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艺术十年.走进高校

时间:2022-04-02 12:26:57

新世纪艺术十年.走进高校

新世纪十年来,各个艺术门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文化艺术生产方式逐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不同的艺术门类也在走出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撞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思路的方式。这十年来中国艺术的状况、文艺思想的发展、得失与成败,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为此,由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评论》杂志社、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新世纪艺术十年・走进高校――中国文艺与审美文化变迁研讨会” 于2010年5月20日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评论》杂志社、天津美术学院、台湾地区和南开大学等27位与会专家学者,分为审美文化与美术创作两个分会场,围绕议题对新世纪艺术与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新趋势和新动态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分析。

一、 新世纪美学与艺术领域的嬗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生存的语境发生了转变。对于此背景下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新趋势,与会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一川教授以影视艺术等为范本,将新语境下中国艺术发展概括为中式形式感的打造、中式类型互渗模式的生成、中式艺术品意义结构新的探索和可能等几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郭必恒教授提出了中国艺术传统的现代性转化问题。从古典到现代,艺术经历了由崇高到浅俗,由精神到肉体的转变。现阶段艺术展现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多元并存的局面,这说明艺术是逐渐生长的而非直线发展的形式,古典艺术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成为后代借鉴的资源,从而完成自身的现代性转变。中国艺术传统远远深厚,在向现代化转换过程中,有三个维度值得关注,分别是艺术与心灵、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性情的关系。

在谈及新世纪中国美学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建平教授总述了新世纪美学繁荣复兴的情况。美学经历了上世纪末的萧条与沉寂之后,在新世纪慢慢升温,这具体表现十年以来,各类美学学术会议的召开,各种美学著作、译丛纷纷出版,主要美学期刊重新兴盛,最后他总结了近年来美学界出现的新思潮和新话题,尤其是生活美学的兴起。北京师范大学的陈雪虎教授在发言中谈了生活美学的内在张力问题,他认为对生活美学的认识不应居于一隅,应该从多个角度加以理解,不只是西方美学发展的内在演进,同时也应挖掘中国固有的传统,包括革命生活美学和儒家生活美学,进一步扩展和兼顾各方生活美学的内涵和传统,从而走向一种共同文化。南开大学的杨岚教授,紧扣会议主题,全面解读了全球化、高科技、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新媒体六个因素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全球化与审美标准的国际化、高科技与理性审美、现代都市文化的审美消化、网络世界的青年文化优势、新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决裂、生态文明阶段的自然自在之美的重新发现等几大问题。同时也论及了审美文化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化,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东方情趣备受关注等热点问题的论述。

二、 文学研究新视野新向度的凸现

随着新世纪文化与美学环境的蜕变,文学研究也日渐跳出单一学科限制,与文化研究、传媒研究、人类学、环境学相结合,从而出现了许多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维度,这对认识文学现象,发掘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大有裨益的。会议中,南开大学的沈立岩教授从环境和生态学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巨著《周易》,他认为气候、环境因素直接决定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同时也影响到文学艺术创作。历史研究证明每次气候变暖都将孕育新的文明萌生。因此《周易》中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不仅仅指涉义理之“天”,也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相关,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可能与当时气候变化及人类对气候的感知联系密切。以古推今我们可知生态环境因素在当代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文艺创作中,并在人类的思想观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南开大学的李玉平副教授认为文化熟知化是文学经典生产的一个途径,并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大众传媒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和重写对经典的传播和接受功不可没。

南开大学的刘俐俐教授作了题为“口头诗学怎样更新和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的发言。她首先介绍了口头诗学在中国译介的情况以及在发源地美国发起的经过。她指出口头诗学最重要的三个支持性概念是程式、主题场景、故事类型,这三个概念都和文化传统有着必然联系。表演和创作中所运用的陈词套语、习语,一贯的主题场景、故事类型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共同知识背景和沟通基础。口头诗学更新了已有的文学观念,改变了作家文学的理解视角。口头诗学研究提示我们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文学观,今天的文学传统是包容和渗透着口头诗学的文学传统的,在此基础上原有的许多概念应辩证地理解。

三、 大众文化及影视艺术的新趋势

十年间,文化政策的变迁,商业化和市场化导致的文化产业模式的生长,急剧地改变着我国大众文化和影视艺术的面貌,成为塑造新型大众文化与艺术的重要力量。南开大学的周志强教授以傻乐主义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去政治化图景,概括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转型与退变,并结合赵本山的小品分析了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他指出现阶段中国传统娱乐文化生产的复杂政治图景被一种新兴的,以单一快乐为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文化生产方式所替代,从而形成了傻乐主义的娱乐文化样式,所谓傻乐主义就是用一种去政治化的方式达成一种隐性的政治认同。由此,中国娱乐文化的生产以景观化的方式代替了大众文化对现实的悖论性批判,从而转向了单纯的快乐依赖。

北京大学的陈旭光教授颇为生动地讲解了新世纪电影审美现象中的“大将”与“小兵”。“大将”指中国电影产业的排头兵即电影大片,“小兵”指小成本喜剧。21世纪的中国商业大片体现出商业美学与国家美学逐渐而完满的结合。世纪初的《卧虎藏龙》、《英雄》等表现出电影在工业上、市场上的观念革新。与商业化进程同时发生的是,大制作电影逐渐向国家美学靠拢,比如《集结号》、《建国大业》、《十月围城》等,这些影片将商业美学、大众美学、国家美学完美结合,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观众的诉求。小成本喜剧则是商业美学与青年文化的融合,展现出后冯小刚时代的特征,比如动作夸张、剧情温馨、内容时尚都市化,语言前卫新潮等,游戏性娱乐性生活化特点突出。

