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众创空间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03 03:42:42

高校众创空间研究综述

摘要: 文章梳理了国内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了以后对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趋势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为以后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做贡献。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maker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kerspace, analyzes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focus of makerspace,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ker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高校;众创空间;综述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kerspace;summary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53-04

0 引言

2015 年3 月11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并在国家层面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该《意见》提出到2020 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高潮,众多高校众创空间也应运而生,希望以高校众创空间为平台载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的新生态。

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件,意见要求:促进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通过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吸引更多科技人T投身科技型创新创业,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推进创业链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同年12月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表明众创空间在大众“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众创空间的建设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截至2016年12月,国家科技部共计审批了1337家部级众创空间,其中高校众创空间有145家。

本文对国内高校创客空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梳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校众创空间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提供借鉴,并对未来的趋势作出预测,从而促进高校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发展。

1 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概况

以“高校”为关键词,以“众创空间”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五大数据库,共计156篇文献。其中2015年有47篇,2016年有105篇,截止2017年2月知网收录了4篇。可见自2015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后,学术界对于众创空间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

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众创空间的内涵、发展模式、功能以及发展对策等。其中有8篇文献是关于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研究;有15篇关于众创空间模式的研究;大部分的文献研究内容比较多,包括众创空间的内涵、发展模式和建设对策。从研究视角来看可分为三大类,以国家整体为例,研究普遍存在的现象;以某省为例,研究其省份众创空间的发展;以某高校为例,介绍其他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先进经验,分析提出自己所在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建议。

2 高校众创空间研究内容综述

2.1 众创空间内涵研究

“众创空间”来源于国外,Hackerspace产生于1995年,其最初是欧洲黑客的聚会场所,此后相继出现了多个社区中心,包括Makerspace、TechShop、Metalab、c-base等,这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技术的人提供了发展机遇,一系统具有创意的新颖产品诞生。

2007年美国黑客创办了一系列聚集场所,包括Noisebridge、NYC Resistor、HacDC等,这些场所用于教学课堂、兴趣交流、程序设计等活动。Troxler等(2010)使用了美国学者Benkler(2006)提出的大众生产(common basedpeer production)的概念将创客运动定义为一种基于大众生产的创新模式;Dougherty(2011)提出了Maker与Makerspace的概念取代了原有的Hackerspace,同时强调了动手的特征;Bauwens(2012)也从经济分享的角度解释了创客运动的行为模式。《制作》杂志主编Dale Dougherty对创客空间给出这样定义:“不同职业的具有创意的人们和社群聚集在这里,通过彼此分享,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想法变为现实。”Kera.D认为可以从一系列开源软硬件与数据等要素相关的共享技术、治理过程和价值观来定义一个创客空间。

2010年Makerspace进入中国并被称为“创客空间”,以兴趣为导向、面向广大电子程序爱好者、设计师、网络高手等的开放社区形式存在,分布于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众创空间”是科技部在调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孵化器基地等创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总结各地为创业者服务的经验之后提炼出来的一个新词。从大部分研究者的观点来看,他们将“众创空间”定义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郭岭(2015)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众创空间是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是创意、创业、创造与投资的结合空间,是创客与众筹、众包的结合空间[1]。目前来说,众创空间是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现有的孵化器、创客空间是其主要的两种业态。这也就是说众创空间的概念大于孵化器和创客空间。

王大本(2016)也认为“众创空间”是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2]。邵永新,倪芝青(2016)则认为“众创空间”更像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孵化器,是对现有创业服务体系的一种拓展和延伸,并且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集工作、社交、网络、资源四位于一体开放式的综合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3]。

根据国务院《意见》中的定义,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有专门的场所构建众创空间,但是除此之外也有在高校图书馆内部构建的图书馆众创空间。

杨莹(2016)指出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在国外发展态势很好,因此建议国内也发展图书馆众创空间。并且指出“众创空间”实际上是“创客空间”的延伸和扩大化,众创空间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众”字,就是要鼓励大众广泛地创新创业,为大众提供一个创造的场所,协同互助以达到创新结果的最大化[4]。

总之,一方面,众创空间包括那些比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门槛更低、更方便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众创空间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2.2 高校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美国是最早出现“众创空间”的国家,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发展,其模式相对成熟,值得我国借鉴。

王佑美(2016)、陈赞安(2016)在研究了美国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之后,发现美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的四种模式是:开放实验室模式、社区整合模式、图书馆创建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其中主流模式是_放实验室模式[5]。开放实验室模式主要依托校内科研力量和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跨学科整合,持续开放共享,兼顾科技创意和产品开发是极富盛名的创客空间。而我们国内正在大力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模式。

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的“黄河众创空间”也在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在其创业苗圃内,学校不仅为创客们提供公共办公区和工商税务注册的一站式服务,同时也设立了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培训、咨询的指导中心。而其孵化器则是主要负责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物理空间及一系列的服务支持,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黄河众创空间”的这种发展模式已有所成效,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入驻加速器。

王丽平(2016)、李忠华(2016)认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除了校内建设众创空间以外,高校还可以与创客空间或大型企业创客空间合作,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众创空间,形成“项目对接、全真管理、企业孵化、定期考核”的四级联动模式[6],例如山东大学与海尔集团合作成立了“2025创新创业联盟”。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纳。张梦龙(2016)研究了当前国内高校众创空间的典型案例以后,归纳总结出高校众创空间的主要发展模式:培训辅导型、创客孵化型、活动聚合型以及综合创业服务体系型[7]。

