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开“渠”

时间:2022-03-30 05:43:14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集中体现,挖掘、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与实践教学资源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问题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动力。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地域特色寻找适于开发的知识“源头”,并为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开展梳理好知识的“渠道”,本文着重从生命的自护、文化的传承、古迹的保护、产业的了解和社会的关注五个点入手,挖掘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资源。

【关键词】地域特色 挖掘 综合与实践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40-02

学校在上级教研单位的指导下,开展数学文化——度量衡文化的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收集、整理资料,建立度量衡文化室。为了更有效推进度量衡文化研究,加深学生对度量衡文化的了解,我们开始尝试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度量衡文化作为综合与实践教学资源引入数学课堂,并得到了学生与老师的认可。在挖掘数学综合与实践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既然带有地域特色的度量衡知识可以作为综合与实践教学资源,我们是不是可以挖掘更多富有地域特色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一、概念的界定

地域特色,指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资源,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或学校特色建设中形成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挖掘,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发掘、开发资源,为数学综合与实践服务。

二、资源挖掘的意义

1.通过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资源,丰富了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

2.利用带有地域特色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资源,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地域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文化特色,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资源挖掘的原则

1.地域性原则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挖掘素材,开发地方化的数学资源,努力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趣味性原则

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儿童好奇的心理特征,尽可能求新、求奇、求趣,做到活化、趣化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开放性原则

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应局限在课堂,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要注意充分利用社会、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四、资源挖掘的源头

(一)源于对生命的自护

安全是学校教育的前提,生命不保何以谈教育?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开发数学综合与实践资源。

作为“潮都”,我们以潮为傲,潮水是壮观的,也是危险的,每年总会有一些生命消失在滚滚钱江潮中。在感性了解钱江潮威力的情况下,我们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分析钱江潮,从数学的角度看钱江潮。钱江潮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曾经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做过一个实验:将一辆大客车停在丁字坝,潮水一过客车也不见了踪影。如果把大客车的重量换算成一般成年人的体重,多少个人抱团在一起也会被潮水卷走?潮水每天都来,大小情况却是不一样的,我们让学生收集资料,把它制作成统计图,向每一位观潮游客进行宣传。

(二)源于对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宽泛的,比如我们学校开展的度量衡文化研究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笔者曾以《从“半斤八两”说起……》为题设计了一堂数学综合与实践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衡”的发展史,应用统计与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实际问题,掌握杆秤的使用方法。“度”和“量”也可以根据自身内容的特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探究价值的综合与实践课例。在这样的数学实践课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数学文化。

(三)源于对古迹的保护

每一个地方总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历史遗迹,它们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可它们却又面临被现代文明“淹没”的危险。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关注、保护它们。

家乡有一处古宅——徐源盛,曾经是家乡的地标性建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屋的面积越来越小,繁盛时期的徐源盛是怎样的呢?我们收集与徐源盛相关的数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孩子们感受了全盛时期徐源盛的规模。根据这些数据,还可以让孩子们利用所学的平面设计和比例尺等数学知识,绘制出全盛时期徐源盛的平面图,孩子们还可以估算当初建造徐源盛使用的石材量。此外,孩子们还可以设计维修方案,算一算维修老房子所需的花费等。

(四)源于对产业的了解

经济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许多地方拥有推动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家乡的产业是我们进行数学综合与实践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家乡是中国伞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开发出各异的数学综合与实践资源。在南阳制伞业协会的帮助下,我们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源。南阳每年销往世界各地的伞有几亿把,每天伞的产量在30万把以上,一般的制伞企业一年产量上百万把。中段年级的学生通过对南阳伞年销量的读、写可以使学生感受大数。每天产量在30万把以上,每月的产量大约是多少把,每年的产量又是多少把呢?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中段学生估算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高段学生可以统计南阳制伞企业的数量,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绘制统计图,利用百分数的知识,对比生产新型伞与传统伞的效益。学生在观察统计图、对比生产不同类型伞的效益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南阳制伞企业的现状,为南阳伞业更好地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

(五)源于对社会的关注

社会资源是一种综合性的资源,面广点多,今天我们关注、开发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综合性社会资源。

由于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拆迁,南阳建起了几个拥有几百户住户的安置区。安置区内房屋统一,环境优美,但去安置区走过亲戚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想找到亲戚家实在有点麻烦。此时,五年级的学生正要学习编码。天时、地利、人和,孩子们分组走进不同的小区,了解各个小区的房屋的分布情况,绘制小区平面示意图。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孩子们尝试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小区房屋进行编码,因为之前未曾接解过科学的编码方法,许多学生设计的门牌号码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开始学习各种编码方法,掌握科学、合理编码的要求。通过学习,针对各小区房屋分布的实际,孩子们设计出更为合理的门牌号码。

开发丰富多彩的数学课程资源是优化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前提课程,在地方特色中挖掘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资源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资源的开发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我们要善于使用教材,勇于开发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索的生活中、现实的问题中,感悟数学知识、发展解题策略、增强应用意识、锤炼思维品质、提高实践能力。

上一篇: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四方共赢”管理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