四、中国艺术十年的失落与新生

本次会议的艺术分会场来自内地与台湾的多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结合当代中国文化与审美的整体语境,分别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现实境遇、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品格、中国绘画艺术的总体表征等多个角度来重新打量新世纪十年中国艺术所遭遇的内在困境及其凸显出来的种种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大家普遍认为形形的艺术观念催生着风格迥异的艺术创作,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种种针锋相对的元素交织杂糅在一起,共同打造出新世纪十年中国艺术的多元化样态。

中国当代艺术的突破与局限

站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结点之上,重新思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现实境遇,这是讨论新世纪绘画艺术不可逾越的维度。天津美术学院何延教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命运与当前审美自觉的失落勾连在一起:新世纪以来,外来文化蜂拥而入,各种观念形态相互碰撞,大量信息交替作用,生活场景、视觉氛围、艺术市场的综合效应日趋明显,在此语境下尽管中国画中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自觉主动的内在力量正在不断地消失,因此,新世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需要警惕文化方面的殖民主义,在寻求海外拓展的同时更要保持独立的民族品格。

南开大学张永敬教授则从更为微观的对花鸟画的探讨入手,指出当今工笔花鸟的构成形式渐渐跳出传统样貌走向现代形态;新生代的创作主体在接受传统艺术观念、技法的同时也接受了国内外各种理论思潮的熏染;因此,花鸟创作对新的形式语言的探索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他也指出了花鸟绘画发展中令人忧心的一面,就是审美意象的弱化和写意精神的丧失。因此,呼吁写意精神的回归,强化审美意象的塑造,鼓励表现时代、张扬个性,必将成为花鸟创作者的自觉反省。

南开大学高迎进教授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视觉艺术领域已经透露出比以往更为频繁深入的反省与思考,其中包括对于媒材综合化趋势的讨论:“综合媒材艺术”不是一种形式类型,也不仅仅是人们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审美趣味”转移的表现;媒材的综合化实际上是在艺术的认识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一种转变,它突破了模拟造型和借相表意的思维模式,将艺术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体验、认知和交流活动“还原”到人的感性、知性和文化的最基本经验层面。

与此同时,艺术批评家程美信由另一种思路来观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命运:当代中国主流艺术仍限于既定的审美范畴,从创作阵营、社会基础、理论建设等方面均是如此;实际上,审美文化已不再是深奥的哲学问题,美学已经变成了一种思想史的考古对象;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特别是生物神经学、思维心理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美的唯一性在当代艺术中已经不复存在,它的大众化、庸俗化、范式化自然成为先锋艺术与当代哲学的批判对象。

台湾地区当代艺术发展的独特体验

会议期间,台湾画家吴和珍女士就其台湾经验来谈十年间的美术变迁:中国当代国画受到中国历史进程和独特文化环境的滋养,而台湾与大陆由于文化环境和政治氛围的不同,形成了迥异的绘画风格;实际上,台湾艺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日本东洋文化以及美国娱乐文化的多重影响,使其当代艺术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之中被精心塑造出来。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绘画艺术市场化,艺术开始受到资本的控制和绑架;虽然台湾绘画的主旋律仍旧是关注人类命运,然而台湾的艺术家大多活在当下,注重艺术对现时代的表现,疏于思考艺术的责任、使命和未来。

拥有台湾生活经历的美籍华裔画家华之宁女士则结合个人在海外的遭遇与经历,讲述了中国艺术在美国传播的过程及其现状:从最初的屡遭拒绝到现今的声名煊赫,中国艺术在海外尤其是美国的艰难生存恰恰彰显了其内在的生长力;面对当代艺术的多元化趋势,艺术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仍旧要坚持自身独立的品格,并以此促进中国艺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台湾和内地的绘画艺术能够在彼此的对照之中,相互补给、相互渗透,共同取得自身的内在增长。

中国艺术总体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在中国绘画艺术走向多元化、理性化的路途中,专家学者也敏感地发掘出其中潜藏的诸多问题。南开大学陈聿东副教授将其主要归结为几个方面:(1)画家在创作中一味追求以尺幅的巨大抢夺观众的眼球,往往忽略了内容方面的深入挖掘;(2)以各种国家美术团体的职衔高低作为作品价值的衡量标准,造成了审美的盲视与批评的失语;(3)艺术品市场的拍卖行情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审美价值取向的中介作用,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相关制度尚欠规范。

最后,南开大学赵均教授对于中国艺术的现状表示了自己的忧虑: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艺术产业方兴未艾,艺术品在消费的巨大需求中炙手可热,但在当代文化艺术表面繁荣的背后,艺术的精神内核尤其是对灵魂世界的展现正在消失,艺术承担的文化使命和批判精神正在丧失,形成一种现代“犬儒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同时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后殖民主义的陷阱,中国的当代艺术何时健全自己主体性的觉悟和话语能力,这应该是当代文化艺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是《艺术评论》“新世纪艺术十年・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取得了圆满成功。研讨会所涉及的话题基本涵盖了新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现象和理论命题,其中许多观点和阐释深刻独到,颇具前瞻性,值得持续关注。

曹莹、张悦:南开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家.公众 下一篇:当下的戏剧生态和我们的文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