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业问题探究

时间:2022-03-30 07:08:48

关于失业问题探究

摘要:根据当前中国存在的高失业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不利因素,本文首先对失业问题进行了基本的分类,接着从制度、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或意见。

关键词:失业类型;隐性失业;体制转型;内部人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4-0074-04

一、当前失业问题

(一)失业问题分类

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原因分为如下几类: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二)目前中国失业概述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下岗职工激增表现为持续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如图表(1)所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2001年为3.6%,2002年为4.0%, 2003年达到了4.3%,2006年达到了4.6%。目前我国的失业率还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失业上升势头在2004年有所遏制,但国家发改委关于2006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总量的供过于求的问题更趋严重。报告预测,16岁以上的人口增长将达到高峰值,新增劳动力1700多万,全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总量为2500万人。但是,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100万个,而需要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将高达14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预计今后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还会有所上升。在任何社会状态下,失业人口的积极作用并不能掩盖和抵消其所带来的十分严重的社会经济消极后果,表现为:(1)高水平的失业存在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2)失业的大量存在必然降低失业者的生活水平,影响失业人口素质的提高。(3)失业的长期存在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危害人民生活。(4)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 产生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转型过程中,隐性失业问题显形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为了实现高就业,人为地在国有企业安置了大量的职工,形成了“高就业,低工资”的局面,虽然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却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本身的有效需求,使企业内部冗余人员越来越多。如上表(2)所示,4个在上世纪末进行体制转轨国家中,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比较明显的是波兰,而波兰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约4.3%)也只是相对于同期的其他转轨国家而言,与我国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约7.6%)尚有较大差距。可以认为,我国近年来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在当今世界上颇为少见。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都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然而,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低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凸显出来,使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

1.西方经济学关于失业问题的理论解释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劳动价格(工资)决定于劳动的市场供求,市场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是由各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加总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实际劳动需求应由工资(w)曲线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的交点(L) 决定,此时企业需要付出的工资成本为WALO。而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就业体制影响下,由于最低就业配额造成的企业内部职工存量(M)超出了企业实际所需要的职工数,企业需要付出的工资成本为WBMO,要额外承担ABLM的损失,根据利润理论,此时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低下。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来看,一定数量的职工下岗是必然的。市场经济的运动主体是资本,而不是传统抽象意义上的人;市场经济的首要目标是企业效益而不是囊括所有人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没有定式,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分解、组合的运动过程之中,而不能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那样一成不变。

2.“内部人”和“外部人” 理论对失业问题的解释

根据林德贝克和斯诺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内部人”和“外部人”模型:

内部人工资=边际产品价值+解雇成本

外部人工资=边际产品价值-雇佣外部人的成本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认为内部人拥有一部分权力。通常将公司里技能娴熟的工人(内部人)与公司外的工人(外部人)交换是有成本的,而由于这种过程具有成本,所以公司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来避免人员变动。由于内部人对外部人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与老板讨价还价,并且通过工会,工人可以放大雇佣、解雇和培训成本(即通过强加昂贵的雇佣和解雇手续,坚持较长的培训阶段,提高服务费用等)。此时外部人想要进入公司取代内部人,自然非常困难。尽管劳动力市场上有许多外部人愿意接受比内部人低的工资就业,但是企业出于内部人与外部人交换成本的考虑,并不愿意雇佣他们,原来可以通过劳动工资下降而清除的那部分失业人口现在继续成为失业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内部人与外部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古典失业理论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就不能有效运行了。

3.劳动力市场失业机制不健全

失业机制是以失业环节为核心形成的影响经济运行的自组织和自调节结构。失业机制是由企业的解聘权力、产业后备军、失业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在业者和失业者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构成的,是调节劳动者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自组织系统。长期以来,传统的劳动用工制度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增长需要型的劳动需求,而是就业需要型的劳动需求,从而形成了庞大的隐蔽型失业存量,一旦释放出来,必将引起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过剩的情况。

(二)技术进步对失业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青睐于技术与知识性的人才,以高科技为首的全新自动化及网络设备大量采用,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越来越占领整个生产行业领域,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就业岗位不断产生,新的就业需求也不断产生,但这些新的劳动力需求却与旧的劳动力供给不相适应,工业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往往就会引进更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技术进步消灭了传统的岗位,如使用机器来代替人力劳动,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新的机器带来了更少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取代了对劳动力的使用。出现了资本主义情况下存在的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虽然与传统的排挤现象不同,但其产生原因却是相同。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如果这些劳动力不能有效的向其他部门转移,那么农民的预期收入将会越来越低。西方经济学中的“托达罗模式”认为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将把在城市中一定时期的预期收入(即劳动力迁移的费用与所得报酬的差)与现实农村普遍的收入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会迁移。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政策,使得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1985年以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农业由于生产资料涨价,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从而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重新拉大,依据“托达罗模式”,决定农村潜在迁移者是否迁移的根本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和对于迁移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即预期收入。他用城市实际就业率乘以城市就业概率来表示预期的收入。即

d=w・m-r

其中,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w表示实际工资率,m表示就业概率。

由于城乡收入差异,进而导致各方面的福利保障差异诱惑着农村劳动力,从而他们进入城市的概率就增大,据粗略估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比重约占11%左右。

三、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与现行就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通过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增长,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直接向自谋就业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期限,以期在自谋职业期间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摆脱就业和生活的困境,提高自我创业和发展的能力。主要是失业者自谋职业期间给予所得税和营业税或增值税的优惠,但是这种优惠也是有期限的,比如3-5年,不能太长,而且是部分优惠而不是全部优惠。二是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在投融资、税收、人员培训等方面,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他们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实施收入支持政策,完善“三条保障线”

1998年针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中,不少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问题,国务院提出建立和完善“三条保障线”,旨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三条保障线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城镇职工下岗后,首先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满三年仍未就业者进入失业保险,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不超过二年)仍未就业者(包括其它低收入者)进入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三项制度相互衔接,构成了中国目前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社会救助的政策主体,为经济发展奠定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就业容量大。1992――200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约8000万,提高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5倍。但近10年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与整个经济增长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相比明显滞后。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28.6%,比发达国家60%-75%的比例相去甚远,与一些发展中国家40%-50%的比例也有很大差距。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这个明显缺陷,是造成当前就业矛盾突出的症结之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尽快扭转其长期滞后的局面,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四)发展农村产业化,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如前面所分析的我国就业压力主要来源包括: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企业下岗职工及富余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变革户籍就业制度 ,包括取消农业户籍与非农业户籍的管理制度、区域性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户籍制度附加的各种权利和限制,彻底淡化户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允许城乡居民以平等自由的身份选择就业,下大力综合开发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容量,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提高小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增长点,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和发达地区流动。

参考文献:

[1] 靳英华.我国双重转变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 历以宁.中国城镇就业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郭庆松.中国城乡就业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比较与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模式 下一篇:论构建和谐社会下女性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