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4-04 07:59:39

游戏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通过在情境中游戏的必要性;情境、游戏融合的课堂教学前提;创设合理有生活化的情境,使游戏层次分明;设计简单有针对性的游戏,使情境真实突出;依据情境设置游戏评价环节,使课堂更完美五方面的研究,指出有针对性地并且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开展游戏,能体现游戏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游戏;创设情境;针对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64-02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让语言学习在活动中得以输入和输出。要使得我们的英语课堂有趣,我们必须设计有效的活动来维持。所以,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中,游戏已经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前年开始,牛津小学英语教材陆续换成了现在的小学英语译林版,现在的教材尤其是低年级,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还有专门的游戏板块。所以,课堂中运用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是现在教学必不可少的。在“做中学”“玩中学”,归根结底是要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切不可因寓教于乐而本末倒置,要务必做到兼顾设计任务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突出重点难点两个方面。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小学英语游戏活动,让情境结合游戏,让游戏融入情境,为情境营造气氛,从而让英语课堂如花绽放。

一、在情境中游戏的必要性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而游戏又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让这两者有机结合,游戏根据教学情境来设置,游戏贴近教学情境,并让游戏成为整个课堂整个大的情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辅相成,连贯流畅,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又能通过游戏轻松学习。

二、情境、游戏融合的课堂教学前提

可以说,情境、游戏融合的课堂,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而如何才能使情境、游戏融合,我觉得这就取决于我们教师身上。

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心,对学生有责任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在乐趣中激发学习。其次,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主题,如低年级的主题有颜色、交通工具、职业、衣物、玩具、动物等,高年级的主题有野餐、运动会、节日、环保……而很多主题在我们生活的中随处可见,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做的是花时间和心思,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设计一个大的关于主题的情境,能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我们带进情境中,并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再根据我们所设的情境和主题,设计合适的游戏。游戏设计时要考虑什么时候放合适,游戏的内容是否符合主题,是为了复习旧知还是引出新知,是否能增加情境的真实性,是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有教学意义,是否能有效掌控等。综合考虑这些问题,筛选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游戏。这些是设计一堂有效的课的前提。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因为不同的年龄段,对生活的认知是不同的,经历也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他们适合的是简单的主题,没有太多思想境界的负担。而高年级却有一定的思想主题,让学生去考虑学到了什么,怎么解决问题了。比如,说食物的主题,低年级表达有限,理解力有限,所以我们通常是以买东西为主题,简单地运用买东西的语句和食物进行设计。而高年级的知识相对充实,理解力强,生活经历中会知道我们中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就会涉及不同的节日吃不同的食物,教师可让学生和西方国家对比,寻找不同之处。所以,在设计时我们的范围会更广,会更深刻一点。同时,同一个年级每个班级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设计难度适中,符合班级实情的情境和游戏。最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也很重要。有效的课堂少不了师生间的交流,我们在设计情境、游戏时,一定要体现师生的交流合作,不能光听老师讲,或者只让学生说,要师生互动中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说,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

三、创设合理有生活化的情境,使游戏层次分明

创设合理的情境,融入符合主题的游戏,让整节课更完整突出,更富有吸引力。学生在一种真实有情感的环境中学习,又融入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游戏,这样的一节课富有内涵,不空洞,不枯燥。我们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让学生学习更轻松,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游戏设置要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融入游戏时,要注意几点:

(1)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游戏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符合单元主题,根据教授内容进行设计,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能想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思考与学习相关的知识,而不是设计与本节课无关的情境。(2)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游戏贴近情境,让游戏更富有真实性。这样,让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对情境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而且这个情境不能空洞,光靠学生去臆想,这样是毫无意义的。就像上面讲的3B Unit5 “How old are you ?”,在玩具博物馆里,我们不能让学生想在博物馆里都有什么玩具,我们让学生想会太虚太空。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环境:我们带学生引入课文,在学习了里面的知识点后,情境不应该在这时结束,还要继续游戏,这就是让学生来做导购员(在讲台上放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或者玩具图片,根据年龄划分玩具),并让下面的学生来表演。这个游戏环节在情境中学习操练,既能巩固课文,又能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这样,情境结合游戏,游戏融入情境,两者相辅相成。

