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市场研究

时间:2022-04-04 07:55:51

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市场研究

本文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出发,通过借鉴国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市场现状、典型商业数据公司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未来数据应用市场发展趋势等3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推进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和市场化发展的措施建议,促进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市场的发展。

一、国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市场现状分析

空间对地观测数据正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所必需的战略资源,世界主要国家正在以各自利益为取向在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领域进行角逐,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市场从2006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年均20%的增长率,但到2012年,增长幅度有所放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全球对地观测数据市场收入仍会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21年,全球卫星对地观测市场收入有望达到62.3亿美元,数据销售估值为23.9亿美元,而增值服务的估值则会达到38.4亿美元。

美国是世界上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市场最大的国家。以数据销售为例,其国内两家主要卫星数据运营商数字地球与地眼公司在国际对地观测数据市场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而全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有近70%来源于美国:2012年美国对地观测数据销售额约为7.1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了近90%的数据,购买金额在6.3亿美元车左右;非政府用户对地观测数据购买量约为8200万美元,主要用户可以划 分为四类:数据经销商、分析及相关服务供应商、工程及软件供应商以及美国国内各高校。

法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对地观测数据来源国,法国绝大部分对地观测数据来源于阿斯特里姆服务公司下属的斯波特(SPOT)公司,占据了全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的13%份额。法国2012年对地观测数据的销售额约为1.3亿欧元,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数据大国,法国获取的对地观测数据主要销往欧洲(约占32%,大部分是法国)、北美(约占22%,主要是美国)和亚洲(约占20%,主要是日本)。

德国是继美国和法国之后的对地观测数据的第三大来源国,其主要依靠下属于阿斯特里姆公司的Infoterra公司。德国近年产生的全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份额约占6%,2012年对地观测数据的销售额约为6000万欧元。

印度是新兴的对地观测数据销售国,国内主要从事对地观测数据经营的公司是Antrix公司,该公司属印度国有。印度仅占据全球商业对地观 测数据2%的份额,其2012年对地观测数据的销售额约为3209万美元。

二、典型商业数据公司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

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是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中美国的数字地球与地眼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对地观测数据销售商, 两者作为美国公司,在运营模式上是十分相近。2013年年初,两公司已完成合并。

1.组织管理

数字地球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由鲍尔宇航技术公司和世界观察成像公司合并而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朗蒙特。数字地球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基本卫星图像、标准卫星图像、立体影像、8波段多光谱图像、全球地图、精密天线、可视化产品、远程产品和监控产品等。

地眼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赫恩登市,主要经营产品与数字地球公司相似。

2.运营模式

政府订单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对研发计划提供了重要保障。数字地球公司和地眼公司主要依靠销售遥感图片以及私募股权两种方式筹集 资金,政府订单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0年8月,在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公布的“增强观察”(Enhance View)项目中,地眼公司获得了38亿美元的合同,数字地球公司获得了35.5亿美元的合同,为两家公司下一步的研制发射计划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

依靠与下游产业的良好协作关系推动公司的发展。在确保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两者对于和遥感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相互协作也十分重视。 一方面确保遥感图像产品与遥感软件的兼容;另一方面则加强与遥感应用、在线图像企业的合作,满足了遥感卫星数据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用户的数据接收与处理设施,减少公司自身的投资。在数据分发运营模式上,两个公司都提供标准产品、增值产品及相关服务并支持数据的直接下传服务。在用户拥有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设施的前提下,按照事先定义的范围,将不同处理等级的图像直接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这种运营模式大大减少了两个公司在地面接收设 施方面的投资,也增加了卫星数据销售的广度。

通过全球分销商的资源拓展市场。数字地球公司主要通过美国国内的3个地面接收站,统一进行图像处理和归档,再通过分销商向美国国外分发图像,限制分销商的数量,在特定地区指定一家分销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地眼公司则实行全球建立接收站、区域分发的模式,一方面减少了自身在数据接收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

三、未来数据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1.政府主导数据市场

虽然目前商业公司购买的对地观测数据逐年增加,但是政府通过政府投资以及垄断购买主导数据市场及对地观测技术发展方向的状况不会改变。而政府投资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优先获取分辨率更高、成像宽幅更广、军事利用价值更大的卫星图片;而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与国防需求,政府也将继续保持大量购买高分辨率图像的积极态度。所以,未来国际数据市场由政府部门主导、私有部门参与的格局不会改变。

2.数据销售增长的同时销售价格下降

过去10年间,全球只发射了149颗对地观测卫星,而今后10年,将有42个国家发射288颗对地观测这将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地观测数据生产能力的过剩,对地观测数据的价格将会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降低。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对地观测数据的要求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政府需求的导向,越来越多的私营数据公司开始更新卫星技术,跻身于国际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市场。所以基于政府高分辨 率数据需求量的增加,国际对地观测数据的商业销售依旧会保持增长的势头。

3.数据相关产业增幅明显

数据相关产业主要包括新兴数据应用产业以及传统增值服务产业。在新兴数据应用产业方面,已存的数据应用产业将会进一步迅猛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将会出现。在传统数 据增值服务方面,虽然新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外包,机构可以自行进行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传统数据增值服务市场,但是新兴数据应用行业对于数据的多样化需求将会继续推动传统增值服务产业的增长。

4数据供应商竞争日益激烈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地观测数据市场的竞争仍将日益激烈。阿斯特里姆公司下属的斯波特图片集团、Infoterra图像集团,印度的Antrix公司,以色列的Israel ImageSet公司发展强劲,在图像获取能力、图像分辨率以及图像获取方式等方面逐渐追赶美国,已形成了紧随数字地球公司的第二梯队。与此同时,西班牙的Deimos成像公司、加拿大的快眼公司(前身为德国快眼公司)以及美国的Skybox成像公司等新兴运营商也通过发展成像技术、借助政策优势,跻身国际数据市场。所以,未来国际数据 市场的竞争必然会日益激烈。

四、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应用 市场的发展建议

制定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在空间对地观测数据的市场化、产业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空白,抑制了我国对地观测数据商业市场的发展。急需通过国家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顶层设计规范数据的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

通过商业开发促进市场发展、对数据使用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当前国际对地观测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数据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且分辨率稳步上升。国家应当从政策上鼓励高于国际商用分辨率数据的开发,以及对国家和政府拥有的遥感数据系统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免费提供给大众和公共部门。限制、封锁对外数据的发展传播都不符合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也会削弱我国数据产业的竞争力。

努力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和效益。我国卫星遥感数据组织将国家所有的遥感数据统一归档管理,与从事对地观测技术数据生产的相关科研院所、应用部门等进一步沟通,并向公众免费开放部分数据,促进数据的广泛应用,以促进成果的共享,推动遥感数据市场的发展。

使用商业对地观测数据来转移危机,规避风险。卫星从研制到发射,再到在轨运营等各个步骤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随着卫星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空间碎片数量的不断增多,卫星管控的风险无疑也在增加。根据目前国际数据市场的需求状况,高分数据具备极高的商业价值,有鉴于此,我们将卫星研制、发射、运营的部分费用直接投入到数据的购买以及投资对地观测系统,一方面有效促进了空间对地观测数据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有效控制政府在空间对地观测数据中所面临的风险,不仅能提高我国在全球数据市场中的占有率,而且有助于我国经济和外交的国际化发展。

上一篇:at、in、on三个介词用法与比较 下一篇:科学家观察到酶“编辑”DNA过程 有助纠正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