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可行性措施

时间:2022-04-01 05:03:21

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可行性措施

摘要:本文利用PEST模型与胜任力素质模型,对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做了详细探析,按照“外部强化、内部提升、配套支持、共同助力”的基本思路,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五点提升该群体就业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因素分析;可行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1-03

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在人才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且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影响高校和谐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制约因素。目前高校对贫困生就业帮扶很多还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提供的帮助更多的是经济资助。因此,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现状(矛盾分析法)

1.自身定位不合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因生活环境形成的心理负担,部分高校贫困生将自己定位于弱势的状态,在大学生活中没有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就业时缺乏足够的自信,不能结合自己的优势及掌握的信息资源来获得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此相反,另一部分则表现出过高的目标,求职时易受“三多三少”的影响,即考虑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国企多、私企少,侧重工作的体面性、稳定性和福利,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

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就业数量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成定势,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为660万人,2012年达到了680万人,2013年规模将达到699万人,大规模扩招也使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在急剧增多,高校贫困生约占大学生总数的30%,然而,市场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在有限的就业岗位情况下,非贫困毕业生就业人数远多于贫困生就业人数,在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不足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就业矛盾会不断地加深。

3.社会不平等及信息资源受限与签约率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学生及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就会对其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客观上造成竞争机会的不平等,使得那些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个人素质也不拔尖的贫困生产生迷茫恐惧的心理,无法摆正心态,摆脱困境。另外,贫困生因自身和家庭所掌握和利用的信息资源有限,物质经济条件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之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导致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层次与质量上降低标准,故而使得该群体的签约率偏低。

二、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基于PEST模型分析

PEST是分析事物所处宏观环境的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和Technological(科技)。这些是事物的外部环境,而本文可以从PEST中分析出当前关于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外部因素。

1.政治环境(Political):政策制定及其缺失:授之以鱼未授之以渔。2007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强调了构建“奖贷助免补”资助体系;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专门强调了要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但实际落实进度缓慢,效果欠佳。总体来说,国家能够依靠政策指导维持贫困生相对稳定生活,却忽略了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执行力,授之以鱼却未授之以渔。

2.经济环境(Economical):收入水平明升暗降,“后勤保障”压力渐增。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收入虽与从前相比有所提升,但综合考虑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物价上涨等等原因,贫困生的家庭收入与非贫困生横向比较呈现更加贫困趋势。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与非贫困生相比没有过多“后勤保障”:非贫困生敢于面试不同的企业,面试时间长且多,而贫困生仅奢求于找到工作机会,不敢尝试太多面试,导致自我降低就业门槛与就业质量,就业能力与非贫困生相比明显变弱。

3.社会环境(Social):社会价值观错位、高校指导缺乏、家庭现状三方加剧压力。首先,在城市和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教育回报的希望,“新读书无用论”升温,“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的顺口溜,错误观念撼动内心;其次,大部分高校对贫困生的帮扶机制存在缺陷,缺乏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在相关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等方面滞后,未能深入地训练贫困生的就业能力;最后,家庭不能够给予贫困生过多经济支撑,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降低了他们的求职要求,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家庭成为他们的羁绊而不是支持,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改变现状的机会。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互联网利用率低,平台不健全。互联网以其快捷和信息量大的特点,适应了人才市场的网络化运作需求。通过它,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就业信息以及相关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实行网络招聘形式。对于大部分贫困生而言,电脑使用频率偏低,加之贫困生就业援助平台及就业信息平台不健全,不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最新技能与专业需求,出现供需不匹配与断层,必然导致贫困生就业率低。

(二)内部因素: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分析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是一种包含多种胜任特征的结构,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包括行为、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与社会动机这六个因素。笔者经过对在校的多名贫困生以及已毕业的多位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行为事件访谈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将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内部关键因素加以整合,并据此构建了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内部关键因素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1.知识与技能:求职与就业的基础。大学期间,学生们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实习经历以及各方面文化的学习成为了加固其整体形象的重要环节。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招聘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即学习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好、实践经验丰富、校园活动频繁、硬件设施(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考级水平、专业知识储备等)完备的全方位发展人才。但是,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重视学业成绩,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文体素质、活动能力等比较欠缺,加之由于心理自卑以及经济局限,他们较少参与大规模团体活动,因而失去很多锻炼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机遇,削弱了其就业竞争力,在求职应聘时很难得到理想的企业和单位管理者的青睐。

