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29 11:45:54

浅谈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

近年来,瓦斯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对“一通三防”(“一通”是指通风,“三防”指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的实质认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一通三防”的内在关系,不重视通风基础工作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如下。

1对通风系统管理重视不够

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的基础设施,通风系统形成不及时或不稳定,结果就直接导致风流短路,瓦斯积聚。分析瓦斯事故,都是对通风系统不重视引发的。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少数通风管理人员不明白通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把煤矿通风系统的构建等同于其它无关紧要的事来抓,在具体工作上就是拖延推诿,最终酿成事故。其次通风工作具体实施上,部分通风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区域的通风系统而不重视对死角\盲区的管理。

2对通风设施重视不够

通风设施是构成煤矿通风系统的最基本单元,是维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个别通风管理人员在对待通风设施构建时主观、片面,随意安排,不过问、检查少,缺少时间、质量、规格要求。个别煤矿不按时构建通风设施,使通风系统长时间瘫痪或处于不稳定状态;选位是通风设施构建的重要环节,位置错误,必然导致通风系统不可靠,比如局扇安装位置不正确,造成循环风;密闭墙建造位置不对,易造成盲巷;风门调节位置不对,易损坏,使通风系统不稳定、不合理;设施质量是通风设施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质量差,必然给通风管理造成错觉,留下隐患。

3技术指导重视不够

煤矿通风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不充分发挥技术的指导作用,往往会导致技术措施纯理论化和教条化,与现场实际相互脱节,造成工作失误。部分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懒于深入井下现场,对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现场不管不问,造成通风工作虽有技术措施,但落实差,指导性不强,技术措施形同虚设,导致瓦斯大量涌出,酿成事故。技术把关是保证通风管理可行的必要手段,如果技术把关不严,留有漏洞,人为埋下事故隐患。

4对通风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通风队伍业务素质低,对自身建设重视不够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通风管理干部职业敏感性差,在遇到危及安全生产的问题时,麻木不仁,无针对性措施。比如巷道贯通后对构筑通风设施无反应,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变化带无反应等。对日常管理工作无程序、无重点、只布置、不检查,只是一味地应付生产,凭经验办事,一些通风管理干部在开展工作中不用《规程》和通风理论去指导,而是凭经验,想当然指挥实际,必然形成管理上的盲区。

二、做好矿井通风工作的措施

1重视对“一通三防”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任何复杂的矛盾,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确定工作重心,科学地安排工作程序。在“一通三防”工作中,通风就是主要矛盾。首先树立“通风无小事”的观念。最近,有的矿业公司把“通风无小事,有小事当大事办”作为煤矿生产的格言。这是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精辟概括。从通风的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是服务于人,从“一通”与“三防”的关系来看,通风是基础,从血的教训来看,通风工作的小事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必须使“通风无小事”的观念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长久扎根。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一通”与“三防”的关系,在工作中要以通风为主兼顾三防,既要防止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单打一,在投入上反对片面强调检测装备而忽视通风基础设施,在有关文件上,必须明确搞好通风基础工作为前提,任何检测手段都是为更好地搞好通风工作服务的。

2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技术指导作用

“技术指导生产,技术服务生产,技术先行”的原则是我们开展“煤矿通风”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技术先行,在技术指导下开展工作,才能克服实际工作的盲目性和经验性。首先,充分赋予通风部门权力,认真做好通风管理,保证矿井有一个合理、可靠、安全的通风系统。从矿井开拓部署到一个新采区、新工作面的布置,通风部门有权根据矿井现状及今后新采区、新工作面形成后通风系统是否合理,参与新采区、新工作面布置的设计、审查,避免新采区和新工作面形成后,通风部门为构成通风系统而进行各种风量的调配和架设风桥、风门等多种通风构筑物补建,力求做到通风系统合理、简单。其次,要树立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观念,从设计到开工直到验收,每个环节都必须通过各项技术责任制来确保技术指导现场,并落在实处。措施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能够动态地指导现场,防止闭门造车,照搬照抄。同时技术工作必须坚持局部和整体结合的原则,对矿井局部技术方案,必须认真考虑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

3重视通风系统的建设工作

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在煤矿必须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通风系统改变就是大事”的观念。如果只强调瓦斯,就会引起我们对瓦斯检测的片面重视而忽视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同时还要树立通风设施是装备的观念。在强调“管理、培训、装备”三并重的原则时,要把通风设施当作主要的装备进行投入,防止本末倒置。对于通风设施,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施工和验收。并纳入档案管理,井下必须有专人负责看管,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重视通风队伍建设

一支过硬的通风队伍是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因此必须加强通风队伍的自身建设。首先,从组织上要保证通风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要把对通风队伍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同于瓦斯队伍来要求,在工作待遇上充分考虑其劳动强度,责任和专业性,使其与煤矿通风所处的地位相称。其次,加强通风队伍作风建设,努力培育“团结、进取、严谨、求实”的作风。“团结”是通风队伍开展工作的基础,是保证一切通风工作完成的前提,“团结”在通风工作中的体现就是人人操心、人人负责,遇到隐患不等不靠主动处理;“进取”反映通风队伍的精神风貌,就是不论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要埋头苦干,有良好的职业敏感性,认真把握生产的每个环节,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严谨”是对通风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落实;“求实”就是要求通风工作者一切要从矿井实际出发,从安全角度去开展工作,当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与生产发生矛盾时,要敢于坚持原则,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者,要通过加强对通风队伍的培训,提高通风队伍的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使得在工作中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现场处理问题,以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5重视通风日常管理工作

通风日常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通风服务对象为人,所以首先必须严格要求,对任何通风工作,都要按时、按量、保质去完成,不得有任何侥幸心理。其次,要严格重点区域异常现象的管理。再次,要充分发挥干部的管理职能,利用干部业务素质高的优势,通过一系列责任制的落实,促使干部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理问题,确保隐患及时消除。

三、结束语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分析研究探索“矿井通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将“矿井通风”工作落在实处,彻底消灭矿井“一通三防”事故是每一位通风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提高认识,广泛地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才能让“矿井通风”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出更好、更扎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

[2]张国枢.通风安全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上一篇: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与措施 下一篇:对高速公路的造价管理以及控制的分析