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见智慧 出水芙蓉最鲜美

时间:2022-08-16 07:52:20

匠心独运见智慧 出水芙蓉最鲜美

摘要:当前,导语设计仍是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2011年安徽省语文学科优质课大赛在我校举行。观课后,我认为导语的设计应指向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指向教学内容的重点。好的导语来源于老师仔细认真地研读文本,努力找到最好的教学突破口,将学生引导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上。让学生感到亲近而自然的导入方式的设计中必然隐含着教师对课文的独到的个性化的理解,这也就是老师的才华的一种体现。至上的艺术多追求自然,导语设计也应不露斧痕,浑然天成。避免为巧而巧,为奇而奇,要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味。

关键词:为巧而巧 为奇而奇 匠心独运见智慧 出水芙蓉最鲜美

课堂导语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讲授新课之前使用的语言,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它的好坏、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很多专家、教师都在探求着这一教学艺术,发表了许多理论见解,总结出了种种导语设计方式。当前,导语设计仍是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2011年安徽省语文学科优质课大赛在我校举行,我有幸欣赏了许多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下面我就省优质课大赛中四位老师的导语设计谈谈我对设计课堂导入方式的看法。

先请看两位老师执教的《香菱学诗》的导入设计:

设计一(池州市第十中学王勇老师执教):

老师:(配乐,老师激情独白)几番成败辛酸,引来笔下忧思,心中血。多少悲欢离合,写人间情思,梦里红楼。读一读这副对联,我们读出了多少沧桑,多少凄凉;听一听这《枉凝眉》,我们感受到多少痴情,迷惘。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红楼梦》中,掀开红楼的一角,去认识其中的一位人物——香菱,看香菱是如何学诗的。

设计二(马鞍山市八中王国云老师执教):

老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下,有兴趣吗?

生:有!

师:那我说了,谜面是一句诗“根并荷花一茎香”,猜《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

生:香菱!

师:对,就是香菱。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红楼梦》作品中的一个片段——《香菱学诗》(板书课题)。老师课前很认真地读了这篇课文,它让我想起了清代文艺评论家王国维先生的一段话,这段话说的是人生治学,也就是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有同学听说过吗?

生:摇头。

师:没听说过,咱们来看一下。(投影显示“治学三境界”)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有同学知道这段话的意思吗?

生:摇头。

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站得高、望得远,有志气和决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呢?

一生:苦。

师:对,是苦。那第三境呢?怎么找也找不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生:是悟。

师:对,是悟,是顿悟(猛然一得)。我觉得呀,香菱学诗也有这三重境界,咱们现在就走进文本去看一看。(投影显示香菱学诗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设计一”真是一段挺有感染力的激情导入,再以《红楼梦》电视剧的歌曲配乐,在老师深情的演绎下,可称得上是一个“凤头”。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属于抒情诗导语。这是近年来大家都很青睐的一种导入方式,既感染了学生,营造了很好的氛围,又展现了老师表演的才华、不凡的素养。可以说这是个充满智慧的设计。但作为听者我总感到这个环节就像昙花一现,美则美矣,但仅此而已。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还是回到平淡的常规教学中,给人一种断层感,没有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美感,自然就觉得老师作秀的成分多了一些。

“设计二”,虽看起来语言并不华美,表达也不如设计一精炼,是属于趣味式加提问式的导入方式,但导入设计从关注课题入手,将课题分成两层来导入解读。以趣味式引出主人公香菱,又以提问导入方式借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将学生引入香菱学诗的三个境界。整节课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感受香菱是怎样学诗的。这种以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导入,又以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作为课堂解读文本的思路,构思新颖,角度独特,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很自然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香菱学诗的境界,达到了教学预设目的,又将长文短教,也给人浑然一体的美的艺术感受。如果说“设计一”体现的是一种智慧的话,那么“设计二”体现的就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化有形于无形的睿智。

让我们再来细想一下这篇课文的“设计二”,抛开现象看本质,它们的共同点是导语的设计语言都指向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指向教学内容的重点。这就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又快又自然地引上正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学习兴趣。

由此看来,好的导语只有来源于老师仔细认真地研读文本,努力找到最好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将学生引导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上。导语设计不需要去展现老师的个人表演才华,而是要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亲近而自然的导入方式的设计中必然隐含着教师对课文的独到的个性化的理解,这也就是老师的才华的一种体现。

我以为,导语要讲究导语设计和运用的自然性。古人论诗,认为“自然妙者为上”,“一语天然万古新”。的确,至上的艺术多追求自然,导语设计也应不露斧痕,浑然天成,避免为巧而巧,为奇而奇,要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味。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八中)

上一篇: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之策 下一篇:有关化学活动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