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有效作文教学的一点尝试

时间:2022-03-30 10:43:10

浅谈中学有效作文教学的一点尝试

(邢台县将军墓中学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 要】我认为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长期坚持。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下面是本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些粗浅实践和认识体会。

【关键词】中学作文;有效教学;尝试

目前一些中学生一看到“作文”两个字就头痛就恐慌。他们常常感到“无米下锅”望着给定的“话题”发呆不知从何处下笔。我认为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长期坚持。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下面是本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些粗浅实践和认识体会。

1. 多读书,扩大阅读范围,开阔知识视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者、文豪都是饱读经书的人。

多读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代作家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谈到第一次发表小小说时的感受说:“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 800 字”。她所强调的正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由于中学生只有十几岁,阅读鉴赏能力有限,所以除根据教材要求,鼓励学生阅读初中语文大纲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之外,我还筛选了《中学生阅读》、《中学生学习报》、《作文指导报》等刊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经常接受新事物,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信心。

2. 勤于练笔 不少学生对作文有种畏惧心理,通常是等老师布置好作文后他们才会动手写,是典型的“要我写”的被动状态。其实,恰恰是因为写得少才会觉得难。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动笔练习,抛开考试与作业的压力,从简单感兴趣的东西开始写。据观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写日记的习惯,于是我鼓励学生从日记入手练习作文。学生开始时会担心写不好,但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日记中也许有些表达或描写不规范,但随着学习及练习的不断深人,学生隔一段时间再回头翻看之前写的日记时,往往就能发现并改正一些表达或描写上的错误,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地进步,使他们逐渐爱上写作,从原来的“要我写”转而成“我要写”。只要学生能持之以恒写下去,提高作文水平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3. 培养学生爱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人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获取对外部世界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也是写作中能细致描写的一个重要源泉。许多学生写不具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观察,对事物只能获得粗略的朦胧的印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爱观察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集中注意力观察,有目的地观察,作好观察的准备(甚至需要一些观察工具),有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要观察事物的特点,由观察静态物体到动态物体,再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观察事物的表象:形状、颜色、声音、情态、人的表情、动作等,要引导在观察时善辨多思。观察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良好的观察品质还在于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在于透过表象去探寻其本质。

4. 让学生从范文中“仿”写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畏惧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是机械的模仿,也不是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眉毛、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是“抄”,而不是“仿”了。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冬》。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展翅飞翔。

5. 体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生活的原材料 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写起来就会有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引发联想,重现往昔,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关照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地去接触生活,体悟现实人生,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感悟、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写观察过的事物,体验过的生活,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这是使作文言之有物的前提。在指导写作文时,要指导学生善于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材料。告诉学生作文的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常常有的学生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直线,思维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事实上,每天上学去,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上学的路上发生的事,见到的人,都可以写。还有我们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

6. 掌握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训练 根据要求掌握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这五种表达方式,然后分别练习这五种表达方式。(2)表现手法主要有烘托与衬托、对比与类比、设悬铺垫、照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联想与想象等,可以让学生尝试选一种进行写作训练。(3)结构技巧主要包括开头、结尾、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头结尾,过渡自然,学会运用承上启下、设置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结构技巧。(4)审题与立意:根据不同的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图画作文等命题形式),让学生学会审题;根据作文要求做好作文的立意,保证作文不跑题,不偏题。(5)素材选择与布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立意去选择平常所积累的相关素材,要按照材料得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去选材。按照详略得当和文章的格式布置材料的位置。

还是那句话,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出成效的,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巧施教法,学生作文水平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的。

上一篇:中国空天作战实力领跑亚太?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