就目前而言,清华大学的i.Center、浙江大学的

e-WORKS以及南开大学的GENS BOX等是国内高校众创空间的典型模式,极具借鉴意义。“清华i.Center”是典型的创客孵化型,它是由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与校内各院系、校外合作单位联合成立,力求通过建设“创客交叉融合空间”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挑战式课程、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无缝对接浙大科技园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创业资金、创业培训、1对1创业辅导以及免费孵化场地等相关优惠政策。 南开大学的GENS BOX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南开区科委共同建设,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帮助创业者顺利实现从想创业到能创业的过渡,旨在为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开发和实践提供深入的服务,打造全新的创业就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实体平台。力求为创客们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和服务。这些类似于美国的开放实验室模式加校企合作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开放共享,激发创客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3 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研究

作为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众创空间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更有助于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王佑美(2016)、陈赞安(2016)指出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两大功能是:创客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5]。

雷海栋(2016)认为在“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建设中高校应将众创教育理念贯通在“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这五个环节之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众创空间的创业教育功能[8]。

刘欣(2016)认为目前大学生成了创业的主力军,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正是高效地利用了学校现有的物质资源与技术资源,给大学生的“草根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应重视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众创空间的创业教育功能,促进了高校学生高质量创业[9]。

因此,高校众创空间的主要功能就是其创业教育功能,使大学生们接受系统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减少大学生创业“见光死”以及“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4 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对策研究

众创空间在我国还不成熟,发展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在研究了部分走在前列的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后,发现目前大部分的高校众创空间存在着师资力量与需求不符的现象以及过于关注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办而忽视了创新成果的转化等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问题,使众创空间更好地在国内发展,学者们也对高校发展众创空间提出了众多的建议。

蒋安琦(2015)、尚超(2015)以创业型大学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技术、价值方面分析了在大学建设众创空间的可行性。指出国内高校建立众创空间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更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因此,他们提出应降低大学校园内众创空间的创建门槛,对高校建设发展众创空间给予税收减免;另外还要将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培养体系中,重视众创空间的创业教育功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和创业培训等活动,切实发挥好高校众创空间对创新创业的积极作用[10]。

王涛(2015)在分析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先导条件之后,明确指出高校建设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大意义。进而指出高校应落实政策,加强众创空间的创业承载能力;拓宽渠道,提升众创空间的创业服务能力;强化优势创造条件增强众创空间的成果转化能力[11]。

张瑞,李静芳(2016)在分析了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独特优势以及现在的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发展“众创空间”的对策即高校要重视创业教育,运用现代互联技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新体系,另外还有拓宽知识转化渠道,实现供给和需求双向耦合[12]。

王佑美(2016)、陈赞安(2016)研究分析了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对国内高校发展众创空间的启示:首先高校要整合内外资源,因地制宜地创建众创空间;其次要衔接专业教育,开展跨学科的创业教育;最后要重视创业教育,加强产学研的合作,提供一体化的众创服务[5]。高校在建设众创空间时不仅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另外还需要注意软件硬件资源的结合。在众创空间内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或外聘实践教学老师真正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帮助。因此在建设众创空间的同时高校也要完善师资力量。

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企业以及高校都在鼓励创新创业,学术界对“众创空间”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1 研究方法的不足

经过对近三年知网学术库里相关文献的研读,发现目前对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多是纯理论性地分析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模式、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而很少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构建。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实证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学术价值更高。因此,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也应该引进实证分析法。

3.2 研究内容的欠缺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众创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其发展模式、意义、功能、建设对策等方面,对于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效果的评价研究鲜有涉及,虽然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是大势所趋,但是成效如何呢?因此,在各大高校都积极创办众创空间的背景下,学者们也应对已有的高校众创空间进行绩效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指导其他高校众创空间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建O众创空间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其在高校内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真正地为大学生服务,以创新带动教育改革,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众创空间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其教育功能的发展和其建设成效方面,提出真正有助于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的有效对策。另外,还应注重对创业成功者的研究,以便于高校众创空间开发出更多的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郭岭.加快郑州市“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J].创新科技,2015(10):26-28.

[2]王大本.基于“众创空间”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启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71-74.

[3]邵永新,倪芝青.关于众创空间的理论研究及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6(02):4-7.

[4]杨莹.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04):25-28.

[5]王佑镁,陈赞安.从创新到创业:美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模式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1-6.

[6]王丽平,李忠华.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J]. 江苏高教,2016(01):94-97.

[7]张梦龙.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实施路径探索――基于本科院校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的分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01):93-96.

[8]雷海栋.高校“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6(07):300-303.

[9]刘欣.众创空间视域下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07):81-86.

[10]蒋安琦,尚超.关于大学建立众创空间的思考:基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04):107-112.

[11]王涛.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定位与建设路径探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41-43,92.

[12]张瑞,李静芳.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模式与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5):152-153.

[13]何秋霞.“大众创业”背景下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与塑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97-201.

[14]贺书平.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重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6):123-126.

[15]王洪梁.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56-158.

上一篇:唢呐绝响,凤鸣何处? 下一篇:基于移动学习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