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创意思考课程开发

时间:2022-04-04 11:58:08

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创意思考课程开发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创意思考课程开发的意义、授课的建议。创造力的培养,不单是动漫等创意产业所必须,而是整个国家在教育中应该贯彻的重要理念之一。缺乏创意的民族,注定是落后的。

关键词:教育;创意;动漫;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80-01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动漫专业教育,离不开一个永恒的主题——开发学生的创意,鼓励创出新作品,新事物。什么创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直是热门话题,但似乎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中国教育探索了那么多年,大众对统一标准的考试制度、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无不投以咬牙切齿之恨,深恶痛绝之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会盲目跟风,更谈不上在某个领域能发明创新,或者提出一些新思路、新方法。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山寨”层出不穷。除了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的教育没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导致在走向社会之时,大多只能选择“模仿”之路,毫无个性可言。

对学生的创意培养,本应从小开始,但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局限,填鸭式教育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因此,当学生来到大学,从事创意相关的专业学习时,则迫切需要进行创意训练与培养。面对思维被固化、并服从标准答案十几年的学生,在短短的3年高职教育中,提升创意能力,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创意不是一种可被教授的技巧,而是一种透过观察与感悟所得出的生活态度,很难用简单的言语去传达的观念。由此,创意思考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独立创作作品,摆脱“模仿”的习惯。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对创意思考课程开发总结出如下建议:

(1)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内容贴近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谓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意课程的讲授,可讲的范围很广,因此,专题的设计要有的放矢;先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以及他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去发掘内容。专题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自我认识、我的父母、家乡、美食、旅行、人生、创意生活。专题积极向上的同时,在讲授的过程中,应避免沉闷的说教与文字,多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讲解也应尽量轻松、幽默,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2)授课形式多样化:分组讨论、专题鉴赏、图形创意。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不适宜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采用更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在既定的主题下,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给每个小组以指导,从中也可以了解小组的讨论情况。专题鉴赏: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去展现一些优秀作品,能给学生在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创作欲望。图形创意:针对动漫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既定的主题下,进行图形联想创作,从手稿中发掘出新奇的形象或图案,就能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了。也就是以小见大,从简到繁,避免漫无边际的乱画了。

(3)题目为开放式设计,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天马行空。开放式题目的设计,并没有难度。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跳出惯性的空间。这里需要用到著名的思维导图。给出一些中心词语,要求学生围绕中心词写出关联的词语,然后一步步往下走,直到认为结束或到达版面的边界为止。文字部分完成后,会看到一张如蜘蛛网般的“文字地图”,这就是第一步成果。学生再要从中选择较好的词语,对思维导图进行二次重绘,以图形表达,风格不限。由图形组成的思维导图画好以后,便得到一张属于自己的“作品”了。通过这样的小练习,能启发学生从惯性的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的发展。天马行空的概念,不再毫无头绪。

(4)培养多观察、多收集的良好习惯。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或优秀的创意工作者,大多有一个的习惯: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喜欢到处看,喜欢随时记录,喜欢做白日梦。一些意想不到的点子,很多时候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出现,并有可能发展成为伟大的事物或重大原理。如:牛顿被苹果砸到,他能从中得到启发,去深挖其究竟;华特?迪士尼与小老鼠的相遇,促使其创作出米老鼠。有时候,我们会说,他能想到,我却想不到,一定是他比较聪明。创作出很伟大的作品也许很难,但培养有一定创作水平,或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随时观察与收集的习惯。素材的积累多了,就等于有了源源不绝的素材与灵感。好比存的钱越多,你的资本也就越厚实,可作的事情也就越多。针对这一观点,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定主题与收集方式,并记下收集的心得。由于形式不限,学生可以采用拍照、画图、视频等形式去完成作业,自由度的放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上来的作业,也确实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也可看出学生的乐在其中。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向来不缺少“实用”型人才。技能的传授很容易,观念的改变才是意义非凡,并且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育人。在探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中,教育改革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从一个小小的课程开始,影响力也许不会很大,但从中能对学生起到一点潜移默化的作用,便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推动相关的课程与专业进一步改革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欣频.十四堂人生创意课[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史密斯.带上“我”找创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东尼?博赞.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篇:干旱地区造林技术探讨 下一篇:云计算在高校教学资源中的合理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