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划外免疫有哪些?

时间:2022-04-04 11:07:51

儿童计划外免疫有哪些?

免疫接种是应用免疫学原理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抗体的一种预防保健手段。计划外免疫是相对于计划免疫而言的,现行的计划免疫是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求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计划免疫,已取得了相应疾病发病率下降的效果,其内容通称四苗防六病,即卡介苗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糖丸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疫苗防麻疹。1995年又决定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内。近期北京市已将原为非计划免疫的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接种,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做法不久可能会在全国推广。相对于计划免疫而言,计划外免疫接种,是儿童时期有选择性地预防疾病方法之一,现按其使用频率为序简述于后。

1 乙型脑炎疫苗 该疫苗为灭活疫苗,安全有效,人群保护率可达76%~90%,应于乙脑流行期(每年6~8月)前1~2月注射,对象为6个月~12岁儿童,注射2~3周后产生抗体,保护期1年,第一年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日。用量:6个月~1岁每次0.25毫升,1~6岁每次0.5毫升,7~12岁每次1毫升。

2 甲型肝炎疫苗,为灭活疫苗,儿童及青少年为甲型肝炎易感人群,1~18岁每次用量0.5毫升肌内注射,半年后可作强化注射1次,接种后15~30日产生特异性抗体,至少保护20年。

3 水痘疫苗 水痘在儿童中传播性极强,又与成人所患的带状疱疹同属一种病毒引起,预防接种用的为活疫苗。对象为1~12岁儿童,用量为0.5毫升皮下注射,仅用1次,安全有效,保护时间为10年以上或终身。

4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接种后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风疹,此三病均为儿童期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而麻疹近年来有病发率增高的趋势。另据调查显示,若妊娠女性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可导致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而我国育龄妇女风疹易感者的比例近年明显加大。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节中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也时有爆发。该疫苗为病毒活疫苗,既可作为婴儿初次接种,也适用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的加强,用量为0.5毫升皮下注射,保护时间15年以上。

5 流行性脑膜炎疫苗 为死菌苗,仅供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之用,对象为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个月开始,3岁以下接种2次,每次用量0.2毫升,皮下注射,间隔为3个月,接种应在本地流行(即冬春季)前进行,3岁以上仅用1针,每3年复种1次,保护期为2年。

6 流行性感冒疫苗 疫苗为三价裂解灭活疫苗,可预防流行性感冒中的甲1、甲3及乙型,皮下注射,1~6岁每次用量0.25毫升,共用2次,间隔为1个月,6岁以上只注射1次,用量为0.5毫升,在每年的9~10月份进行,保护时间为半年至1年。

7 肺炎球菌菌苗 预防肺炎球菌所致的各型肺炎,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人群,接种后均能获得极好的抗体反应,安全性好,只需注射1次,用量为0.5毫升。三角肌注射,保护时间为5年。

8 流感嗜血杆菌菌苗 预防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适用于2个月至5岁的儿童,6个月以前的婴儿每次0.5毫升,初种3针,间隔1~2个月,6~12月龄婴儿初种2针,间隔1~2个月,1~5岁只需接种1次。安全有效,保护时间为终身。

以上各种疫亩已经卫生部批准使用,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给孩子接种,使用前需对拟接种者确定无接种禁忌证如发热、活动性肺结核、过敏性体质、心、肝、肾疾病,既往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等。接种后应加强观察,注意有无全身反应如发热、头痛、倦怠、皮疹或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一般情况下应在2~3日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重的需休息及对症处理。

上一篇:什么是医疗保险的共付比例? 等 下一篇:有效率不等于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