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教作文 扎实求发展

时间:2022-04-04 09:16:10

【摘要】(1)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2)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

简单教作文 扎实求发展

摘 要:学生作文大多内容空洞,形式单调,缺乏真情实感。在写作中很多同学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描写,不能较好的把一段话写具体。因此,笔者尝试通过了解具体句、注重沟通、细致观察、积累语言、设计练习这几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学生把习作写具体。

关键词:具体;沟通;细致观察;积累语言;设计练习

纵观目前小学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这是由于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且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还很粗浅,或者说只停留在表面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仍很模糊,因此学生总感觉作文没话可说,写不具体,语言干巴巴的,缺少一份感染力和生动性,在写作文时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笼统。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了解具体句,有的放矢

什么叫具体句?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出来的句子,就叫具体句。什么叫不具体句?不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出来的句子,就叫不具体句。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比较两种文章、两个句子的优缺,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先“悟”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如:

(1)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2)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三四个小朋友手拉着手,也合抱不过来。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

二、注重沟通,有话可说

在日常教学的口语交际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因为胆小,开始是不敢说,时间久了就变成不会说了。老师要指导他们学会说话,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要求他们多读课外书,要让这些学生有话说,会说话。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效果会有很大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尽量把句子说得生动有趣,因为说的时候能够吸引人,写下来才可能更吸引人。班级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如每天上课前开展“语文天地”栏目。一堂“即兴作文”课,猜一猜,她是谁?通过这样的各种比赛,素质拓展等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

三、加强阅读,积累语言

当下,小学生掌握的词汇过于贫乏,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笔者认为要结合阅读教学,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好文章,让学生熟读多记,同时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的片断的好习惯。教师还应给学生创造展示积累的时机,如可结合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积累运用的内容教学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等,让学生展示积累成果,也可以让他们给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书,谈谈收获体会等等。就这样,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语言,学思维,在头脑中积累材料,积累知识,在多读中理解,揣摩写作方法,开拓思路。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自然而然就会丰富起来。

四、勤于观察,全面细致

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察各种静物、室内陈设、人物的动作、外貌等,并要求抓住特点进行“单项素描”。三年级有一位同学在《吹泡泡》为题这样描写“泡泡”:“……我用吸管蘸一下肥皂水,一吹,啊,泡泡升上了天空,有大的小的,各色各样,美丽极了!”如此概括、笼统的语言,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留心观察。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课余时间表演吹泡泡,让他们自由地吹、仔细地观察、体会。后来,这位同学经过认真修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用吸管小心翼翼地蘸一下肥皂水,轻轻一吹,啊,泡泡飘飘悠悠地飞向了天空,像一群美丽的小精灵!有圆的、椭圆的、大的、小的,在阳光照耀下,他们可神奇啦!鲜红的、粉红的、淡蓝的、暗紫的……他们一会儿聚成一团,一会儿又散得很开,好像在天空中嬉戏玩耍,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所以,笔者认为对中年级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就必须重视这些具体的、感性的、活生生的形象。

五设计练习,突破难点

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如同组装一部机器,句子就好比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只有先把各种“标准零件”制作好了,才能组合成一台合格的机器。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时教学中先指导学生把文章的句子写具体。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造句、扩句、比较句子,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有所感悟。例如,用“吹拂”一词造句,笔者出示这一组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枝;

2.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枝;

3.和煦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枝;

4.春天的早晨,和煦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枝;

5.春天的早晨,和煦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嫩绿的柳枝。

通过比较,学生就会知道要想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必须适当地加上修饰限制的词语。在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要求他们把话说得具体一些。具体和生动密切相关,离开了具体的描绘,文章就不可能有活的形象。所以,生动性取决于具体性。

总之,要让学生把习作写具体,就应让他们多记、多看、多读、多说、多听、多仿、多练、多思、多改。多看,就是勤于观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读,即广泛阅读,课内加强,课外延伸;多说,即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多听,就是时时、事事注意倾听,获取信息,摄取材料;多仿,即仿写优秀之作,学习人家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遣词造句……不管怎样的途径,学生都应随时记录积累的语言,并且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语言,最终内化为学生脑中的“储存”,用时“呼之欲出”,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习作何谈不具体呢?

参考文献:

[1] 张化万主编.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M]. 语文出版社. 2002 .

[2] 任祥春.当前小学作文的症结及改变策略[J]. 科学大众. 2011(05) .

[3] 黄海.小学作文开放式模式初探[J]. 考试周刊. 2011(18).

[4] 杨苹.倡导自主关注个性[J]. 新课程(小学版). 2009(07).

上一篇: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焦虑探究 下一篇: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语文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