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业务外包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30 04:45:46

高速公路服务区业务外包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核心内容,服务区经营显得日趋重要。文章深入剖析了服务区在经营权业务外包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关键控制点及完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业务外包

一、业务外包的定义及服务区业务外包的实质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门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业务外包实质上是租赁经营,即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将所辖服务区的经营权进行对外租赁,每年向承包商收取定额的租金。

相对于自主经营而言,租赁经营虽能减少由于自主经营而导致的亏损风险及管理困境,然而,其并非就意味着没有风险。倘若承包方在租赁期间没有实现成功经营,就会直接影响至服务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的司乘人员而言,他们会认为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而非承包方存在经营问题,进而有损高速公路的公众形象。

二、业务外包的优势

(一)业务外包能够使企业专注核心业务

企业实施业务外包的目的,在于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及改善自身的弱势,转嫁非核心业务,从而集中发展核心项目。譬如,高速公路运营单位通常会将所辖路段服务区的经营权进行外包转让,而不会轻易放弃所属路段收费站的经营权。这就是业务外包通常强调的外包范围,即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

(二)业务外包能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企业实施业务外包能够扬长避短,将自身的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上,利用承包商更有效、更经济的专业技术及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映速度,强化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通过业务外包可以转变经营思路,积极有效利用自有资源,降低资源闲置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业务外包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实施业务外包能够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集中现有的自身资源和优势项目,转嫁经营风险,避免经营失败,从而能够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业务外包活动中的主要问题

(一)外包范围及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

业务外包中,服务区与承包商之间实际上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外包承包商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区对外的市场形象。因此,在实施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如何择优选择外包承包商是首要问题,一旦判断抉择失误,就会直接阻碍服务区的后续可持续发展。

(二)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当地从事餐饮、商品零售等商业服务业同行相比,具有地理优势,服务区在采取业务外包方式后,成功获取竞买资格的承包商在服务区从事的商业经营实际上就处于垄断地位,再加之多数服务区管理者只顾及承包商承包费的获取,不重视服务区日常经营的监管,导致服务区业务外包监控不严。同时,司乘人员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只能选择在服务区内加油、就餐及消费,垄断促使经营承包商往往只求利益、不求服务。事实上,服务区内多数商品的定价远高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而提供的服务水平却远低于市内的经营场所,这往往会降低在服务区进行消费的司乘人员的满意程度,从而减少他们选择在服务区内消费的次数,致使服务区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三)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实施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尚未引入外包承包商竞争机制,尚未对候选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无法确保业务外包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极有可能损害其他候选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加重服务区内部人员的腐败问题,甚至会导致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及服务区相关人员涉案。此外,如果业务外包活动还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服务区更有可能会面对遭受外部处罚及经济损失的风险,最终会致使业务外包活动的失败。

(四)业务外包活动中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未授权

在完成经营权转让合同的签订后,服务区管理者未及时与成交供应商签订资产使用权移交协议,致使外包承包商擅自改动服务区内所有标识、标牌及名称,改变承包经营范围内建筑物的结构、外观及用途,甚至将所有权原本归属于服务区的财产进行转让、抵押或搬离,极易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

四、针对以上主要风险提出的完善措施

(一)科学制定外包策略,合理明确外包范围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应当依据外部环境要求及自身发展战略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业务外包策略,合理明确业务外包范围,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同时,在执行业务外包的过程中,运营单位应建立职能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业务流程的授权审批程序,确保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与制约。

(二)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合理确定外包价格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应当综合考评内外部环境因素,积极引入外包承包商竞争机制,对候选供应商统一实施竞争性谈判,合理确定最优外包价格。不应一味追求高额承包费用,与企业倡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相背离。

(三)建立审核甄选机制,择优选择外包承包商

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应当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实施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建立外包承包商资质审核及甄选制度,择优选择外包承包商。一般来说,选择外包承包商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承包方的经济实力、资质认证及等级以及承包方委派到服务区履行管理工作负责人的专业胜任能力及任职履历。显然,外包承包商的经济实力是管理者评价和甄选承包商的关键环节。采用公开竞价方式选择承包方的,应当符合《拍卖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符合申请资格的竞买人,在拍卖行组织的拍卖活动进程中,以最高应价者作为拍卖标的成功买受人。竞买成功后,买受人即成交承包方应及时与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签订《经营权转让合同》,并承诺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省交通投资集团、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规范性管理要求,依法进行经营。

(四)强化外包监管力度,积极发挥外包优势

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当加强对外包承包商的监管力度,成立服务区监督管理委员会,积极履行《经营权转让合同》的管理职责。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服务区管理者有权监督、检查外包承包商的日常经营是否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省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服务区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及各类创建活动的标准。如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承包商的经营管理违反法律法规或管理制度,或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严重危及服务区内的人身或财产安全时,有权以书面通知的形式责令承包商立即整改。倘若承包商拒不整改或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的,服务区管理者有权下达书面通知要求承包商停业整顿。在停业整顿期间所有的经济损失均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五)加强内控管理制度,打压商业贿赂行为

在实施业务外包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预防商业贿赂行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可以将企业文化控制及授权审批机制进行有效结合。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将企业反腐融入公司的价值观,让公司员工逐渐养成廉洁的思维习惯,促使反腐理念慢慢地转化为员工自觉的清廉行为。另一方面,需严格制定授权审批机制,细化操作流程,明确部门职责权限,坚决杜绝由一人完成整个业务流程的现象。

(六)严格规范资产管理,明确资产使用权限

在完成经营权转让合同的签订后,服务区管理者需及时与成交供应商签订资产使用权移交协议,该项协议明确了管理者与供应商间的权利及义务,以确保服务区管理者与承包商之间对使用权移交的资产不存在任何异议。该协议应明确规定在承包商承包经营期限内,未经服务区管理者同意,承包商不能擅自改动经营项目建筑物结构、自行拆除嵌装在建筑结构的设备及附属设施,更不能损坏建筑物内原有的设备。此项协议的签订可完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及完整。

五、结语

高速公路服务区业务外包是大势所趋。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唯有完善业务外包控制活动,严格监控控制活动涉及主要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并给予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确保服务区业务外包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杨玉庆.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策略研究 [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作者单位: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开分公司)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下一篇: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