2.择业就业观。择业就业观更多的体现为职业期望。职业期望是将自身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与社会需要、职业声望、社会就业不断协调的结果。部分高校贫困生因缺乏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就业与择业的指导,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并且受社会主流就业观念的影响,不能从自身状况出发,一味向往优越的工作,导致在实际生活中,未能形成与制定出科学的有实际操作性质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目标与追求方向不明确,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较为单一,发展不平衡,最终使自身能力和价值观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个人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在竞争上处于劣势。

3.自我形象:指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外表、能力、就业预期。首先,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大学生较少购买一些体面靓丽的服装来凸显自己的外表和气质,但用人单位是很看重应聘者的形象气质的,“形象气质佳者优先”常常见诸于各类招聘上。其次,因为个人内心封闭,很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大多数贫困生因为长时间处于贫困状态,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所以就业预期普遍偏高。但就业预期和社会需求相比,相距甚远,在其心理上形成较大落差。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认知不是十分理想,从而错失一些应有的就业机遇。

4.个性与品质。一般出生于较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有相对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谦虚、上进、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企业所欣赏。但是贫困生个性与品质中部分缺陷是其就业的较大障碍。家庭经济条件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态,在学校里,不自信的他们不愿过多地与其他圈子里的同学言谈,更少去争取学生干部职务、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的机会等,故而很难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肯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个性的自由发展,在就业与求职过程中消极待业,错失良机。

5.内驱力与动机:指内心自然持续而强烈的想法或偏好,它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欲望与驱动力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解决家庭经济状况,缓解家庭压力。这是贫困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源与动力来源;②步入职场愿望强烈,通过曲线就业途径,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后期进一步进修的机会与资源;③尝试心理。积累求职经验,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做好准备;④畏惧心理。对于社会,自我没有勇气面对,选择考研或其他推迟步入社会的方式。

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欲望相对而言比较强烈,他们会更加主动与积极地求职应聘,就业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在第三种情况和第四种情况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欲望比较弱,仅仅体验其过程或直接放弃,这一批贫困生就业率会明显偏低。

三、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力的对策

根据上述外部宏观因素的PEST模型与内部微观因素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得出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对策,基本思路是:外部强化,内部提升,配套支持,共同助力。具体措施如下:

1.打破现有的困难生资助模式,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努力转变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原有思路,打破与逐步改变现有的单纯的助学金资助模式,与高校共同努力,四位一体,加大对困难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支持,推进建立困难生实习基地,真正提高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各学院搭建教育平台,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全方位提升其综合素质。高校内部应发挥各种力量,促使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科带头人牵头,有侧重地加强对贫困生的专业技术培训;由学工人员鼓励更多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等活动,提升其创新、组织、管理等能力;由辅导员引领贫困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就业见习等与社会、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活动,达到全方位锻炼能力、完善素质,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应对。

3.学生社团组织适当吸收困难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帮他们释放心理负担,弱化自卑心理。笔者所在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励志社,其成员全部为我院大二、大三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在服务院系的同时,更加关注我院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旨在鼓励困难生励志向前、不断拼搏、逆境励志、努力成材。如今已构筑了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学习、工作经验交流的桥梁,帮助低年级同学确立长远的大学生涯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另外,学院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在校期间困难生)回校交流,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在学业与求职就业方面实现“一对一”对接,更好地帮助与引导了贫困大学生的发展与就业信心。

4.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困难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要具有长期性、系统性、连续性。首先,长期性体现在该工作不仅包括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各类扶持与帮助,还将延续至其求职与就业过程中。其次,通过系统的思路,能够使指导工作有明确的衡量性与方向性。从入校以来的主题教育,帮助困难学生设定目标、认清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每学期初制定大学生生涯规划书,到学期结束召开座谈会,回顾本学年是否完成目标,有何收获,做到就业目标与预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指导工作切不可流于形式,要有连续性,做到层次的不断深入,质量的不断提高。

5.改善信息不对称与滞后现状。增强学校与企业间关于就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搭建起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同时,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另外,高校发展模式上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要由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型提升,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针对贫困生的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其在求职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较大的落差与不匹配现象。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褚惠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2):10-11.

[3]李从松.贫困对贫困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2,(2):5-9.

[4]张欢,王丽.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3):39-45.

[5]祝玉芳.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系列调查之三——关注高校贫困毕业生[J].教育与职业,2006,(31):64-65.

注: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转载于《光明日报》。

刘志洲:《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属于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j880020)。

上一篇:《临床技能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PBL教学法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