就像悠闲地欣赏天边飘动的白云那样等待它自然而然地达到目的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的需要却是无限的,而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和愿望。尽管人们总是理智地缩小自己需要的范围,有选择性地确定自己的主要目标,按照需要的层次分出具体目的的先后次序,但还是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在有限的生存时间中尽可能地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在这里,人唯一能够自主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人不会放任自己的活动,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活动的效能,力图使活动成果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耗费更低。所有这些努力,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的活动中的效率追求。

因此,就人活动的目的和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的活动的关系而言,人的手段性活动的效率实际上就是人的活动手段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作为手段性活动的人的活动总是根据其活动的目的进行必要的活动投入,人的活动的投入就是活动主体――人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方面的投入与活动客体――人创造的物质工具和活动主体所作用的客体对象的投入。进一步来说,人的手段性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活动投入与这种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实现的比值。换言之,所谓人的活动的效率问题,就是人的具有外在目的的活动投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或者为实现特定目的投入了人的多少活动。人以一定的活动投入实现较高的目的,这种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相反,同样的活动投入实现的是较低的目的,这种活动的效率是较低的。当人活动的目的或目标不变时,达到该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或过程即活动投入越节省,这种活动的效率就越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实现目的的手段或过程即活动总量投入不变时,所达到的目的或目标越大,其活动效率也就越高,反之,活动效率就越低。人类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在于人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省自己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所进行的活动投入,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信息等从事其它活动,实现更多、更高的目的。

非手段性活动以活动本身的实现为终极目的,而不是另一活动的手段,即非手段性活动的目的是内在的终极目的或唯一目的。因而,在人的非手段性活动过程中,人满足于自己已经活动了或者正在活动着,并不讲究效率。例如,如果劳动仅仅是为了满足创造欲,为了劳动而劳动,而不是为了进行其它活动,那么人在劳动过程中就不会努力地去提高劳动的效能。这说明,非手段性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

在把握人的活动效率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加以区分,以进一步深化对活动效率的理解。刘永富教授认为:“人的活动的目的分为内外两种,或者说,活动具有内外双重目的。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活动本身,即进行或从事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对该活动本身的需要――一切需要归根到底都是对从事某活动、发挥某功能的需要。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即进行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为了进行其它活动,是为了满足对其它活动的需要。例如:吃饭、劳动等活动都有双重目的;从内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满足食欲,因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因而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从外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获得能量去干其它事,劳动则是为了挣钱去干别的事。”[9]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活动本身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内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外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

如上所述,实践是实践活动与实践结果的统一。一方面,由于实践活动过程有投入,即任何实践活动过程都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有产出,即任何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投入必有一定的产出。因此,就实践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而言,实践具有效率。当然,实践具有效率与实践讲究效率并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并非任何实践活动都讲究效率,只有当某一实践活动作为实现其它活动的手段的情况下,这一实践活动是讲究效率的。否则,实践活动作为非手段的活动是不讲究效率的。

事实证明,人们在自觉的手段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总是选择能准确、迅速而又最经济地实现实践活动目的的方式或手段;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反省和干预自己的实践活动,千方百计地提高实践活动的效能,力图使实践活动成果质量更高、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耗费更低。所有这些努力说明,人在自觉的手段性的实践活动中追求效率。

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作为手段与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的关系。作为手段的自觉实践活动根据其实践活动的目的,必须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投入。人的实践活动的投入一方面包括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因素;另一方面,还包括实践过程中所投入的相应的实践客体的信息。

进一步来说,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物质、能量等与这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实现的比值。换言之,所谓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投入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或者为实现特定目的投入了人的多少实践活动。以一定的实践活动投入实现较多、较高的目的,这种实践活动的效率就是较高的;相反,同样的实践活动投入实现的是较少、较低的目的,这种实践活动的效率是较低的。当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或目标不变时,达到该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或过程即实践活动投入越节省,这种实践活动效率就越高。从另一侧面讲,当实践活动总量投入不变时,所达到的目的或目标越大,其实践活动的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其实践活动的效率就越低。因此,相同或相近的实践活动过程可以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不同的实践过程可以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实践结果。

如上所述,由于人的活动分为内外两种目的,因此,人的活动效率也分为活动本身的效率与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所谓活动本身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内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活动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活动投入与活动的外在目的的实现的比值。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的认识,我们还应该区分实践本身的效率与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

就实践作为一种活动来看,它的活动目的也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实践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实践活动本身,实践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实践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这也就是说,实践活动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满足创造欲,而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实践活动的外在目的是为了指导某一具体实践以外的其它活动。可见,人的实践效率又可分为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和实践本身的效率。实践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的投入与实践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实践本身的效率是指实践活动投入与实践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

由此可见,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的研究,全面地把握实践效率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实践活动中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张恩慈.认识论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1.

[3]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2.

[4]赵正全.牢牢把握实践的创造性本质[J].青海社会科学,200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6.

[6]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0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8]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640.

[9]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4-165.

上一篇:廉政风险评估预警研究 下一篇:前主体性•主体性•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