四、设计简单有针对性的游戏,使情境真实突出

课堂游戏本身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所以设计的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与创设的情境相结合,紧扣其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游戏。而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游戏是简单易行的,所给学生的信息要简单易懂,规则要清晰。但是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切忌不能统一化。如果我们用同一种方式,就会缺少新鲜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就像我们运用较多的“Magic eyes”,虽然此游戏简单易行,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们不能从三年级开始玩到五年级。而在情境中游戏,要更强调游戏的简单,要有针对性。因为游戏要紧贴情境,游戏在情境的引导下操作,所以一旦烦琐,反而破坏了情境,起相反的效果。我们要让情境为游戏服务,使游戏突出情境。比如3A Unit 5 “Look at me”这节课是有关杨玲去参加魔法秀之前装扮自己的内容。从一开始我就由一个黑色的帽子引入,戴在自己的头上,化身魔术师,给他们变了一个魔术,在什么都没有的纸里变出一个鸭舌帽,学生顿时被我的这个魔术吸引,马上把他们引入了魔术这个情境中。然后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一起来帮我完成下一个魔术,让魔法棒变长。游戏规则很简单,但有针对性,学生通过提示,说出衣物类的单词并拼出来,说出一个,魔法棒就会变长一点……这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了新知。在魔法棒变到一定长度时,把上面的球过戳破了,杨玲从球里变出来了,完成了第二个魔术,引出主人公。这个游戏在情境中完成,又让情境更真实。接下来杨玲去参加魔法秀,试穿衣服,这部分是学习课文,学习里面的语言点:Look at my…It’s nice./How nice./It’s great./Great.杨玲试穿完衣服后,她要去参加魔法秀,我就让学生们一起玩一个装扮游戏,装扮自己(事先让他们准备好自己喜欢的衣物),在课堂上换装,装扮后要展示自己的衣服说:Look at my…其他同学用所学的四种赞美的句子(It’s nice./ How nice./It’s great./ Great.)来夸奖。这个环节回到了学习的重点,能使学生们学以致用。可以说,整个情境都是围绕魔法秀,而里面游戏的设计也十分符合主题,游戏和情境相互作用,让学生积极投入,融入到魔法秀,并且学生给的反馈很到位。总之,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五、依据情境设置游戏评价环节,使课堂更完美

我们情境中开展了游戏,那么结合情境的游戏活动评价也是不可少的,它可以使课堂激励化,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有效的课堂活动必定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所以,在每次的课堂游戏活动后,我们应设计符合情境的评价来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我们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热情。如何设计符合情境的游戏评价,这就取决于课堂的情境和主题。我们可以根据主题的单词来分组竞赛,也可运用主题动作来评价。评价的形式多样,如爬楼梯、画树叶、画水果、贴星星等……选择符合情境主题的游戏,可以使课更完整,情境更真实突出。我们切记不能设计和主题没有关系的游戏评价,如主题讲的是垃圾(瓶子、饭盒等),我们不能用画苹果来作为游戏评价,可以设计看哪组收集的垃圾最多,正好用到课文中学到的垃圾单词。有的游戏活动在活动前就设置好评价的方法,学生就更会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表扬,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渐渐提高。比如上面讲到的3A Unit 5“Look at me!”这节课,在一开始把魔法棒变长的游戏里,我就设置了评价环节,在黑板上画了只手,大拇指是往上翘的,正好是表扬的意思,和我们这课的主题一致,和情境一致。然后4个手指分别代表4组学生,他们说出并背出1个衣物类单词就可以得到夸奖的1个大拇指。给大拇指的时候就可以渗透这课的重点就是夸奖赞美别人的句子“Great/It’s great”。最后,看哪组得到的大拇指多。这个评价一举两得,并且可以贯穿的本节课的结束。

六、结束语

在情境中游戏,情境结合游戏,游戏融入情境,让情境和游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元素,相辅相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40分钟的效率。但要注意在创设真实符合主题的情境、有针对性的游戏的同时,还要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课堂“活”起来,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林彩云.在情境教学中生成英语学习的快[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上一篇:原来吃货都是孤独的 下一篇:试论给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