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导式教学法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时间:2022-04-02 04:17:47

运用学导式教学法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法 ,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做法是:抓好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抓好课堂教学,整体感知课文;抓好课后辅导,进行习作训练。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16-01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因是内因的条件,内因反作用于外因,并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掌握系统知识与智力充分发展的关键。改革课堂教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捷径。

学导式教学法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这种教法符合认识规律、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好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培养求知欲,增强兴趣

有趣的课前互动是良好的开端,在讲课前先结合学生知识实际,用有趣的语言导入新课,或者采用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热情然后给同学们介绍课文写作背景,共同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

2、布置预习题,明确目的

课前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是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且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预习题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让其完成生字、词语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查字典和参考资料来解决;另一类是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前者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如分段、概括段意、理解课后习题等,这样既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基本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3、提出疑难点,补充教案

同学们在预习时,让他们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划出写成纸条,班干部利用课余时间分组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较难的问题再由学习委员收集起来找出普遍问题,在讲课时做为难点讲解,这样,会消除课堂盲目性,增强教育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纯度。

4、学生上讲台,初步感知

在学生做好课文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各自备课,启发学生上讲台,择优试讲,让学生当小老师。这样一是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更有效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是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提问题,回答问题,还能锻炼引导别人回答问题。

二、抓好课堂教学,整体感知课文

1、抽查预习,形成习惯

对课文中重点字词进行听写、提问,并让学生进行近反义词的积累,词语意思的理解,以及造句练习,达到进一步理解掌握,然后对遇到的难字词给予讲解,采用字、词、句一条龙教学。

2、理解课文,释疑解难

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文时,我让同学们从课题入手分析课文,我作了如下提问:(1)这篇课文写谁与谁之间的友谊?(2)他们是怎样建立友谊的?(3)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友谊?(4)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概括中心。同学们讨论后回答:这篇课文写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他们俩在生活上,事业上共同帮助,亲密合作,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对于第三个问题部分同学不能回答。我提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吗?不是,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为什么是伟大的友谊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寻找“共同共同共同创立了”的语句,结果90%同学讲出:“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这样文章的中心也就清楚了。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适时地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多次看课文,画出与问题,与中心有关的词句。

3、教给阅读方法

(1)在预习过程中,采用圈划、标记、查阅工具书方法进行。还要让学生学会在预习中找问题,要善于提问。

(2)理清文章思路。

A、预习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有些文章按时间顺序写,有的文章按空间顺序写,有些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再根据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懂得大概的内容。

B、找中心分清文章结构,还可以试着给文章分段,写出分段依据和段落大意。

(3)积累优美句段,以达到背诵程度,为以后写作做准备。最好是要求学生可以用一个专用的本子进行摘抄。

三、抓好课后辅导,进行习作训练

1、习题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课后习题涉及的内容重点讲,处理习题时再次讲解,使学生对课文重点加深巩固,讲解习题前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老师只负责点拨和最后归纳。

2、习作练习

(1)运用课文写作特点写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要先理会清楚文章的写作特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要求多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写作能力。

(2)读后感。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同学们写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对小女孩的同情心理写了出来,同时与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对比,从而更增强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锻炼文笔,又可以有情感的交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写日记。坚持认真观察,学以致用,及时写作,日记是记录平时点滴最好的方法。

(4)加强作文评讲,开展作文比赛活动、讲故事等形式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给同学点评,多让学生说:“要是我,我会这样写…”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后,老师再当“导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能很快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上一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学公民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不要忘了18岁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