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男儿》作者一辩

时间:2022-04-04 05:28:05

为《中国男儿》作者一辩

摘 要:学堂乐歌《中国男儿》,其词作者署名历来说法不一。文章就其词作者署名问题进行考证。认为其词作者是石更(辛汉),而不是杨度。

关键词:学堂乐歌;《中国男儿》;词作者;署名;石更;杨度

中图分类号:J60-0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3.010 

作者简介:毛 翰(1955~),男,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泉州 362021)。

收稿日期:2012-04-07

一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1905年,邹容作《革命军中马前卒》慷慨赴义,陈天华在日本以死报国,投海自尽,强烈地震撼了中华大地。这首《中国男儿》即为英雄颂歌。第一段以神州天府、帝胄天骄见出中国男儿的出身高贵,第二段以古代英雄的业绩和风采,激励现代青年报效国家再创辉煌。

此歌原载辛汉编著的《唱歌教科书》上海普及书局1906年4月版,又见于辛汉编著《中学唱歌集》上海普及书局1906年11月版。词作者署名均为石更,所配曲调出自日本校园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

但不知何故,《中国男儿》的词作者署名后来有了变化。据钱仁康先生考证,冯梁编《军国民教育唱歌集》(1913.6)和张秀山编《最新中学音乐教科书》(1913.12)收《中国男儿》均未署名,《乐歌选粹》(约1919)收《中国男儿》仍然署名石更,而柯政和、张秀山编《名歌新集》(1928.10)和教育部中小学音乐教材编订委员会编《中学音乐教材初集》(1936.3)收《中国男儿》则署名杨度,何绍甲编《中学教本?民族音乐》(1941)又署名石更。

此后,这一署名问题沉寂下来,不大受人关注。直到20世纪末,廖辅叔、钱仁康两位先生的文章发表,问题才再次被提出,受其倾向性影响,杨度说稍稍占了上风。

二

《音乐研究》1999年第1期发表廖辅叔(1907-2002)的文章,题为《〈中国男儿〉的词作者——杨度?》。该文写道:“当时我喜欢这首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引吭高歌,颇有不可一世的气概。但是关于这首歌的歌词是谁作的,我却没有注意过。直到我小学临近毕业的时候,青主从德国留学回来,……有一次谈到这首《中国男儿》,青主告诉我,这首歌词是杨度作的。”

青主(1893-1959)本名廖尚果,为廖辅叔的胞兄,1912年初赴德国留学, 1922年回国。这一年廖辅叔15岁,“小学临近毕业”的记忆好像不太准确。而青主留学德国十年,从何处探得关于《中国男儿》作者的新信息,亦不得而知。

对于青主的杨度作词说,廖辅叔并无把握。廖文继续写道:

……你喜欢把《中国男儿》的歌词算在他的名下,你就得像考据家说的那样:“拿证据来!”

说到证据,唉,把握不大。《中国男儿》歌词的作者署名为“石更”。这无疑是一个笔名。有人说它的主人是辛汉。根据是辛汉1906年上海普及书店出版的辛汉编的《唱歌教科书》收了《中国男儿》,署名“石更作歌”,此外别无确证。但是轻易地把它算在杨度名下也是不够严肃的。查实杨度原名承瓒,外号是虎公,虎禅师,并没有“石更”这个名字。杨晴波编的《杨度集》约六十万字,包括了他从青年到晚年各个时期的诗文、函电和论著。《黄河》这首歌词是收入集中的……但是《中国男儿》却没有编入,这是令人失望的。……

除了柯、张合编的《名歌新集》之外,更有说服力的是1936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当时南京政府教育部中小学音乐教材编订委员会编选的《中学音乐教材初集》收入这首歌曲,并请黄自编上钢琴伴奏。……南京教育部编订这份声乐教材是由该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亲手抓的,音乐教育委员会的成员如沈心工、萧友梅、黄自、周淑安、唐学泳等都是老一辈音乐家,相当熟悉当年音乐界的情况,他们对这首歌曲的作者定为杨度,也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不作什么说明……

廖文认为:《中国男儿》是一首发扬蹈厉、英勇无前、充满蓬勃朝气、振奋人心的佳作,与确信属于杨度的《黄河》以及《湖南少年歌》是一脉相通的。所以说,《中国男儿》归在杨度名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希望有人出来提出突破性的真凭实据。

不过,廖文也提到,他见钱仁康编的《黄自遗作集?声乐作品分册》,把《中国男儿》正式署名为杨度词,眼睛一亮,写信去,希望得到具有白纸黑字的真凭实据。钱先生的回信还是只限于一般的材料,并没有特别的新鲜东西。

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发表钱仁康先生的文章《学堂乐歌的“张冠李戴”现象》。论及学堂乐歌的“张冠李戴”现象共四题,其二为“石冠杨戴”还是“杨冠石戴”?

钱文说:清末民初“出版的歌集,有的遵从辛汉,说是石更作词,有的不注作词者姓名;20-30年代出版的歌集,则已加以更正,标明作词者为杨度(1874~1931),即《黄河》歌词的作者”。

但钱仁康先生还是没能提供任何“真凭实据”。他的文章写道:“辛汉所编《唱歌教科书》和《中学唱歌集》中,收有不少石更作词的歌曲,如《春之花》《冬之旅》《隋堤柳》《国魂》《从征军歌》《古战场》《塞外曲》等,大多是抒情写景和怀古之作,只有《国魂》和《从征军歌》,可以算得上是爱国歌曲”。他把署名石更的《国魂》和《从征军歌》,与《中国男儿》作了一番艺术风格的对比,认为“石更的诗风婉转深沉,而绝无《中国男儿》那种雄奇奔放的气势”。而“从遣词命意和诗歌风格来比较《黄河》和《中国男儿》的歌词特点,确有不少共同之处”。加上“廖辅叔教授来信,谈到过去他的哥哥青主告诉他说,《中国男儿》的词作者是杨度”,于是,“我更加相信《中国男儿》的词作者不是石更,而是杨度。”

上一篇:蹊南路123号 下一篇:人情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