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苏里科夫美院的油画材料教学

时间:2022-03-31 09:12:41

感悟苏里科夫美院的油画材料教学

摘 要: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材料技法课程教学的全面介绍,对这一课程现状的分析与研究,这门课程对油画各种材料属性掌握、油画技法的继承与创新、提高绘画整体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对国内美术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油画材料;技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94-02

苏联解体以后,除了基辅美术学院划归乌克兰,和列宾美术学院一样,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也代表着俄罗斯高等美术教育的最高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为数众多、世人熟知的艺术家。和列宾美院一样,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在学科建制和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强化,在继承和发展学院已有的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是国内美术专业院校值得研究和参考的模本。作为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中心,在教学中仍然以继承传统为宗旨,强化造型对整个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当然,这里所指的造型和列宾美院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列宾美院以继承契斯恰科夫建立的素描教学体系为教学核心,在科学的治学作风基础上,学院派造型体系更具本民族风格,严谨而扎实;而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则在表现艺术领域更具独到与代表性,他继承了俄国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的人文美术文化传统,艺术发展和西方接轨,从治学思想到艺术表现上则展示了更为活力的一面。但一致的是,两所院校对俄罗斯美术和艺术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向世界宣传俄罗斯艺术传播本国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到现在,他们所强调对传统艺术研究和借鉴的教学理念,仍然值得国内美术工作者认真地思考。在目前国内推崇现当代、各种观念与表现当道、忽视传统造型理念的大环境下,俄国的美术院校能始终坚持传统确属难得可贵,也许这也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宝贵之处。

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各画种工作室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导师工作室制。只有在基础部的两学年完成各门专业成绩才能进入导师工作室接受更高层面的学院派教育。工作室以导师名字命名,他们都是享誉俄罗斯乃至世界的艺术家,如马克西莫夫、谢德洛夫、纳让连科等。在美院大的教学体系下,各工作室艺术风格强调突出自身特色,教学理念多变,但不管哪一个画种,除雕塑系和美术史论系,油画基础教学都是本科教学的重点。

基础部两学年习学中有一门课程特别重要,即油画材料技法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门课的设置体现了学院对于传统的坚持和继承,也反映了学院希望学生从严肃、认真、科学、理性的学习态度出发,学习这门在西方美术上具有代表性也最为重要的画种,为油画写生及创作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教学内容上,从水性湿壁画到丹培拉胶油混合材料直到油性媒介材料,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各时期不同画派的油画表现技法都是本课程讲授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实施则是以教授理论讲授,课堂亲自示范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以课上课下材料研究,动手制作;油画技法临摹、实践交替进行。

油画材料技法这门课程的设置从进入基础部开始直到升入导师工作室之前,时间跨度两学年共三个学期,每周上课一次,一般安排在周三的下午。油画材料技法工作室在版画系楼上的一间带套间的教室里,教室的四面墙壁都挂满了历届学生临摹的西方古典油画名作,如果是初进这间教室,看到满墙的画作,会让人有一种进入博物馆的感觉。这些艺术复制品甚至不少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像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头像局部图、《吉内薇拉・本琦》、伦勃朗的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哈尔斯的《吉普赛女郎》、柯罗的《威尔・达布列》等作品。不同时期列位大师的油画作品通过系统的学习,将大师的油画技巧由神秘转化为再现,通过摹品很好的展现出来。理论讲授是以如何选框、选布、绷制画布开始。所选的木框一定要选择干燥坚硬的木头,还要刷一遍清漆,目的是防虫;木框是要带木楔,以便日后画布受温度影响能随时调整松紧度。绷布要求使用小铁钉,不能使用枪钉(因为传统西方油画都沿用这一方法),从画布制作这一程序就可以深刻感受到这门课的严谨。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后期的绘制过程才能养成认真细致的态度,无论是对待任何细节。刷底子、底胶也是如此,严格按照所讲的材料配方,按比例、先后顺序、方法制作画底,这些材料都是西方传统的做底材料。虽然比现在的工业品使用麻烦,但是保存时间更长。教授告诉我们,决定一幅油画的保存时间长短主要是底部支撑材料的好坏而不是颜料本身的质量。在第一学期,课程全部时间都是在学习与研究油画的各种材料,熟悉它们的不同属性,使用做好的画框完成第二学期的油画临摹作业。

教室临街的窗户正对着的便是世界知名的特列恰科夫画廊,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可谓圣地的这个地方离材料工作室只有短短几十米远,这栋独具俄罗斯风格的宏伟建筑只要你转头就能看到,让人不由想到里面珍藏的规模庞大的艺术藏品,耳熟能详的一个个大师,一件件艺术原作犹如走进展厅瞬时就出现在脑海里,感慨不已。在绘画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难以下笔,几分钟以后就能在一幅大师的原作前找到解决的答案,这种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与切身感受到的浓厚的艺术氛围在国内来说可谓难以想象。油画临摹,是一种深度的,扫描似的学习,需要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科学的学习精神,国内不少院校也有安排临摹作业这项内容,但实质却只是交作业而已;苏里科夫的临摹作业不是走过场,而是全面的对前期理论讲授的实践,教授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喜好制定接下来的临摹计划,这种作业在意结果却更看重过程,学生在整个学期的临摹中收获到了什么。从油性媒介和技法形成的佛兰德斯画派开始到十九世纪,不同时期的油画代表画家都有了一个了解,他们的思想内涵,画面风格,技法特点等等。国外学习的好处就是环境条件好,有一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算不上代表的画家,国内宣传的也少,如印象派发展到高潮的同期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勒帕热。他们的作品放到现在看无论绘画技巧还是画面本身都具有很高水准,这些画家都成为后来人临摹与研究的榜样。我们在选定临摹范本后即入手绘制,先起素描稿,然后同比例拓稿至画布,开始上色等程序。期间每一步,每一遍都经历严格的作画过程,看似每一遍都枯燥无味、程序繁琐的制作程序,如果真正进入其中,便会发现还是,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写实风格和技法能一直在西方架上绘画占据重要地位的缘由所在。重要的是,也因为前人不断探索,西方绘画大师的巨匠辈出,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艺术遗产,激励后世艺术爱好者投身艺术不断进取,继承与发展。临摹的价值体现不光是实践了油画技法,同时也建立了临摹者的自信、丰富与提高了创作者的油画技巧,在接下来的写生和创作活动中积累宝贵的技能。第三学期开始,运用已掌握的油画各类材料媒介,结合临摹作品的绘画体验,进行油画自画像写生练习。写生练习和临摹相比,在完成效果上会有一定落差,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临摹只需摸索材料属性,熟练技法语言,而写生除了技法,绘画本身像画面的组织、色彩的搭配、整体与细节的关系等等,体现艺术修养的各方面内容都需要在画面上解决。这一过程的尝试也使我们由衷地敬佩大师,赞叹他们能够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比国内,目前国内几大美院的教学体系也大多借鉴西方美术院校的模式,在课程设置、具体教学内容与时数安排等方面也基本相同,可见历经时间考验的欧洲教育模式从科学性来讲还是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解体的影响,俄罗斯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出现迷茫下滑状态,艺术发展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伴随着全球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在艺术多元化的俄罗斯美术现状下,以及他们本身所具备的艺术雄厚底蕴,特别是俄罗斯一贯坚持的传统教学精神,相信俄罗斯美术事业会在继承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更具特色的道路,对我们国家的美术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研究价值。

上一篇:浅谈中国当代女油画家对母性的关注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