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时间:2022-04-03 12:47:29

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妈妈,我爬不上去呀,哇哇哇……”

那个六岁的漂亮的小丫头,在绚丽多色的人工攀岩墙上哭着,但她手脚却始终没有停歇,她的父母着了正装在下面看着她,并没出声。这孩子不同于其他哭泣着的攀岩的孩子,她手脚不停歇,不算很有天赋、但攀爬本能属于正常――这么一路哭泣着,她竟然攀到了12米高的线路顶端,梆梆地打完铃铛,下来了。一滴滴清泪挂在可爱的脸蛋上。

这是一个孩子的样本。

TNS攀登中心这里,一逢周末,则是孩子们的天下。哭泣着一路到顶的孩子让人如此忍俊不禁。也有胖孩子不吭声地一路挣扎,终于到顶,落地时他自己哭了,也依然不说话。再到后面,他爬地越发自信。也有孩子是天才,一个文山的10岁男孩连爬几个大人都很吃力的线路,他顺利到顶。也有孩子在低处横移或两米内都表现很好,一旦高一点马上就崩溃。最小有两岁四个月的混血小宝,也有哭笑转瞬变化的多动小男孩。

这是位于昆明的TNS攀登中心,这里面的大多孩子并非“户二代”,因为他们的父母更多地并未深度甚至并未参与过户外。概略统计样本的话,大体仅有2%~3%的孩子能算“户二代”――他们的父母参与户外运动,也开始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入大自然。这些“户二代”孩子,有的以前参与或接触过攀岩,有的是其他如野营、单车等项目并未攀岩过,当然,他们总体程度上比其他非“户二代”的孩子要能力强一些,至少往往在协调性、尤其是心理层面,适应高空攀岩要顺利得多。

笔者曾是所谓欧美型的“鼓励派”――对孩子赞美、鼓励,一味加油。但随着青少年户外培训、引导的深入,发现对于很多中国孩子,这样的方式效果很小、意义不大。大多中国孩子攀岩到中间,遇到技术困难、或是所谓恐高时,往往低头去寻找爸爸妈妈、而非攀岩教练,他们往往想的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而是放弃,放弃的焦点就是寻找父母心理的软肋,孩子们就开始哭泣……

常见一些居住在昆明的国外家长及孩子,整体再对比中外孩子,外国孩子往往比中国孩子独立、勇敢、协调很多,远远超出同龄的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来自德国、美国、苏格兰、澳大利亚等等,也往往有童子军、户外运动的诸多经历,从小有跟随父母野营、徒步等经验,父母带孩子的方法、现场观看孩子攀岩,往往和中国父母有很大差异。他们显得平和自然;而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声嘶力竭,恨不得帮助或者踢孩子屁股,把孩子驱赶到线路顶端……

置这些孩子及父母们于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也能看出“户二代”的小环境、大社会及文化,才是决定孩子们性格、能力、独立性的最大的外环境因素。而体质、遗传、人种,在个体方面差异性并不大。

所以,国外的孩子们往往都不存在所谓“户二代”的说辞和概念,他们可能早已是户N代。追溯根与芽,追溯文化渊源,这个文化差异的差距,是时代的、是国家的、是传统的差异和差距。

回头,看看我们中国的孩子所生长的这个“系统”吧:首先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小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是第一个堡垒、也是大门,如果父母忙于工作应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带孩子走入大自然,那么孩子的第一个启蒙之门肯定是蒙昧甚至封闭的。家庭的影响无疑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们这一代人,大多的户外经验也是自学成材,心态开放,但往往也不能给孩子有系统的引导。在五一的一次场昆明近郊活动中,一俱乐部带领某学校的四年级孩子及家长去野营,他们的活动主题是野营、烧烤、喝酒、野外卡拉OK。而夜晚和早晨的暴雨,把他们急急赶走了,最终,这个商业俱乐部抛弃了一顶天幕、几十个酒瓶、遍布二十多平方米的各色垃圾。我们不知晓俱乐部的领队,从哪里学会并引导他们的客户―孩子和家长去从事这样的户外?

所以,看事物和现象,又跟户外培训、户外团队体系相关,家长们从哪里又能学到系统化的户外规则?而今,国内的诸多登山协会、户外俱乐部、各色培训机构,也逐年围绕户外等活动,做各种商业、非商业的服务,但这些机构,本身也参差不齐。整体国内的户外团队、机构的生态发展,也还处于一个急速膨胀、有活力、有热情、但诸多也无序无规则无体系的状态。

孩子们所处的另外一个环境则是学校,但如今绝大多数学校都不敢甚至命令不组织各色活动,甚至都取消了春秋游。这又和教育系统惩戒机制、家长心态、社会机制相关,学校怕出事、怕责任。所以,如今流行的是,家长们会形成自己的微信或QQ群。这是有意思的现象,这也是家长的本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习惯。家长们,倒往往互通信息、形成一个潜藏的交往群。

走入大自然、参与户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群里的少数“户二代”引导出来的。体制内教育无法实现的,基于网络交往、家长社交,倒形成一个小小的“家长户外及教育”的风潮。

社会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信息交往、行为互动――孩子们的户外、“户二代”也是符合这样的一种规律。在“精英型户外家长”这个层面,比如家长参与滑雪、攀岩、登山等有丰富经验和阅历的人群中,他们的孩子也往往更早接触和深入大自然,孩子和家长也不由构成了这样的一个辐射点,影响到孩子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这是在目前国内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毕竟来自官方政府、体制内的机制滞后甚至缺乏,民间的自我成长与互动,成为了这样的驱动源头之一。而各样的商业户外机构,无论是户外俱乐部、攀岩场馆、自然学校等,也在自发成长,成为孩子们及其家庭的一个个交汇点。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户二代”再长大成人,他们将会把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户外生活,自然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再是什么户外风尚,而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北美、阿尔卑斯地区的欧美社会,曾经走过的一条道路。

我们拿什么去传承给孩子们?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镜子,当然他们也都是我们的朋友。

孩子们是父母影子的折射,越小的孩子这种父母缩影更明显。所以在中国,无论我们这代人还是下一代的孩子们,都是在一个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对于我们这些父母来讲,一切也还摆脱不了学习、实践、深度参与、开放心态的这些必经之路。最终,我们也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最核心和长远的一点,就是一套科学、有凝聚力、讲求理性、多实践、多学习的户外人群社会,无论滑雪还是单车,无论攀岩还是皮划艇,多元的多样化的,从个人到俱乐部到协会、到户外学校等,从家庭聚会到商业活动、到户外培训机制,来自民间的力量能有一个千流归海的趋向,那将是给中国孩子们最大的一个礼物,那将是一个有创新、有严谨和科学、有安全和规则的户外社会系统。

这样系统的力量,开放而包容,会把每个孩子的创造力、胆魄勇气激发出来,这样系统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将会逐渐赶上欧美日本的那些孩子们。

我们是中国户外的第一代父母,我们从上一代继承来的几乎一无所有。但我们还要前行,陪着、引导我们的孩子成长。

我们得拿出我们的勇气、好奇心、耐心、理性、思考、活力、创新力、实践,简单一句话,就是多陪我们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入户外,这才是我们可以拿出来的、也是我们必须拿出来的。

上一篇:把爱穿在身上才能温暖人心 下一篇:若无蓝 怎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