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体育

时间:2022-04-02 03:23:21

浅谈大学体育

【摘 要】大学体育归属于学校体育范畴。但功能上,它兼容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种元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大学体育文化的先进性、多元性、创新性使三种元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大学体育的立体化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使大学体育活力四射、充满朝气。

【关键词】大学体育 健康第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76-01

一 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本来是一门活泼、有趣,让学生天性得以自由张扬的科目,现在却变成了单调而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不仅失去了兴趣,反而对其感到厌烦。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关注越来越少,甚至觉得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这都是过去在体育教学中刻意追求技术动作和达标成绩,为考而教,一味用高度、强度、速度等统一指标去实施教育过程、评价教育效果的结果。现在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状态是“不用脑子”,把身子带来,听老师发令,学些简单动作。根本不用脑子,不思考。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多年来,体育课教学组织过程过分要求绝对服从教师指挥,过分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体育考核评价多采用绝对性评价,全体学生用一个标准评分。而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会有个体差异。体育成绩的评定,应采用相对评价法,要反映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评价尺度应人性化。

把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变为轻松、有趣的活动过程。实现这种转变,不仅会让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而且能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体育课和一般文化课有着明显区别,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练习方式。

高校不管设置什么课程,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体育在这方面也能大有作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实行选课制,一堂课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院系,彼此间很陌生。高校每节体育课,老师都应用3~5分钟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给每个同学在众人面前展示的机会,给予他们勇气。不少同学通过这种方式在体育课上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比以前更加自信。

师生应当互尊、互重、互爱。有些体育教师惯用“一统天下”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改变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又一重要方面。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和加强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至关重要。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塑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为前提,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落脚点,从教学组织形式、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主题的发展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现状,全面深入改革大学体育的教学体系,建立与中国当前国情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二 营造课外体育活动氛围

大学体育教育,还要正确认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学校各部门要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努力构建大学校园和谐体育环境,营造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良好的氛围。从引导个人自发体育锻炼行为和建立健全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两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个人自发体育锻炼行为层面上,大力宣扬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从事课外体育活动。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在课外体育活动具体实施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开放的大学环境使大学生余暇时间休闲娱乐的活动内容多种多样,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让数量众多的大学生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面对当前大学生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配合,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推进课外体育活动的深入展开。建立健全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层面上,倡导大学生建立自己的体育社团组织,逐步规范组织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校内外有组织、有影响的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又能够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又能够让他们在统一规则标准下学会良性竞争。

三 提高服务竞技体育的能力

竞技体育层面上,大学体育教育也大有作为。大学应该充分利用多学科教育资源的优势,努力提高专业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在退役之后能够有更加多样的职业选择,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人力、科研条件、标准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优势,为提高专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提供服务。另外,要借鉴全国大学生篮球、足球联赛连续十余年成功举办的经验,紧紧抓住建设体育强国新的历史起点契机,努力争取将更多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到全国大学生联赛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各项体育运动的竞技水平,为尽快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 结束语

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等三个方向共同撑起了大学体育发展的空间。每个方向并非局限在大学体育领域内,而是越超大学体育的边界,直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强国目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竞技体育等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并非孤立地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进,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三个方向相互交叉的原点,即它们发展的起点是大学体育文化。大学体育文化的先进性、多元性、创新性使三个方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大学体育的立体化发展空间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使大学体育的活力四射、充满朝气。

上一篇:浅析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对策 下一篇:浅谈英语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